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意安排,还是确系疏漏?

时间:2022-07-26 03:17:56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的上片,首句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并总括成“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自古繁华”三个方面。但在接下来的铺叙中,却并没有严格依照常理,就这三个方面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而是先用“烟柳画桥”句,对第二个方面进行铺叙,上片余下三句,才对另两个方面进行分项铺叙。

细加揣摩,柳永这一安排绝非疏漏,而是有意为之,其用意理应有三:

其一,先果后因,重心前移。就杭州而言,“东南形胜”,是说其地理位置优,“三吴都会”,是说其社会条件好,“自古繁华”,则是说其廛市尽繁华。三者中,社会条件好是结果,地理位置优及廛市尽繁华则是其中的两点原因。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活动始终是第一位的,杭州之所以人口藩庶,正是由于其位置优越和市井繁华。因此,柳永先用“烟柳画桥”一句铺叙,先叙果,后析因,合乎情理。

其二,交互用笔,不沾不滞。柳永词尤其是这首词,向来以铺叙见长。但为文填词最忌平铺直叙,须别开生面、常出新意。所以,这首词的上片在分项铺叙时注意到了交互用笔。“烟柳画桥”句和“市列珠玑”句本来都是用来表现杭州的人烟稠密、市井繁华,完全可以连续写下去,但柳永却在其间岔开一笔,穿了“云树”两句来铺叙钱塘江景,这样就使得上片显得不沾滞,场景腾挪多变、密中有疏,新意尽显。

其三,切换镜头,三路开掘。上片“烟柳画桥”四句,极尽铺展描绘之能事,前后三次转换镜头,取景时远时近,精彩尽揽其中。在这里,“烟柳画桥”句,分写杭州街巷河桥的秀美、居民住所的雅致和都市户口的藩庶,用的是长镜头;“云树”两句,又推开一层,由市内推拉到郊外,描绘钱塘江一带的风物,用的是远镜头;“市列珠玑”句,视野再回转到市内,只抓住“珠玑”“罗绮”这两个最具杭州特征的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用的是近镜头。仅此三变,杭州物阜民丰的景象,真可以说是形容尽致了。

说明:

1.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见人教版高中新课标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

2.参考书目:《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人教版高中新课标语文必修4教师用书。

上一篇: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在收入分配中所起作用的思... 下一篇:如何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