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调生培训班上的发言稿

时间:2022-07-26 11:51:55

在选调生培训班上的发言稿

各位选调生,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烟台组织部的领导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和今年的选调生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使我从头回顾总结了几年来的工作。应该说,近几年烟台组织部对选调生工作非常重视,定期都到选调生的工作单位了解选调生的工作情况和成长表现,现在又在我们选调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前进行一定形式的培训活动,目的是让我们快速的适应基层工作岗位,使我们尽快的在正确的道路上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选调生。接到通知让我介绍经验,虽然感觉压力较大但心里非常愿意和大家交流,因为我是98年的选调生,从心理感到非常的亲切,所以我今天想把我的工作当中的切身感受和几点体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只希望能为在座的各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起到一点点的参考。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1998年的省委组织部选调生,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先后在龙口市芦头镇、团市委、市委办公室、北马镇、七甲镇等单位工作,现在黄山馆镇工作,期间还到烟台团市委学习和工作一段时间。

作为选调生,由一名在校大学生一步踏上工作岗位,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使我们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是性质变了,从在学校学习知识到踏上工作岗位为社会服务的转变;二是环境变了,从单一的学校环境到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转变;三是接触的人变了,从学校的老师同学到整个社会不同的人群,特别是我们选调生大部分要到基层、到乡镇,直接工作的对象的是农村群众,相处的单位同事,接触的各级领导,联系的社会方方面面的人。甚至我们绝大部分人要和我一样经历几个不同的工作环境。那么摆在我们选调生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转变角色、适应新岗位。

当然每个毕业生都面临这个问题,但是我们选调生是组织部从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毕业生中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所以我们选调生就应该比其他人转变的快,适应的快。因此我想和大家交流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调生如何迅速的转变角色,快速适应工作。

我想适应无非主要有三点,一是环境适应,二是工作适应,三是人际关系适应。我想谈我自己在适应工作过程中的几点感受:

第一点感受,就是要学会心态调整。调整自己心态“归零”。选调生是一个光环,是组织部门从优秀的毕业生中千挑万选选出来的,能坐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比较优秀的,到工作岗位后,单位的每个人,包括领导都会对选调生高看一眼,也会有很多赞美和羡慕的话语,成为选调生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自豪的,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现实是我们从学校到社会,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不单单是书本上的理论,要学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经营家庭、如何经营事业等等,实际上我们还是社会的一年级新生,因此我认为每位选调生在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要把这种优越感和自豪感放在心里或者忘掉,调整自己的心态归零,一切从头再来,有句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第二点感受,要主动融入而不要格格不入。学校和单位不一样,同时单位和单位之间不一样,一个单位的每一个工作岗位不一样,每个都有自己不同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对象。那么每一次岗位和角色的变化,包括我们从学校一下踏上工作岗位,实际是人的变动,工作的调整,你可以为原有的工作岗位带去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不可能让整个岗位的工作性质、环境来适应你,也就只能是我们每个人来主动的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我经历过选调生-乡镇-烟台部门-龙口市部门-龙口市委办公室-乡镇副书记-镇长-书记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变化,而且时间较短5个月-3年不等,有单位和单位之间的变化,有一个单位不同岗位的调整,又有从一般机关干部到领导干部的角色变化,有时容不得你要用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工作,而是要求你必须迅速的投入工作,怎么办?我的心态调整是“主动融入而不能被动接受,主动融入到新的环境、主动融入新的工作、主动融入到新的人际关系”,不论你的身份如何,不论以前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成绩如何,都已经过去,只能成为你下一个工作岗位的经历,否则我们会在新的岗位上落后于人或者无法快速的开展工作。

第三点感受,就是要学会想,用我自己的话叫“过电影”。大家会认为,谁不会想、谁不会思考,但是我说的想不单单的事想问题,考虑问题。而是强迫自己每天晚上或每周或每个月找出几天利用晚上睡不着的时间,想一想当天或近一时间段自己的所言、所行;想一想新岗位前人是如何工作的、其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想一想你所讲过的每句话,有没有不应该说的或不合理的;想一想近期领导交办给我的每件事,自己做的怎么样,领导和同事的评价如何;想一想别人开展的工作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如果换成你会如何;想一想领导的讲话和思路;想一想这段时间的大事要事,甚至小到同事接一个电话如何答复的等等,只要是发生过的事都去想想,过一遍电影,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做,会使自己的内在能力和素质在无形和不知不觉当中得到提高,会使自己在别人身上发生的问题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会使别人做的工作不足之处会在你做工作时克服,会使领导对他人不满意的地方你会克服掉等等,我现在体会这个方法非常有用,受益匪浅,我现在不管再忙一直坚持“过电影”,有位领导曾经和我说过,当你“过电影”时能吓出一身冷汗时是最深刻的时候。

