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社交称谓语差异对比

时间:2022-07-26 05:51:08

英汉社交称谓语差异对比

作者简介: 陈红娟(1988―),女,汉族,湖北武汉,在读硕士,单位: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HJ1.7mm〗 摘 要: 称谓语是说话的人称呼对话者的用语。(Ralph Fasold,2000)根据对话者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本文主要研究中西社交称谓语的差异。在中西社交称谓语既有遥相呼应的一方面,也有大相径庭的一面,本文将对此一一进行对比说明。最后将进一步揭示这种种差异背后的文化内涵。旨在区分中西社交称谓各自的特点,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社交称谓语;分类;对比;文化内涵

1.前言

语言是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上的。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中西在称谓语――说话人称呼对话者的用语(Ralph Fasold, 2000.)上的差别。说话人同对话者直接的关系我们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本文主要是比较中西社交称谓语差别,并分析这种差别背后的文化渊源。就社交称谓的特点,本文将其分为社交通称,职位头衔称谓,社交尊称以及亲密社交称谓。中西在社交称谓上有一些碰撞, 也有重合,空缺,交叉等现象。

2.中英社交称谓语对比

马宏基和常庆丰(1998)认为,称谓语是指指称对象是人的,由于身份、职业、性别等方面得来的,反映社会关系的一套名称。这部分主要对比中英文社交称谓语上的差异,在汉语文化中,人们注重权势地位,讲求长幼有序,喜欢贬己扬他,而英语文化一般讲求民主,平等,自由,不依附权贵。这些也会反映在我们社交称谓中。

2.1 中英社交通称对比

社交通称(General Address Terms)指的是在不明对话者身份,职位,年龄等信息一种称呼。

在英汉语言中有些称谓语具有相等的语义和交际价值,在翻译时可以“对号入座”。Eg: Mr. Smith史密斯先生; Lady Elizabeth伊丽莎白女士。

但同时我们要注意文化差异。比如一名教授Jane Smith,正在大学课堂上教授心理学.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开始向她提问,“Mrs.Smith. I have a question…’’这位教授明显有点不高兴了,回答说,“There is no Mrs.Smith who is teaching in this classroom!’’在这个例子里面,虽然Mrs. Smith 在语义上对等于中文的史密斯太太,但由于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并且注重自身,觉得Mrs. Smith 会暴露她已婚的事实,并且没有突出自己在学术上的成就。

另外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中文的称谓极具中国特色,没有找到与之对于的称谓,下面以“师傅”和“同志”为例。

“师傅”一词普遍用于社交统称最初是对技术工人的一种尊称,后来演变成了对街头所有人的一种称呼。而英文里面与之对应的“master”一词用于称谓时 refer to some religious teachers or leaders,并不能表达中文“师傅”一词的内涵。因此在翻译上我们可以采用顺译的方法。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1999年莫言的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出版。里面的“师傅”指的是一名还有一个月就要退休却被辞退的普通工人,丁师傅。2001年,《师傅越来越幽默》的译者Howard Goldblatt 就采用顺译的方法译为:“Shi-fu You Wi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在美国出版,引起媒体广泛的关注。

“同志”一词作为称谓是指革命战争时期,战友之间叫一声同“同志”所表达的是浓浓的革命情谊。这时候与我们英文对应的同志――comrade,your comrades are your friends, especially friends that you share a difficult or dangerous situation with.是基本重合的。因此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

Eg: ――同志们好! ――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新华网的译文:-Greetings, comrades. -Greetings, leader.

-Comrades, you are working hard.-We serve the people.

