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金城镇红香芋抗重茬、极早熟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时间:2022-07-26 07:52:38

金坛市金城镇红香芋抗重茬、极早熟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摘 要] 项目的开展可使芋上市期提前45d以上,比常规大棚提前21d,有利于克服芋连作障碍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芋的市场需求,使芋生产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芋生产规模扩大,推进红香芋种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红香芋 高效栽培技术 研究

[中图分类号] S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199-02

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为天南星科植物,原产我国和印度、马来西亚等热带沼泽地区,在世界上广为栽培。芋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疗效成分,是生理碱性食物,在全球蔬菜消费量中居第l4位,被推为功能食品。每100g芋中含蛋白质1.75~2.30g,淀粉69.6~73.7g,脂类0.47~0.68g,钙59~169mg,磷113~274mg,铁4.2~5.0mg。此外尚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还有花青甙、甾醇、胡萝卜素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与保健功效。

红香芋是江苏省金坛市地方特色芋头品种,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与人文底蕴,其具有外形圆整、轮纹均匀、口感粉粘适度、香味浓郁,在南京至上海一带具有极高的市场知名度,多次获常州市地方名优农产品,并获得了国家地方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除满足于温饱之外,更加注重营养保健功能,因此芋的消费需求也日益旺盛起来,对芋的质量安全与品质日益关注。红香芋作为一个地方传统品种,其只有在金坛圩内栽培才能生产出上佳品质的产品。

芋耐重茬能力较差,据黄新芳、柯卫东等研究,芋连作3茬后子、孙芋的总产平均每年减少27.7%,芋的总产平均减少33.5%,且影响芋的商品性。一方面适于生产高品质红香芋区域面积有限,另一方面连作障碍抑制了芋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造成生产量难以扩大,使市场需求与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市场上于是便出现了以次充好,用外来芋冒充金坛红香芋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金坛红香芋的声誉、影响了芋农的生产效益,反过来进一步抑制了红香芋产业的发展。

大棚、中小棚、地膜等设施栽培可创造出有利于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胡绵好等研究认为,单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平均气温变幅为5.6~21.0℃,棚内外最高温度差值的最大值为9.0℃;双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平均气温变幅为7.5~23.0℃,棚内外最高温度差值的最大值为l0.5℃,双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气温和地温比单层覆盖塑料大棚分别高1.9~2.0℃和2.0~2.7℃。

本研究主要通过进行大量的作物秸秆还田和人工扩繁接种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使作物收获从土壤中带走的养份得以归还,从而能保证土壤养份的供给能力,特别是对一些微量元素的供给,并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从而使土壤微生物区系得以改善,实现以菌抑菌的效果,实现对土壤中病原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实现对芋连作障碍的防治。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利用作物秸秆分解微生物分解还田作物秸秆,在秸秆降解过程中释放营养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能量,实现地温和棚温的提高。形成外有太阳能加温,内有秸秆发酵加温,还有三膜覆盖保温,并产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创造出有利于芋生长的棚内小气候。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金坛市建昌圩传统地方香梗芋品种 (多子芋)。

1.2 供试材料

本次试验秸秆生物反应堆为行内内置式反应堆,主要材料为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供试菌种和疫苗均为山东天和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

1.3.1菌种与疫苗扩繁

菌种扩繁按1份菌种、30份麦麸、30份水的重量比混合均匀;疫苗扩繁按1份疫苗、40份麦麸、40份水的重量比混合均匀。菌种和疫苗配好后分别堆积在一块预先准备好的塑料薄膜上,在配制好的菌种和疫苗反应堆上,每隔20cm左右打一直径为4cm 左右的孔,利于有氧发酵。

1.3.2内置式反应堆制作

2月10日在处理区种植行下挖宽0.4m,深0.3m,长度与行长相等的沟,在沟内铺玉米秸秆30cm厚。将已扩繁2d的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面(每平方米1kg湿料)。撒好后用铁锹在秸秆上拍一遍,使菌种分散在秸秆里面。接着将开沟翻出来的2/3土覆盖于秸秆上,覆土时每隔1.5m左右,露出秸秆长度10cm,以便输入氧气。随后向沟内大量灌水,使秸秆吸足水分。第二天水下渗后,覆盖余土,形成种植垄,撒上疫苗,将疫苗和表层土稍稍混合一下,最后布好滴灌带、盖上地膜。沿瓜垄进行打打透气孔,孔距15cm,孔径4-5cm,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以利氧气的进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1.3.3播种

