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

时间:2022-07-26 12:10:02

论我国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

摘 要:对于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政府有关部门对劳动问题认识的深化。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劳动力参与率的基本情况,对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进行综合分析,并且针对现状提出几点建议而进行探讨。

关键词:劳动参与率;经济增长;人力资本

一、引言

劳动力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传统经济还是现代经济中,劳动力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与传统经济比较,现代经济中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劳动力的投入数量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投入劳动力的质的方面。劳动力的量通常表现为投入于经济活动的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人口,而劳动力的质则表现为投入于经济活动的劳动力人口所承载的人力资本的多少(通常用人力资本存量来表示)或劳动力人口的质量(如健康质量、受教育程度和劳动态度等)。

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源储量巨大,但现阶段中国人口的整体素质仍较低,劳动者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把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企业组织把强化激励和管理,充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这是提高中国社会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投入效率,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整体提高的重要举措。

中国是一个人口和人力资源大国,却不是一个人力资源强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充裕曾经使我们引以为豪,但今天却成了困扰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瓶颈,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变障碍为优势甚至胜势,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二、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分析

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主要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来实现。所谓人力资本,就是通过投资形成的以人的体能、智力、知识和技能等为基本存在形态的资本。一般来说,人力资本投资主要体现在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投资中。世界银行对28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960―1985年间影响GDP增长的因素的一项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年数每增加一年,就能使GDP提高3%。根据全国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仅1990―2000年的10年间,中国15岁―64岁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年限已由7.33年提高到8.48年,并由此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推动力经济增长。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和历史资料对我国劳动率参与率及其影响因素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表明,受青少年劳动力参与率水平较高、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较高及老年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较高的影响,我国目前劳动力参与率水平总体较高,超越了经济发展阶段。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包括旧的劳动力管理体制、妇女解放和男女同工同酬制度的影响、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等。受其影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深受劳动管理体制的影响,并由此表现出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符合的不断下降趋势;但劳动力参与率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基本机理并未因此受到影响,劳动力参与和劳动力投入仍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完善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政策性建议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环节。“科教兴国”,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企业乃至全社会的管理水平,加速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增大人力资本的存量

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基础教育乃至职业教育的普及工作,不断增大中国的人力资本存量,推动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跨越式发展。改革教育投资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并非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的人力资本,目前中国经济对中等学历尤其是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巨大。因此,今后中国的教育应在调整教育投资结构的同时,努力实现教育投资在初、中、高三级教育间的合理配置,加大对初等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尽快改善目前初、中等教育投入不足,同时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又十分低下的状况。另外,通过制定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向本企业员工乃至教育产业进行投资,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推动教育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2.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提高劳动者的技术装备水平

在中国,大多数工业企业尤其是部分老国有企业,由于生产设备长期得不到技术改造,致使一些大型设备老化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超负荷运转现象,劳动者在生产中所支配的物质资本存量虽然大,但质量差,技术含量低,与目前以高技术、高知识为特征的现代工业生产极不相称。因此,要使中国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就必须加大对固定资产尤其是与劳动者经济活动相关的技术设备和生产环境的投资,提高劳动者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生产环境,同时加快发展装备性工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国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的问题。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前提的,这就需要我们勇于创新并不断创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保护和鼓励企业及个人进行创新的平台。为此,政府应努力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首先,要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和宣传和普及工作,增强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企业竞争力。其次,强化依法办事意识,提高司法人员执法水平和公正执法意识,加强社会监督。最后,提高管理人员和司法人员素质,强化管理,同时尽快出台针对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司法人员的法律制度,从根本上杜绝知法犯法和执法不严等现象。

总的来说,中国未来劳动就业决策应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增强劳动力流动的自由度,实现劳动力与物资资本的有效结合,以推动我国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根本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邱东等:《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东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赵秋成:《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宋嗨林:《中国产业结构协调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上一篇:从《活水》看云南基督教伦理与道德层面的本土... 下一篇:现金流量的信息含量及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