但是,现如今,“同志”这一称谓语义又有了新的内涵,成了男同性恋的代名词,此时翻译为“gay”才精准。

2.2 中英头衔职业称谓对比

直接将职业用于称谓语在汉语里面随处可见。不过这职业一般是比较受尊敬的职业,如教授,老师,工程师,老板,经理等。一些地位比较低端的职业如清洁工,环卫工,司机,理发师则不用于称谓语,这个习惯在英文中也亦然。人们喜欢professor,manager,boss, 但不会称呼:driver,cleaner,hairdresser. 另外西方强调平等,等级观念相对比较单薄,喜欢用职业作为称呼,因为是靠自己“earned”。如:Judge Harley 哈利法官 Senator Smith 史密斯参议员General Clark 克拉克将军 Dr. Brown 布朗医生Professor Green 格林教授 Father White 怀特神父。

但是,中国人附庸权势,喜欢拿行政头衔作称谓。而英文头衔性称谓对象一般只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如:Queen Elizabeth (伊丽莎白女王) President Obama (奥巴马总统)。因此中文政府上层某些行政领导职务,在英语时里可找到国际通用词。如:总理 Premier 国务委员 State Councilor 国务院所属部委部长,主任 Minister 省长 Governor 市长 mayor 县长 county magistrate 秘书 secretary 顾问 adviser Counselor 党委,党组,党支部书记 Party Secretary。

2.3 中英社交尊称对比

社交尊称在中英文中都应用广泛。中文尊称有:老爷,某公,某君,先生等,官方人士尊称为阁下,英文与之对应的是Excellency ,并且主席,总统,总理,部长,大使等均应称阁下,可以用第二人称 Your Excellency,第三人称His/Her Excellency. 国王中文尊称称作“陛下”,英文也有与之对应的称呼,叫做“Majesty”,王子,公主,亲王中文可尊称殿下,英文称作“Royal Highness”.

但是中文有一种贬低自己,抬高他人的说法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这种用法在英文的社交尊称体系中是缺失的。如: 兄弟,奴才,小生,鄙人,晚生等,这是贬低自己的说法,还有抬高他人的说法:令尊,令兄 , 家严, 家慈,师母,伯母,嫂子 ,令郎,令爱 , 令侄,令亲 。英语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平等,既没有贬低自己的称谓,也没有抬高他人的称谓。一律都是人称代词I/me, you 和一些敬语来代替。比如:您,您老人家 you; 鄙人 I/me;令尊,令兄 your father, your brother;家严, 家慈 my father, my mother;师母,伯母,嫂子your wife;令郎,令爱 your son ,your wife;令侄,令亲 my nephew,my aunt.

2.4 中英亲密社交称谓对比

在汉文化中,同辈人之间还可以称对方为“某某兄”或者“小某某”表示尊敬或关系亲密的称谓。英文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如“boy”一词。

“ Hold on ,Arthur, my boy. ”he said ,attempting to make his anxiety with facetious utterance.”此句中的“boy”就是一种表示亲昵的称谓,相当于我们汉语的“兄弟”。再如:“You needn't look for it,” said Della, “It's sold . I tell you- sold and gone, too. It's Christmas Eve, boy ... ”此时“boy”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亲昵,相当于汉语的“乖孩子”或者“乖乖”。

3.中英社交称谓语差异的文化背景

通过前文对中西社交称谓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汉社交称谓确实存在着差异。存在差异的原因还是中西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这是因为“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愈大,社会称谓系统区别愈大”(田惠刚,1998)。中西方两个民族在传统文化观念、行为、风俗习惯、制度、以及家庭机构和观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社交称谓上也各不相同。

4.结论

中西社交称谓既有一些语义和交际上的重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碰撞,空缺,交叉等现象。我们在对比研究中西称谓语的时候,除了需要对比中西称谓语存在的不同点和相同之处,我们也需要分析带来这些差异的原因,知道所以然,这样才能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中西称谓语之间的差异,更好的为中西文化交流服务。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4] 张安德,杨元刚. 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6] 王燕茹 : 论称谓词的翻译 [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1).

[7] 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

[8] Hao Yu; Chi Ren:A 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al Adress Ter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J] .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China, 2013.

[9] 尹富林, 英汉称谓语的语用功能比较与翻译 [J]. 中国翻译,2003(3).

[10] 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

上一篇:影子教育:基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分析 下一篇:阅读是一场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