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政策和个人因素分析

时间:2022-07-25 02:26:48

关于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政策和个人因素分析

【摘要】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本文主要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政策和个人等3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了国内外对技术创新相关影响因素的观点。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 资金 政策 个人

企业是社会生产的细胞,是技术创新实现价值的场所。技术创新是驱动企业发展的一种根本性力量。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政府、科研部门、企业、中介组织、大学等机构的理念、行为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但难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科学技术、资金、市场、政策以及这些关键要素的组合效应和整合机理方面。本文着重就资金、政策和个人3个因素进行分析。

一、影响技术创新的资金因素

资金投入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基本条件。一般而言,在创新过程中,R&D后续活动的费用比例比R&D费用的比例要高得多,R&D费用约占这一过程总费用的5%~7%,其他创新活动的费用要占90%以上。还有一个更简明的费用分布比例,即基础研究占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比例是1:10:100,这一比例会随着行业及统计分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从这些比例可以看出,在一定经费的支持下,一个好的研究实验室,每年可以生产许多科学技术革新成果,如果要把这些成果都变成创新,后面所需要的经费是研究开发经费的9倍10倍之多!正由于R&D以后阶段的创新活动所需费用较高,许多企业在开发和应用科技成果时十分谨慎。一般来说,他们没有足够的投资去开发许多科技成果,可能只能选择一两项最有前景最有把握的科技成果进行开发。所以,事实是大量的科技成果并不能及时实现其商业价值。

在我国,对创新费用分布的关注,特别表现在对中试费用的关注上。这是因为,在我国的研究开发项目中,完成的结果大多没有实现原型的建造和测试,这使技术转让和进一步的开发十分困难。中试已成为一种独立于研究开发之外的活动,研究开发机构没有这方面的经费,企业也不愿意承担这方面的经费,中试经费的短缺自然成为影响成果转化的瓶颈。关于中试经费的比例,国内较为流行的看法是研究开发、中试、商品化3个阶段的费用之比为1:10:100。由于国外大多把中试活动归类于研究开发活动,所以这一方面同国外相比较为困难。

二、影响技术创新的政策因素

(一)知识产权政策

企业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创造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同时,也会创造出高效益,这必然会吸引其他企业纷纷模仿、仿效,若这种模仿是无序扩散就必然会侵害技术创新主体的技术利益和经济利益。如果没有统一规范的法律、法规约束这种无序现象,定会造成市场混乱和企业丧失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知识产权保护给予了技术创新主体相对的垄断权,同时对于技术创新成果的合法转移给予有效保护,这会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二)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国家实行的有关产业方面一切政策的总和。其实质是政府对市场缺陷的干预,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要了解国家的产业政策,从而决定在哪些方面利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技术创新。

(三)税收政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共同制定了通过税收手段推动技术创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譬如“税收减免”、“加速折旧”和“税收信贷”的办法。200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16个成员国实行技术创新税收资助的政策,形成了激励科研与技术创新的机制,普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技术创新的过程通常包括技术的获取、工业开发或市场调查,即使没有包括在技术创新资助的税收基数中,也会作为专门的税收资助目标。因此,技术创新资助或研发资助是税收资助体系的一部分,旨在确保技能的获取、生产和保持。大部分针对技术创新的税收资助都集中在研发阶段,这种税收资助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

(四)风险投资

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被称为创业投资。国家的风险投资政策对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起着很大的作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都制定了风险投资优惠政策。如新加坡政府规定,风险投资最初5~10年完全免税。英国政府在“投资信托法”中规定,对于将8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未上市新兴企业的“产业投资基金”实行税收豁免政策。技术创新需要风险资金的注入,反过来,风险投资政策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对成长中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尤其依赖于外部的风险资金,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应考虑国家的风险投资政策,政府也应该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风险投资政策。

三、影响技术创新的个人因素

(一)技术关键人的水平

无论是自主开发技术、合作开发还是引进技术,组织中技术关键人的水平对创新技术的实现都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些技术精英直接带领着企业技术团队进行创新工作,是他们决定着创新技术能否实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他们的成败直接影响创新后续阶段。

(二)企业员工的素质

企业员工的素质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员工是创新技术的实际使用者,创新产品的生产者及市场开拓者,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创新技术的使用,创新产品与预期效果的吻合以及产品的营销,这些环节也是创新成功的关键之处。员工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创新技术在组织内的吸收与扩散,另一方面便于创新成果的商业化。

(三)高层领导的支持

高层领导的支持,主要指决策者对创新的积极态度,从创新项目的立项、创新的技术采用到创新的技术吸收和扩散都离不开组织高层领导的支持。只是在不同阶段,高层领导的支持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初始阶段,高层领导的支持表现为命令组织当局采用,但往往会对创新的后续阶段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技术使用者对技术的吸收和改进,也不利于创新技术在组织中的扩散。创新实施阶段,高层领导的支持表现在对实施过程的创新管理的作用,离开其支持,创新管理很难做到。

(四)个人对创新的态度

个人对创新的态度以及在创新活动中的团队精神同样对创新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决策者要有积极的创新态度、很强的创新意识;普通员工对创新的态度则直接影响到创新思想的产生和来源,有统计资料表明,创新的最大来源不是发明与技术上的革新,而是在生产过程中员工的灵感与思想火花,这在工艺创新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技术创新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从来都是整个企业的事业,需要创新团队的通力合作。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九云.技术创新过程中可以形成知识产权的机理与启示[J].管理世界.2004(3).

[2]牧野.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7(2).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增长的推动力:信息技术、创新和创业精神[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责编:熊燕

上一篇: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与政策分析 下一篇:公允价值计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