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资管“靠天吃饭”

时间:2022-07-26 05:12:08

自营\资管“靠天吃饭”

2010年上半年,券商整体业绩的下滑,除了经纪业务佣金收入的大幅缩水,自营亏损和资产管理业务下滑,是另一个重大因素。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13家上市券商上半年实现自营收入6.06亿元,6家盈利7家亏损。

其中宏源证券自营收入为3.51亿元,超越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大牌券商,登上榜首。中信证券以3.42亿元居第2位,海通证券以2.94亿元居第3位。其他盈利的券商分别为长江证券1.97亿元、广发证券0.66亿元、招商证券0.55亿元。

7家自营业务亏损的券商中,光大证券以-2.24亿元垫底,东北证券以-1.86亿元排倒数第2位,华泰证券以-1.69亿元排倒数第3位。

在6家自营取得盈利的券商中,宏源证券是唯一一家自营业务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的券商。而其他券商虽然盈利,但业绩大幅缩水,招商证券自营收入降幅最大,同比下降76.07%,中信证券降幅也达73.8%,广发证券下降62.67%。

不过,券商的自营成果和二级市场的走势不谋而合,同期的上证指数下跌26.82%,深成指下跌31.48%,沪深300指数下跌28.32%,自营业务仍未扭转靠天吃饭的命运。

在自营业务出现亏损的同时,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也未有上佳表现。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40只平衡混合型券商集合产品单位净值平均下跌11.53%,13只偏股混合型券商集合产品平均亏损12.22%。获得正收益的混合型产品仅有一只,门槛为100万的“小集合”产品――东方红先锋1号,其上半年单位净值逆势上涨0.63%。

大型券商管理的理财产品普遍表现不佳,过往投资业绩优异的中金公司亦遭遇“滑铁卢”,旗下中金股票策略上半年亏损25.13%,在40只同类产品中排名倒数第2,中金股票二号单位净值下跌26.76%,排名13只偏股混合型产品倒数第1,中金股票精选和中金配置分别亏损22.39%和19.72%,排名偏股混合产品倒数第3和倒数第5名。

券商不佳的资产管理业绩,自然影响到业务规模的扩大。

二季度,券商资产管理新成立集合理财产品数从3月份的10款逐月降低至6月份的5款;其发行份额从3月份的125.67亿份骤降至6月份的5.47亿份,平均发行份额从3月份的12.57亿份降至6月份的1.82亿份;计划发行规模从3月份的350亿元降至6月份的95亿元。

除了发行减速外,二季度部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遭遇了较为严重的赎回潮。WIND统计显示,偏股型和混合型产品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多只产品净赎回率超过20%,部分公司接近四成。如申银万国发行的偏股混合型基金2号产品份额从4月1日的16.55亿份降至6月30日的10.35亿份,净赎回率达37.4%。

据了解,截至目前,券商集合理财总体规模约为1200亿元,同国外市场相比,国内资产管理业务整体收入约占券商总收入的2%以下,但是2004~2007年美国的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三大投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的占比分别是11%,21%和5.7%。

对此,广发证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温辉清认为,操作水平是一个方面,但目前运行机制存在诸多因素制约券商做大资产管理规模。

首先,券商不同于基金,基金在2003年到2007年这一发展阶段当中,受到监管层较大的政策扶持,券商集合理财业务则一直处于在限制中发展;其二,券商理财产品的参与门槛一般都是五万元以上,限额特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都在100万元以上,而基金是1000元起;第三,在销售渠道方面,基金可以同时利用银行和多个券商渠道,而券商只能利用自有渠道销售其产品。

温辉清另外指出,券商资产管理产品的流动性较差,一般的封闭期和申购赎回期的时间相对要长,以及券商资产管理产品不能公开进行宣传等,也限制了业务规模的发展。

上一篇:券商中国式困局 下一篇:佣金不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