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侠于承惠:舞剑养身

时间:2022-07-25 04:12:17

他受伤后,靠握一根白腊棍当剑习武,身体很快康复;

他特别强调激情和心态,故写书法、绘画,笔法一如其剑法……

被冠以影视界“剑术大师”称号的于承惠,40余岁时因成功扮演电影《少林寺》中的大反派“王仁则”而一举成名,从此走上影视道路。今年,72岁高龄的他还参与拍摄了《倭寇的踪迹》,饰演大侠裘冬月,精湛技艺令人叫绝。于老一头白发,两眼却炯炯有神,面容坚毅、有棱有角。生活中,他依然痴迷武术,靠练武养生,同时还追求过一种“苦行僧”式的田园生活,种瓜、种菜,其乐无穷;且天天要写书法和绘画,调节心态……

舞剑、打拳练功,“玩”出新境界

记得当年在央视电影频道《黄河大侠》专题片录制现场,记者见于老两眼炯炯有神、神态亲和,问其为何有如此心态,他很淡定地说了几句,“我有我的原则,比如,很难改变我的某些生活习惯;比如,绝对不能动我的胡子,若想让我把胡子剪短或剃掉,我肯定不会答应。”原来于承惠对胡子如此钟爱是有原因的,他说:“我一直想演一个传奇人物周侗。他是岳飞的老师,也是一代拳师,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他经历过北宋南宋两个朝代,不少水浒好汉都是他的弟子,很多电影人都对这个人物感兴趣。”

于承惠对武术的痴迷是由来已久的。9岁时,于承惠便“过五关斩六将”,两次摘取了武术桂冠。一次训练中,他因膝关节受伤难愈,放弃了学武,只好去工地当了一名起重工。为了养伤,他反复琢磨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武术康复操”,甚至在半夜都要握住一根白腊棍当剑习武,日复一日,竟也“玩”出了新境界。如今虽已年过七旬,于老仍天天舞剑。舞剑时,他觉得自己英姿勃发,精神饱满。习武使他身体越来越健康,精神状况也特好。于老认为,现代生活,大家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抑郁、失眠已成为很多都市人面临的健康问题。那么,舞剑、打拳练功就是一种好方法,让身心沉浸其中,不仅实现人的精神“养生”,还能身体结实,性格开朗,活得有滋有味。如果能坚持下去,会觉得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如长期不运动造成的便秘也好了,腰腿也不酸软,走起路来有劲了,每天晚上入睡也快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书法、绘画调节情绪。陶冶情操

于承惠起步于武术,走进武术,又从武术中走出来,不断地战胜自我,跳出自身。他在习武之余反思人生,透视生命,创作了许多哲学思辨诗歌和大量气势磅礴、活泼洒脱的书法作品,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对书法绘画艺术的认识不断升华,他说:“书法、绘画与剑术是相通的,都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并且是气韵贯通、一脉相承的,既能调节情绪,也能陶冶情操……”

从26岁起,于承惠就积攒下一些文字,其中有诗歌110多首、自撰的几十副对联。他对书法的爱好则更早,小时候做功课时就对书法情有独钟,年轻时凭兴趣搞过一阵子书法创作。除书法之外,于老还擅长绘画,其绘画题材也和侠义有关。在画里,他更喜欢体现他的“侠”,比如他画笔下的钟馗,他所理解的人物就是金刚之身,童子心肠,是有力量的,是正义的化身。

“草木春秋,或于节气;人之动静,感于心灵。”于老特别强调“激情”和“心态”。他说,做任何工作都要有激情,从事艺术更需要创作激情,激情可以激发灵感,灵感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现象,是大脑里理性感性同时到来的现象。心态也很重要,创作时的状态如空中的一根游丝,只有反光时才能看到它,换句话说,理念形成了一首诗就出来了。谈至兴味处,于承惠走近画案,展纸挥毫。“千般柔韧火里锻,一点灵气水中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有问题为诗,无欺方见真”,一幅幅书法作品从他笔下“流淌”出来。他不囿于某些程式和章法,笔法一如其剑法,似水行云,凌厉多变。他的书法作品内容也多与剑有关,且多为自撰诗。