第四点感受,就是要学会说,至少要学会说4种话。我想现在我们在座的大部分人都会听到家长、老师或者领导经常对你们这样说,到新的岗位后要少说、多想、多看、多干,也就是“一少三多”,这是有道理的,让人感觉稳重、勤快、能干。但是,我认为有时候在有些情况下我并不赞同少说话,而且有些时候是你必须要说的,独立工作、汇报工作、总结发言不说还不行,所以该说就要说,要敢于说,但不能乱说,要说的有道理,有水准。所以我想大家应该学会说4种话:一种是对基层群众说的话,要朴实、实事求是,不能凌驾于他人之上,这样会使自己容易被接受,对今后开展工作很有益处;第二种是同事之间的话,要谦虚、诚恳,这样会使自己容易与同事交流,得到很多的帮助;第三种是向领导汇报的话,要条理清晰,言简意赅,这样会使自己被认可和发现;第四种是总结的话,要干练,重点突出,这样会使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当然,干好工作是前提,但高水平的讲话将更会对完美的工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举个例子:08年龙口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大绿化工作,从3月份到现在,全市各级的力量全部投入到大绿化工作上,从投入的资金、参与绿化的人员、绿化的面积、栽植的绿化苗木的棵树都是史无前例的,全市总绿化面积将近3万亩,栽植的各类苗木400万棵,这两数字可能大家没有概念,但是我可以说这样的一个概念,工作10年来的总量相加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数字。如此之大的工作量,怎么才能让各级领导了解到能,去年8月份烟台市召开科学发展观现场观摩会,各级领导到龙口市视察工作,我们龙口市的林业局长的汇报非常精彩,前面简要汇报工作后,最后一段话“各位领导,造林就是造福、绿化带来变化,大绿化工作完成后,当各级领导不论从那个方向再次踏上龙口这片美丽土地时,只要您看到茂密的树木、层次鲜明的绿化带、盛开的鲜花,不用看边界标志,就知道已经到达了龙口境内。”他用了这样一句结束语,把龙口市绿化工作的总量、档次和效果全部富有内涵的总结出来了,这个总结汇报得到了烟台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这是我和大家交流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适应的问题,那接下来就是如何干好自己的工作。所以第二个问题,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在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就是如何干:

第一点体会,就是不管干什么工作,要始终保持认真、用心、细致、负责的工作作风,这样我们个人的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我们龙口市委李书记曾经在全市工作会议上讲过“做任何工作要做到4个倍加,倍加认真、倍加用心、倍加细致、倍加负责”我想我们每个选调生都要铭记在心,不论做任何工作,大到接待部级领导人,小到打扫卫生添茶倒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做到4个倍加。认真只能作对、用心才能做好、细致才能做精、负责才能做成,大家仔细回味一下我感觉非常有道理,所以做任何一个平凡的工作时刻都要牢记,要想做到精益求精,这4个倍加缺一不可。我在市委考评办工作时,记得部门领导针对严谨扎实问题召开专题会议时,引用了一位组织部的领导在组织系统工作中说过的话,说“组织工作是非常脆弱的,容不得我们出现半点失误和差错”,考评工作关系到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切身利益,一个数据的错误可能要抹煞一个单位一段时间甚至一年的工作成绩,所以考核工作也是非常脆弱的也经不起出现一点差错。我认为这句话在我们选调生身上任何时间、任何工作上都适用。为什么这么讲,刚才我说过,选调生是组织部门精挑细选挑出来的,然后通过非常好的形式的培训,目的就是让每个选调生都能适应工作、胜任工作,但是有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今后关键要靠自己的努力。对集体来讲,我们代表的不是个人的形象,而是代表一个单位的形象。对于个人成长来讲,一次失误可能要用100次的成功来弥补,也可能仍然改变不了你在领导心中的印象,甚至可能这一次的失误是致命的,也会对我们选调生的称号打折扣。因此,从大到集体、小到我们个人都输不起、失误不起。我们必须时刻紧紧绷紧4个倍加这根弦,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对起草的材料,开展的活动,领导交办的事情,都要在“细”字上下真功夫,努力做到“办文零毛病、办事零差错、办会零失误”。只有这样,才能使每项工作都能够让领导满意放心,领导才能将更多的工作任务交给你办理,个人的工作能力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就是10-1的问题,请问大家10-1=?,大家说9,我认为0,比方说一项工作由10个步骤组成,当你认真、用心、细致、负责的完美的完成了9步,就剩下1步时失误了,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再打比方,在座的大部分人参加工作后要接触起草文件,有的要参与大型会议或行政接待,如果材料中有1个错别字,或在大型会议接待中由你负责的环节出项问题,或者为领导提供的数据出现错误,这个后果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上一篇:小学文明教师事迹材料 下一篇:在民警封闭式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