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缝施工技术在大面积混凝土楼板施工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5 02:42:35

关于无缝施工技术在大面积混凝土楼板施工中的应用

【摘 要】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技术在某展览馆室的实际应用,同时提出了裂缝控制措施,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裂缝;无缝施工;控制

前言

当建筑物超过规定的长度、高差时,按一般的规定应该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但是这些变形缝的设置会使结构复杂化,不仅给设计工作带来麻烦,而且给施工增加了诸多的不便。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提高结构的整体性、保证工程的防水质量,采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和自防水技术,用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下面结合工程实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技术做一下探讨。

1、混凝土无缝施工设计

1.1设计理念

大面积混凝土路面结构无缝施工设计,关键是对裂缝控制的设计。根据温度应力与结构长度呈非线性关系,且混凝土早期(7~10d)温差及收缩变形较大的特点,把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结构按垂直方向设置施工缝,分为若干小块,每一块为-仓,施工期间实行分块跳仓浇筑。这种跳仓浇筑采用了短距离释放应力的办法应对混凝土早期较大的收缩,待混凝土经过早期较大的温差和收缩后,各仓浇筑连接成整体,应对以后较小的收缩,即“先放后抗,抗防兼施,以抗为主”的辩证设计原则。

1.2混凝土工程

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及水泥用量,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则收缩变形越大,且延续的时间越长。在地面施工中,经过试配、选择了配合比1:1.82:4.07,水灰比0.43,水泥用量328kg/m。由于抗折混凝土的石子级配要求用石量较大,所以掺入了0.75%水泥用量的FDN减水剂,掺入减水剂不仅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了10%左右的拌合水,减水后使混凝土回缩量减小。混凝土骨料中的砂子采用中、粗砂,根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当采用细度模数为2.79,平均粒径为0.381的中、粗砂,比采用细度模数为2.12、平均粒径为0.336的细砂,每1m3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20~25kg水泥用量可相应减少28~35kg。如用细度较低的砂子,可以加大高效减水剂的剂量,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如工期允许,也可以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因掺入粉煤灰后早期强度较低),因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自生收缩是正的(缩小变形),而粉煤灰的自生收缩是膨胀变形,这对混凝土的抗裂性是有益的,另外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以达到减少水和水泥用量的目的。

2、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

2.1混凝土的搅拌

搅拌在现场进行,为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现场砂石采取遮阳降温,必要时洒水降温,袋装水泥仓库保持空气流通,搅拌时搅拌机每2h浇水1次,混凝土输送管上覆盖麻袋,并洒水保湿。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水养护7d以上。注意混凝土所处的大气环境,在干燥季节或风口处应加强保水措施,防止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过快,以控制其出现早期表面裂缝。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目的是要使混凝土保持或可能接近于饱和状态,使水化作用达到最大的速度,以得到更高强度的混凝土。在养护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连续湿养护(即盖草袋子、洒水养护)时混凝土强度在各龄期均为最高。特别是混凝土在浇筑后内部处于升温阶段时要适时进行湿养护,以加强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峰值,又可以防止后期的强度损失。

2.2混凝土振捣必须充分

混凝土入模后先用插人式振动棒振密振实,然后用振捣粱振至表面平整,后用Φ180的钢管,制成的提浆滚在混凝土表面来回滚压提浆,用人工抹平。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水养护7d以上。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目的是要使混凝土保持或可能接近于饱和状态,使水化作用达到最大的速度,以得到更高强度的混凝土。在养护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连续湿养护(即盖草袋子、洒水养护) 时混凝土强度在各龄期均为最高。特别是混凝土在浇筑后内部处于升温阶段时要适时进行湿养护,以加强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峰值,又可以防止后期的强度损失。尤其掺加减水剂后更需要保证养护时间。混凝土在浇灌4~6h内可能在表面出现塑性裂缝,所以对表面应进行二次至多次压光。

2.3针对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措施

在地下室地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各设置一道2m的后浇带,把地下室分成4个部分,从而形成了4个浇筑单元,后浇带采用了强度等级为C45S6的混凝土并掺加10%UEA的膨胀剂,避免其收缩变形。1)后浇带处钢筋的处理:底板钢筋在后浇带处断开搭接40d,并设附加加强筋12@200(上、下),附加筋长度等于膨胀后浇带宽加60d,首层梁筋在后浇带处连续通过;2)后浇带界面处模板采用塑料泡沫板,既减少了模板钻孔或开槽的困难,也保证了振捣过程中不漏浆,并且拆除也很方便;3)在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将后浇带结合表面凿毛、杂物等清理干净,并且用有压力的清水清洗结合表面。在后浇带界面处,施工时采用小孔径的铅丝网片作为模板,减少了模板钻孔或开槽的困难,并且施工时可不拆除,将其浇入混凝土中。

3、混凝土的施工控制措施

3.1混凝土振捣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不能漏振、欠振和过振,更不得用振捣器拖赶混凝土,振捣时间掌握在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下沉为准。

3.2浇筑混凝土时,对到施工现场的每车混凝土都要求测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并观察其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泌水现象。表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退场。

3.3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

第一,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浮浆层。第二,除了水泥水化作用影响,外界气温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产生温差,气温的骤降也会增加混凝土表层与内部温度差的梯度。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括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养护保护层。

4、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只要准备充分,施工方法合理,技术措施得力,结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且结构采用无缝施工技术,加快了工程的施工进度,提高了工效,缩短了主体结构的施工周期,这对于工期较紧的工程项目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智伟,左伟达,刘长卿等.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李卫华.膨胀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29230.

上一篇:煤巷井下掘进及支护探讨 下一篇: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少支架法关键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