2月12日进行种芋播种,亩播种芋3000株。

1.3.4田间管理

试验田选用上茬种植过红香芋田块,处理区与对照区皆采用大棚二层膜(一层地膜、一层棚膜)覆盖栽培,处理区生长期内不再追施肥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大棚小气候的影响

2.1.1对棚内CO2浓度的影响

处理区的CO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区。3月30日上午测得处理区CO2含量为739ppm,高出对照181ppm;4月12日下午测得处理区CO2含量为772ppm,高出对照198ppm。

2.2.2对棚内空气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试验表明内置式生物反应堆能明显提高棚内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测温时间为早晨9点左右)的作用。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4月1日前温度增幅呈增加趋势,空气温度增幅最大达2.9℃,15cm土壤温度增幅最大达7.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增幅逐渐下降。

表1 处理区与对照区棚温变动情况 单位:℃

表2 处理区与对照区15厘米地温变动情况 单位:℃

2.2 对红香芋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3可见,处理区建昌红香芋各生育期与对照区相比都显著提前,齐苗期提早15d左右,球茎膨大期提早25d左右,收获期可提前21d左右。与常规生产相比处理区收获期提前了近45d以上。

表3 处理对建昌红香芋生育期的影响

注:5月19日揭去大棚薄膜,进行露地管理。

2.3 对红香芋子芋产量的影响

对处理区与对照区子芋产量进行测产,处理区子芋产量、商品芋产量及比重都明显高于对照区。8月20日,处理区商品芋产量达0.45kg/株,亩产达1350kg;9月10日,对照区商品芋产量为0.4kg/株,亩产为1200 kg(见表4)。

表4 处理对建昌红香芋子芋产量的影响

2.4 对红香芋病害发生的影响

芋膨大期对芋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考察,处理区芋抗病性明显高于对照区。处理区芋疫病叶发病率为15.2%左右,比对照区的37.5%低22.3%;芋污斑病叶发病率5.2%,比对照区的21.4%低16.2%。

2.5 经济效益分析

及早熟栽培建昌红香芋8月20日左右上市,市场售价可达16元/kg,亩产值可达2万元左右,除去芋种、人工、菌种、草料、大棚折旧等成本,亩效益可达1.4元左右。9月10日上市的红香芋市场售价为10元/kg,对照区亩产值为1.2万元,除去各项成本,亩净效益在0.8元左右。可见,及早熟栽培要比常规大棚生产效益高0.6万元。

3 结论

3.1 项目的开展可明显促进建昌红香芋的生育进程,实现提早上市,与常规生产相比上市期提前45d以上,比一般大棚生产提前21d。

3.2 处理区由于接种了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抑制了红香芋有害病菌的繁殖与为害,芋疫病、污斑病等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对克服芋连作障碍问题有积极的作用,并可减少农药的使用。

3.3 由红香芋的提前上市,延长了芋市场供应期,扩大了芋的市场需求,对市场进行了细分,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对芋生产规模扩大、推进建昌红香芋持续健康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梅,张同禄,方川西等.大棚芋头一马铃薯一萝卜高效立体种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l2):112.

[2]黄新芳,柯卫东,刘玉平等.连作对芋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长江蔬菜,2001(4):33-34.

[3]胡绵好,, 刘明月等.不同覆盖层次塑料大棚内温度和光照度的变化.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2004[12]:546-547.

[4]张国培,赵镭,隋方功等.芋头营养吸收特性的初步研究.莱阳农学院学报,1990(1):46-47.

[5]宋春凤,徐坤. 芋的研究进展.中国蔬菜,2004(3):58-60.

[6]程绍义,赵镭,陈秀生.芋头需肥规律的研究.土壤肥料,1990(4):34-36.

[7]李同征,王以元,刘赐全.芋头出口质量标准及达标技术的研究.当代生态农业,2005(1):38-39

上一篇:一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下一篇:影响玉米产量的气象因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