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2-07-26 03:50:55

免疫抑制剂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顽固性葡萄膜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视力恢复时间、用药总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顽固性葡萄膜炎;糖皮质激素

[中图分类号] R7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5(b)-007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sing immunity inhibitor in treating stubborn intermediate uveitis. Methods 100 stubborn intermediate uveitis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in ophtalm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 for this research.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using throw coin method,and each group was 50 cases.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glucocorticoid,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used immunity inhibitor on the basis of glucocorticoid.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vision recovery time,the total time of drug us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ffec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which was obvious higher than that was 76% i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Immunity inhibitor;Stubborn intermediate uveitis;Glucocorticoid

葡萄膜炎是一种临床眼科较为常见的眼部病变,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发病人群多为青壮年人群[1-2]。顽固性葡萄膜炎是一种病情相对严重的葡萄膜炎,治疗难度大,往往累及多个系统,患者的视力也会出现明显受损[3-5],临床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主要以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为主,但其疗效并不十分理想[6]。故临床需寻求一种疗效更加显著的治疗方案来对顽固性葡萄膜炎进行治疗,以求能够有效改善视力,延缓病情发展。本次研究选取两组葡萄膜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免疫抑制剂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顽固性葡萄膜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顽固性葡萄膜炎,视力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此次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采取抛掷硬币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1~56岁,平均为(38.79±15.62)岁;患病时间为1~15个月,平均为(8.23±2.21)个月。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0~56岁,平均为(38.56±15.49)岁;患病时间为1~16个月,平均为(8.31±2.28)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患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地塞米松(生产单位: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748;规格:5 mg)治疗,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1次/d,每次剂量为20 mg;治疗1周后,改用泼尼松(生产单位: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1728;规格:5 mg)治疗,给药方式为口服,1次/d,每次剂量为40 mg。

观察组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剂为环磷酰胺(生产单位: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3686;规格:0.2 g),每次剂量为0.2 g,加入至2 ml生理盐水中,于眼球筋膜下完成注射,每隔3 d注射1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视力恢复时间、用药总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即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视力恢复至正常水平或恢复至发病前水平;有效,即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视力明显增高,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或发病前水平;无效,即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视力未明显增高,甚至下降[7]。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时间、用药总时间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视力恢复时间、用药总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即白细胞计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5例白细胞计数减少、3例继发性白内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葡萄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眼科疾病,炎症发生部位主要为虹膜、脉络膜、睫状体,多发生于青壮年人群,其病因极为复杂[8-10],其中顽固性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炎各类型中病情较为严重的一种,如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会致盲[11-13]。因此,临床上应对顽固性葡萄膜炎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以延缓其疾病进展,避免失明。

目前,临床上关于顽固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无法对顽固性葡萄膜炎进行有效的预防[14]。而临床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主要是针对葡萄膜炎的自身免疫性特点进行治疗[15],其中糖皮质激素药物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常用药物,这类药物通常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葡萄膜炎的临床治疗中[16-18],但近年来临床研究报道指出,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的效果不够理想[19]。因此,临床应对顽固性葡萄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以寻求一种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郑曰忠等[20]针对顽固性葡萄膜炎的自身免疫性特点,提出免疫抑制剂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的观点,且付诸于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菌素A等[21],其中环磷酰胺能够有效抑制病毒DNA与RNA的合成,对免疫活性B淋巴细胞的活性进行有效抑制,强效阻断B淋巴细胞的增殖,在多病灶性葡萄膜炎、Behcet病等顽固性葡萄膜炎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环磷酰胺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可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22-2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视力恢复时间、用药总时间均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提示加用免疫抑制剂可有效促进视力恢复,提高疗效,同时可缩短药物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顽固性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曰忠.葡萄膜炎的免疫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3):277-280.

[2] 赵萌,王红,焦璇,等.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Behcet病葡萄膜炎患者85例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3):202-206.

[3] 何宇,石晶明.葡萄膜炎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7):765-768.

[4] 贾静玲.免疫抑制剂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A]//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全国眼科医师会议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七次眼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96.

[5] 樊伟英,李健,李明新,等.葡萄膜炎的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2,20(4):356-358.

[6] Simonini G,Paudyal P,Jones GT,et al.Current evidence of methotrexate efficacy in childhood chronic uve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pproach[J].Rheumatology,2013,52(5):825-831.

[7] 于晋懿,卢弘.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免疫抑制治疗[J].眼科新进展,2014,34(7):695-700.

[8] 成拾明,李岩,华焱军,等.全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6):534-536.

[9] 蒋燕妮,杨培增.非感染性儿童葡萄膜炎药物治疗进展[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5,17(10):637-640.

[10] 郝黎.糖皮质激素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41-42.

[11] 罗彬.葡萄膜炎86例临床资料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20(11):76.

[12] 姚蕾,宫媛媛.抗VEGF药物治疗葡萄膜炎并发黄斑囊样水肿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4,32(7):659-663.

[13] 樊帆,周F,罗怡,等.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治疗葡萄膜炎研究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3):285-288.

[14] 刘莹,李林,高晓唯,等.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2,32(1):95-97.

[15] 卢弘,余烁.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临床治疗指南及当前实际治疗模式的研究启示[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7(5):263-267.

[16] 柳小丽,苏冠方,肖骏,等.1215例葡萄膜炎患者葡萄膜炎类型与病因分析探讨[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5, 31(2):150-152.

[17] 陈.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与Th1、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4,32(10):943-949.

[18] 王影,李洋,毕宏生,等.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炎性因子表达的动态观察[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3, 31(7):647-652.

[19] 滕达,毕宏生,崔彦,等.葡萄膜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11):1382-1386.

[20] 郑曰忠,时冀川.免疫抑制剂在顽固性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5):492-496.

[21] 王增智.免疫抑制对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5, 29(6):64-67.

[22] 欧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9):283-284.

[23] 陆晓雅,王毓琴,郑美琴,等.650例前葡萄膜炎临床分析[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3,15(12):747-750.

[24] 王兵.环磷酰胺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12(4):20,39.

[25] 杨永升,张美芬,庄曾渊.葡萄膜炎复发原因调查[J].协和医学杂志,2013,4(2):150-153.

(收稿日期:2016-03-22 本文编辑:卫 轲)

上一篇:异常早期妊娠的超声诊断进展 下一篇:PCT测定联合微生物培养在呼吸内科ICU患者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