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技术对油田油水井井下作业的安全生产重要作用

时间:2022-07-25 10:23:35

井控技术对油田油水井井下作业的安全生产重要作用

【摘要】油田油水井失控是井下作业出现的严重事故,其后果不仅对作业人员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而且还一定程度地破坏地下资源、污染环境等。为此我们分析其失控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井控技术,保证井下作业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井控技术 油田油水井 井下作业 安全生产

1 井控技术的分级

1.1 一级井控

用适当密度的压井液来平衡井底压力,使该压力高于地层压力,从而阻碍地层流体向井内流入,使井涌量为零,从而避免产生溢流。

1.2 二级井控

指当井下作业中出现井涌、溢流等问题时,需要对油气井的压力进行再次调整,以避免危险发生和改善生产安全性。如出现的是排液、诱喷、测试等测试类情况时,应利用采油树控制,并通过地面流和完成排液、放喷、测试等;如出现的是其它类型的情况,则应及时观察、寻找和发现溢流状况,并马上进行关井处理,以压井方式将井内压力平衡重建。直到油水井达到一级井控标准。

1.3 三级井控

在三种级别的井控中,三级级井控是最危险、最难处理的。三级井喷也被称为“井喷。

抢险灭火”,需要全力配合专业设备、专门技术和专业的团队共同实施应急处理,危险性极大。因此,井下作业者应有较强的二级井控技术水平,及时发现溢流现象,将危害控制在有效范围内,避免三级井控的应用。

2 井喷失控的原因

2.1 测试方法不当

试油诱喷不当,井口防喷器(射孔大闸门)安装不合格,射孔后进行调试作业,地层压力资料不准确,射孔后敞井口等待试油,负压射孔时负压差过大,电测解释地层压力资料不准确,最后导致井喷现象的发生。

2.2 井控设备安装或试压不合适

比如防喷器与井口连接螺栓不全,固定不够牢固、钢圈损伤等,造成关井泄漏;防喷器橡胶件老化,不能承受额定压力;防喷设备,工具不配套等。

2.3 井控措施不当

(1)没有及时准确地发现溢流或发现溢流后采取的处理措施不当。比如,有的井发现溢流后不能及时正确的关井,而是继续观察一段时间,致使液柱迅速上移,这时再想关闭井口,已经来不及操作了,最后造成井喷现象。

(2)井口不安装防喷器,井口不安装防器主要是认识上的片面性:第一,片面追求节省成本,想尽量少地投入设备;第二,认为地层压力系数低,不会发生井喷,没有必要安装防喷器。

(3)空井时间过长又无人观察井口。空井时间过长会导致循环修井液不能按时流通,造成井底侵入的气体有足够的时间向上不断移动。当运动到井口时已来不及堵井,往往造成井喷失控。

(4)井内修井液柱压力降低.当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时就会发生井侵,井涌乃至井喷.

(5)相邻注水井不停注水或不进行减压,由于油田经过多年的开发注水。地层压力已高于原始的地层压力。尤其是遇到高压封闭区块,它的压力往往大大高于原始地层压力。如果邻近的洼水井不停注水,或是停止注水但不泄压,往往造成修井的复杂情况的发生。

(6)思想麻痹,不按操作规程操作,导致的井喷事故也占很大一部分比例。

3 油田油水井井下作业的危害及消除措施

3.1 油田油水井失控的危害

在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由于准备工作不到位,补救措施不完善,往往会造成井喷或无控制井喷,当井喷或无控制井喷后,轻则导致石油资源的浪费、造成环境污染、底层压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从而降低生产效率;重则导致全井报废或对整个油田的严重破坏,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3.2 危害消除措施

3.2.1 完善井控管理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完整的井控管理体系,将管理的细节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当中,使作业人员规范操作。

3.2.2 完善井控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各种井控标准、井控措施落实到各个环节,井控工作就会有序的进行,避免井控事故的发生。

3.2.3 加强井控配套、检、测,完善井控资料

配套井控装备,检测井控设备,并编制详细的井控装备安装、试压标准及操作规程,日常管理,维护、使用细则等。实施井控装备的编号,编写井控装备投产、检测、保养、使用及报废等相关资料,加强井控培训、应急演练、应急抢险等日常工作。

3.2.4 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 、实行严格的培训效果考核

使培训人员明确培训的岗位、周期、内容 、考核办法和井控取证培训管理办法选择适合现场条件和队伍基础素质的培训教材,制定详细、周密的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培训。制订考核细则,对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上岗证书,并定期进行更新。

3.2.5 编制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根据施工情况,编制班组井喷应急预案,即按作业内容、井控装备、作业装备、人员配备等,编制相应的班组应急预案。按着编制好的班组应急预案,认真组织班组人员学习和演练,使每一名员工能按应急预案熟练的完成本岗位工作,能密切配合相关岗位完成应急预案。积极开展班组应急演练以提高员工的井控能力、应急操作技能和成员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一旦出现井喷险情,现场作业人员应能及时进行抢险工作,控制事故的发生。

3.2.6 认真监督、严肃考核

对积极配合训练的人员、考核成绩优秀的个人和团体、主管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和精神奖励 。对按规定组织现场应演练、考核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未按规定组织现场应演练或操作考核不达标的单位给予经济处罚,并通报批评。 对所有作业现场实施巡回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整改隐患,随机对作业班组组织不同工况下的应急抢险演练,查井控培训、应急演练效果,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井控培训、现场应急操作技能、全员井控意识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汪霖.对油田井控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工会博览,2011(4):20-23

[2] 李秀娟,黄广庆.井下作业井控技术的应用研究[J].试采技术,2009(2):15-17

[3] 王林.井下作业井控技术[ M].石油工业出版社,2 007:12-13

上一篇:抽油泵失效原因简析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录井新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