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影像诊断

时间:2022-07-26 05:30:53

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影像诊断

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讨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以加强对其的认识并提高影像学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不典型脑膜瘤的CT及MRI表现,分析肿瘤的部位、形态、肿瘤内囊变及钙化、瘤体的密度及信号情况、肿瘤强化情况、肿瘤的占位效应、肿瘤周围水肿情况。结果 本组14例不典型脑膜瘤,肿瘤位于典型部位(大脑镰、矢状窦旁、大脑凸面、桥小脑角区、鞍旁)12例(85.7%),不典型部位(侧脑室内)2例(14.3%)。肿瘤形态呈类圆形9例(62.3%),不规则形3例(21.4%),分叶状2例(14.3%)。肿瘤内有不同程度的囊变4例(28.5%),存在钙化5例(35.7%)。瘤体内密度及信号均匀者3例(21.5%),不均匀11例(78.5%)。强化均匀者3例(21.5%),不均匀11例(78.5%),短粗的"鼠尾征"11例(78.5%)。肿瘤存在占位效应12例(85.7%)。肿瘤周围不同程度水肿11例(78.5%)。结论 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有其一定的特征性,根据其CT、MRI的表现,并结合临床症状,可提高此肿瘤的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脑膜瘤;CT; MRI;影像诊断

脑膜瘤是颅内好发肿瘤,具有典型影像表现的脑膜瘤多能术前正确诊断,而不典型脑膜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且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本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CT、MR表现不典型的脑膜瘤14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脑膜瘤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21~73岁,平均46.3岁。病史2w~2年。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伴恶心呕吐8例;头痛伴抽搐2例;肢体运动障碍2例;头痛伴视力下降1例;反应迟钝1例。

1.2 方法 14例全部行CT平扫,6例CT增强扫描,CT采取横轴位扫描;11例行MR检查采用常规横轴位T1WI、T2WI及FLAIR,矢状位T2WI,4例加扫冠状位T2WI扫描,8例行马根维显增强扫描,采用T1WI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所用设备CT为 GE Lightspeed VCT-64排容积CT,MR为德国西门子Avantou全景成像1.5T超导型MRI。

2 结果

肿瘤的部位:大脑凸面5例(见图1~图3),大脑镰及矢状窦旁4例,桥小脑角区1例,鞍旁2例,脑室内2例。肿瘤的大小:肿瘤直径1.9~5.8cm,平均4.25cm。肿瘤的形态:类圆形9例,不规则形3例,分叶状2例。肿瘤的CT、MRI表现及强化特点:11例病灶肿块密度或信号不均匀,CT呈略高、等或低混杂密度(见图1),MRI肿块实性肿块呈等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低混杂信号,其中5例存在钙化(1例几乎完全钙化),其中4例病灶以囊实性肿块为主,部分囊腔较大(2例),边界清晰。瘤体内密度及信号均匀3例;增强扫描后可见11例肿块邻近脑膜出现短粗线状结构的"脑膜尾征" (见图3)。肿瘤占位效应及周围水肿情况:14例中12例肿瘤存在占位效应,其中11例肿瘤周围存在水肿,2例周围水肿带〉2.5cm,5例在2.5~1.5cm,7例〈1.5cm;。肿瘤颅板变化:8例肿瘤邻近局部颅骨骨板增生硬化或破坏,另6例颅板无明确变化。

顶部不典型脑膜瘤

3 讨论

不典型脑膜瘤首先归属于脑膜瘤的范畴,但是因其CT、MRI表现不典型,其存在脑膜瘤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使其并无一个固定的含义,经过对上述病例的研究和总结,我们将具有2种以上的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并可能对影像学诊断产生一定影响的脑膜瘤[1],定义为不典型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约占脑膜瘤的5%~8%[2],其CT、MRI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

典型脑膜瘤的CT、MRI表现:肿瘤平扫多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均一略高密度或等信号肿块,边缘清晰锐利,以宽基底与颅骨内板或硬脑膜相连,其内钙化常见,肿瘤周围水肿轻或无,瘤灶邻近的脑实质受挤压,推移出现所谓 "白质塌陷征",肿瘤邻近的颅骨增厚,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可有"脑膜尾征"。

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影像学特点:①瘤体内密度或信号欠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及出血;②肿瘤边缘多不规整,多呈分叶,"脑膜尾征"短粗而不规则,③局部颅骨骨板增生硬化或破坏[3];④多伴有轻重不等的水肿,瘤周水肿的程度与脑膜瘤的良恶性的关系存在争论,有学者[4]认为它们之间无明显相关性。⑤强化扫描多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位于不同部位的不典型脑膜瘤诊断较困难:①病变位于脑室内的需与室管膜瘤鉴别,室管膜瘤多呈分叶状,可钙化,囊变坏死更常见,往往呈侵润性生长。②位于鞍区的不易与垂体瘤鉴别:垂体瘤常位于鞍内向后下生长,正常垂体结构消失,强化程度不及脑膜瘤,且蝶鞍常有增大,矢状位及冠状位可清楚显示肿瘤与周围正常结构的关系。③位于脑凸面的钙化性的脑膜瘤须与骨肿瘤鉴别,主要看瘤体的主置及来源。④位于桥小脑角区的须与听神经瘤鉴别[5],听神经瘤常引起内听道的扩大,囊变常见,钙化少见; 强化程度低于脑膜瘤;脑膜瘤很少侵犯内听道。

不典型脑膜瘤影像学表现各不相同,而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影像临床手术方案,CT和MRI各有所长,CT对肿瘤内部钙化较敏感,MRI平扫和增强相结合,以及多位置、多序列扫描对肿瘤定位较准确,对钙化不敏感,CT与MR两者相结合能明显提高不典型脑膜瘤的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崔保刚.张爱琴.赵保明等 不典型脑膜瘤的CT诊断与临床[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 8(2):5-6.

[2] 崔世民.只达石,廉宗潋.颅内肿瘤影像与病理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6-250.

[3] 杨全新,付建设,孙弘弘等 不典型脑膜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5): 475-476.

[4]史瑞华,漆剑频,陈旺生,等.恶性脑膜瘤的CT、MR及病理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1):888-890.

[5]朱庆强,王中秋,朱文荣,等.非典型脑膜瘤的MRI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1,26(2): 151-154.

上一篇:中药联合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