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H―44井井下落物事故处理的认识

时间:2022-07-25 09:37:23

DPH―44井井下落物事故处理的认识

【摘要】油田井下工程事故是油田作业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结合油田井下工程事故处理的实际情况,如果采用的工具不合理或是处理措施不正确,既增加了劳动强度,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有可能使事故复杂化。在油田井下工程事故处理中打捞工艺技术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即有一般井的井况,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采取和制定的各种施工方案大多来自于现场的实践经验,没有固定和统一的模式可遵循。本文主要介绍了小件落井后自制打捞工具及使用效果。

【关键词】打捞工具 井下落物 套管 保护接头

1 工程概况

DPH-44井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松道沟三社,DPH-12井井口95.06 °方向23.60 m处。设计井深:井深3575.78 m,垂深2576m。于2012年7月4日2:00一开,一开井身结构:311.1mm*408.50m+244.5mm*407.74m。2012年于7月7月12:00二开,二开井身结构:21 5.9mm*2915.00m+177.8mm*2915.00m。

2 事故经过

2012年8月4日7:00在候凝期间工程三班在井口更换小方钻杆方补心,由于井口不正,方补心放入方瓦内后与方钻杆存在一定的角度,造成方补心螺丝紧靠方补心,不能顺利的紧固方补心螺丝,三班人员决定用气葫芦上提方补心,在上提时方补心位于井口上方。上提后方补心居中与钻杆,方补心螺丝杆不受力,此时方补心螺丝杆下端档杆断,造成螺丝杆脱落掉入井内。

3 处理经过

事故发生后,经过对落物分析以及落物在套管内的情况。自制打捞工具来打捞井下落物。我们选用小钻杆保护接头一个,保护接头外径121.00mm。139.7mm*7.72mm套管约1m,套管内径124.26mm。我们把保护接头公扣端放入套管内约30cm,利用焊接技术把套管和接头焊接在一起。为了保证焊接的牢固,我们在套管本体与接头连接的地方切割小孔然后利用焊接技术再把套管和接头焊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

考虑到我们在打捞时采用下压让落物卡在打捞工具内,螺杆长度大约26cm,我们把套管距离下端约10cm处按照圆周以梯形图样平均切割4处,梯形图样下端比上端长,高约12cm,切割时仅切割上端和两边,然后利用重物把此块敲击进入套管内,以此切割四处,最后四处敲击进去的合拢,且保证合拢后的内径小于落物外径(合拢后的内径小于落物外径2~3mm)。如图2所示:

由于套管切割后本体留有空隙,为了保证落物在进入打捞工具后不再第二次落井,我们把空隙焊接。如图3所示:

我们采用母锥下端的造型设计打捞工具下端以保证落物顺利进入打捞工具内。如图4所示:

打捞工具焊接后下钻到浮箍位置,大排量循环一周以保证落物周围的清洁便于打捞。循环结束后轻轻转动转盘,慢慢下压10-15吨。然后上提钻具继续轻轻转动转盘下压10-15吨。两次下压后开始起钻。起钻时注意不要液气大钳不要梦猛撞钻具,起钻要平稳。起钻结束后,落物被成功打捞。如图5所示:

4 几点认识

(1)小件落物的处理这类情况多发生在井口未采取密封时,由落入如钳牙、螺帽、吊卡销之类小件落物进井内,或者即使采取密封措施后,由于起下管柱的作用将钳牙等擦破损后落入井内等现象,出现这类情况应做好具体分析。小件落物在井内造成硬阻时,可选用此种打捞工具在环空内对落物进行打捞处理工作。

(2)由于打捞工具尚未形成系列化,因此,应视具体情况,自己动手,制做有效的打捞工具。制做时应本着抓得住、退得出,有退路,不损害套管,不增加新的落鱼的一般原则进行加工制做。外径与套管内径的环空间隙至少应保持4~6 mm,以利于工具起下和碎屑返排。

(3)在井口更换和保养设备时,一定注意保护好井口以防止造成工具或零部件落井。

(4)在打捞作业结束后起钻时注意,起钻要操作平稳,液气大钳不要猛撞钻具,以防止落物再次落井。

参考文献

[1] 刘景三,徐孟策・侧钻井作业施工及井下事故的处理[J].钻井工艺,2002

上一篇:数字化采油系统在冀东油田人工岛的应用 下一篇:高分子涂层在泵维修技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