旧城区居民区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实施要领

时间:2022-07-26 05:51:25

旧城区居民区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实施要领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新城规划理论大行其道的同时,旧城区改造理念也日渐成熟起来。随着经济体制和规划理论的改革,很多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旧城都强烈意识到了旧的城市规划理论有些已经不适于当前或今后的生产生活模式。本文介绍了笔者通过在鞍山市绿化管理部门的2010年旧城区居民区绿化工程管理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旧城区改造旧居民区绿化

旧城区改造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城规划理论大行其道的同时,旧城区改造理念也日渐成熟起来。随着经济体制和规划理论的改革,很多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旧城都强烈意识到了旧的城市规划理论有些已经不适于当前或今后的生产生活模式。他们在祖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投资环境建设及民居环境的优化让城市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根本有效的改观。而鞍山作为辽宁省内省会外连接各城市间客运、货运的交通枢纽中心,也抓住了产业新型化、科学化的转型契机,大踏步迈进新型集约型城市的行列。

鞍山市地处辽东半岛中部,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有祖国“钢都”之称,是一个典型的重工业城市。这座城市,虽然建置较晚,但他的历史却很久远,这里曾产生过绚丽多彩的文化,是远古时代人类发祥地之一。在这个城市中,有着太多的代表祖国发展的痕迹。直至今日,鞍钢依然是东北钢铁工业的龙头。新建设的达道湾工业园区代表了鞍山市基础产业的转型过程,奥体中心及全国最大的职业技术教育城建设等一系列的新型规划为这个中国古老的重工业钢铁产业基地带来了新的生机。然而,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给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旧基础产业矛盾的碰撞。这些碰撞直接导致了民生经济思维观念的惯性急转弯。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接受新的城市规划特点,并更加重视旧居民生活环境的舒适方便程度,因为它俨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二、旧城区居民区绿化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1、强调“人居环境”的意义

在鞍山,民生问题始终是市委市政府时时关心的问题。鞍山近三五年来,民宅、高层开发速度很快,城市主干道两侧均或多或少有中高档楼盘建成并交付使用。随着房价的逐渐提升,经济条件优越的居民住进新房,他们享受到了较高标准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

2、旧城区居民区绿化的现状分析

2010年鞍山市绿化工程关于旧居住区及街巷路绿地改造及建设工程约21万平,占上半年绿化工程总面积的36.5%,现工程皆已完工,进入养护阶段。经过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经达到全城大部分居民居住区绿地翻新。我们面临的困难更多是由于旧居住区建设规划时的遗留问题,因为随着园林绿化专业的进步,旧规划特色有些已然成为与时代特色格格不入的时代产物。新建工程的原始地貌一般与设计初衷不一样,仿佛一张白纸上作图,注重的是强烈的设计主观愿望,而且影响设计思维的障碍可以予以干脆的清除。改造工程则不同。改造多数是留其精华,去其糟粕,物尽其用,是原始设计的发扬延续。

旧居民区绿地工程的设计目的、要点

旧居民区绿地改造设计目的

居住环境设计应提前对一些不可违背的原则给予重视,比如:新建绿地的性质决定了居民日常起居的方便与否?所选择植物品种是不是适合当地居民的习惯和喜好?植物生长几年后是否会对住宅造成遮光挡风的现象?一个大型的居住区里是否应该设置适当的休闲活动场地?场地内原有淘汰树种是否保留?如何应对场地内消防、排水等问题等等。

虽然这些称之为困难的问题在改造中实实在在的存在着,而且施工时也确实有居民提出过各式各样的异议,但是,是问题就总会有答案的,只是答案可能是一题多解。那么作为一座城市的绿化管理部门,我们有责任去寻找那种成本最低、创造效果最好的理想答案。

旧居民区绿地规划设计要点

居住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第一环境,设计标准不应等同于其它人居环境建设设计。

在困难重重、又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深入讨论及推敲一些业内前辈的经典。下面是吴良镛先生“人居理论”中的一些关于居民区改造的三项指导原则:

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设计,要在上一层即更大空间范围内,选择某些关键的因素作为前提,认真予以考虑;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设计,要在同级即相邻的城镇之间、建筑群之间或建筑之间研究相互的关系,新的规划设计要重视已存在的条件,择其利而运用发展之。见其悖而避之;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设计,在可能的条件下,要为下一个层次乃至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甚至提出对未来的设想或建议。

此外,在考虑以上原则的前提下,旧居民区绿化还应注重整体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安全原则及方便原则。

旧居民区绿化的实施要领

1、居住区中的“有机”理论

功能设施的增加及修葺需与绿化“有机”的结合。“有机”,代表以人为本,代表不违反人居正常的生活生产原则。

2、规划设计不能拘泥于形式

居住小区和住宅区的模式已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并有相应的国家规范作指导,但这不是唯一的住区建设模式。由于住区和城市道路系统有密切的关系,在城市不同区位,住区的形式应有不同的方式。

3、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具体植物配置应满以下原则:

(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配置形式上应采用:孤植、对植、丛植、树群和地被植物应用等灵活多变的手法。另外,植物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以各种方式交互形成多种空间效果,植物的高度和密度影响空间的塑造。

在实践中,我们遇到困难最多是宅旁绿化。以下我们着重分析一下宅旁绿化的实施要领。

宅旁绿地贴近居民,特别具有通达性和实用观赏性。宅旁绿地的种植应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如在东北地区,建筑物南面不宜种植过密,以致影响通风和采光)。在近窗不宜种高大灌木;而在建筑物的西面,需要种高大阔叶乔木,对夏季降温有明显的效果。

宅旁绿地应设计方便居民行走及滞留的适量硬质铺地,并配植耐践踏的草坪,适当设计些开花的宿根花卉及地被植物,荫影区宜种植耐荫植物。但铺装不宜靠近楼体,以免影响楼内居民休息。

休闲广场上选装照明设施,设置应远离楼体以免影响楼内居民休息,尽量选用可控制照明时限的太阳能灯具。

基础地形一定注意控制高度,地形要缓,要自然。合理处理楼边散水处的地形,保证建筑周边排水顺畅。

公共建筑与住宅之间应设置隔离绿地,多用乔木和灌木构成浓密的绿色屏障,以保持居住区的安静。

居住区内的垃圾站、锅炉房、变电站、变电箱等欠美观地区可用灌木或乔木加以隐蔽。

五、结束语

旧城区改造中园林规划设计的应用要充分尊重地方风貌和人文环境。此文以鞍山近年居民区绿化改造工程的实践过程,分析具体困难及实践经验,希望能够给予各位同行业工作者一些启发,更想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个人的心得体会,还有很多不细致之处,望各位前辈们不吝赐教。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规划,加大整改力度和投资金额的大好形势下,鞍山市及周边城乡镇旧城改造的步伐逐年加快。借此良机,我们更要科学的、有指导方针的以理论结合实践,靠实践总结经验,从园林规划理论的角度出发,引导旧城区改造的健康发展,推动鞍山市的成长、发展、运行过程。为了鞍山市创造更舒适、更优美的人居及投资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39,38-39.

上一篇:分户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讨论 下一篇:浅谈建筑企业工程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