田园生活,一切只为“劳其筋骨”

于老极看淡名利。笔者认为,于老是一位“高人”,其“高”在于两处:一是他的武术造诣之高;二是痴爱武术的境界之高。进而言之,他的一生干了两件事:一件是努力掌握中国的武术功夫,一件是用自己掌握的武术全心全意地报效祖国。这样的人生,说起来并不复杂,但于老为之付出的心血与汗水、遭受的挫折与困难,恐怕只有于老自己知道。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同时,记者也了解到,于老在郊区有一个自喻为“北苑草堂”的居室兼工作间,十多年来,他一直追求着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没有豪华的装修、舒适的生活用品,看不到现代生活的痕迹。

“山林逸兴,可以延年。”田园中是树木、花草、蔬菜和庄稼生长的地方。那里空气清新,万物生机勃勃。乐于田园生活,对于陶冶情操,防治疾病,延年益寿大有裨益。空闲时,于老偶尔会把院外熟透的丝瓜摘下,挂在墙上,把信手拾来的一束枯枝置于古老的陶罐之上。丝瓜、枯枝、陶罐等具有美感冲击力的物件放在一起,便有了一层审美意义上的高度,更有弦子般的真诚与情趣…一吟诗作画,好不快乐,但他却道,这一切只为“劳其筋骨”……

宋祖英茶道养生勤做保养

生活中的宋祖英有着朴素的美,她穿着很随意,也很少刻意打扮自己。宋祖英的美得益于她自小生长在盛产毛尖茶的古丈县苗寨茶乡,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喝茶、品茶的习惯:“喝茶对肠胃比较好,是不错的养生方式,而且品茶也是一种修养境界的方式。”

宋祖英对自己的美容护理工作也从不偷懒,虽然入职军营,经常需要下部队演出,日晒雨淋自然成为了家常便饭,可忙碌的她依然坚持着每天的卸妆和肌肤养护工作。当然,其中一定包含了女人最容易衰老的眼部肌肤。她常常会就地取材找一枚鸡蛋,取出蛋清,加入一匙柠檬汁,涂在脸上,再用温水洗净,涂上护肤霜。朱祖英说:“做面膜可以清洁脸部肌肤,使其富有弹性,有效防止皱纹产生,烦恼也会随着面膜一洗而光。”她尤其对草本面膜情有独钟,桉叶、绿薄荷或芦荟等植物都是很好的面膜材料,能很好地滋润肌肤。

“一个演员的美是综合的,不是具体体现在她的眼睛、鼻子有多漂亮,而是综合表现在她的修养、气质、学识包括歌曲等很多方面。因为外表的美会随着青春的消逝而消失,而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宋祖英说。

廖昌永养生:学会放弃讲究合理

廖昌永是目前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的极少数杰出的亚裔歌唱家之一,在事业上他“艺无止境,不断前进”,而在健康方面他遵循“学会放弃,讲究合理”。

廖昌永在世界歌唱大赛上获奖成名后,世界各地邀请演出的电话与信函纷至沓来。面对这种情况,廖昌永采取“保国家、保重点”的做法,仅参加一些十分必要的演出,放弃了大量中小型商业演出。他说:“如果事无巨细都接受下来,自己的身体也会吃不消的。有选择地参加一些活动与演出,与自己的健康状况相适应,才能长流水地坚持下去。”

廖昌永说:“健康这个东西,要讲究恰到好处,不能走极端。比如参加体育锻炼,不能量太大太过疲劳,也不能运动量太少不起作用;饮食上不能吃得太多太好,也不能缺乏营养……总之掌握分寸,合情合理最好,这样有利于健康,过了就不行。”

虽然演出和工作频繁,但廖昌永很注重休息,往往一睡就是十多个小时。他说:“睡眠是人类最好的保健医生,它能助人消除疲劳,提高人的免疫力,还具有解毒功能。”他平时喜欢看书、练毛笔字、喝绿茶,他认为绿茶含有茶多酚和多种营养物质,有抗衰老作用,常喝有益健康。

上一篇:超级拧巴的文三块 下一篇:“五星联珠”与“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