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之王”是这样投资的

时间:2022-07-25 02:18:50

“王中之王”是这样投资的

他的方法如此成功,以至于他管理着基金公司至少27亿英镑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又分属为5种不同的基金。他的故事能带给我们诸多借鉴和启示

与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不同,安东尼・博尔顿不会根据宏观经济的前景下大赌注,一年只做两三个决定。博尔顿是一位专事股票投资的基金经理人,除了对股市保持着工作狂般的专注外,他别无选择。

上世纪90年代,当英国路透社调查哪些投资公司在业内获得评价最高时,一个名字总会反复出现在第一名和前几名,这就是英国富达公司(Fidelity)。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富达公司在伦敦以外投资的所有英国和欧洲股权投资资金中,有一个人独立管理了资金总额的1/4。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安东尼・博尔顿。

博尔顿是如此无可挑剔,以至于他的所有主要基金都保持着一贯卓越的成绩记录,甚至在股市一般投资经理人不愿染指的垃圾股中,他也能找寻到黄金。博尔顿就是在这些股票中树立起了自己的名望,并被称为基金经理中的“王中之王”。

王的基金业绩

在那个年代,博尔顿管理的27亿英镑、5种不同的基金,实际上又分成不同的两组。一组基金投资于欧洲大陆,另一组投资于他所谓的“英国特殊状态股”,而它们分别代表着博尔顿的两种专门技术。在1998年,博尔顿欧洲板块基金总计达15亿英镑,其余12亿英镑是他的3支“特殊状态股”。

博尔顿的投资策略本质上是冒险,除了垃圾股之外,博尔顿还感兴趣于多样化的基金投资。他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基金管理,努力行动证明了在不确定风险的股市,也是可以运筹帷幄的。他的投资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而他的单位信托公司和投资信托公司,自1979年和1985年创立以来,分别取得了22%的复合年收益率。

1979年建立的富达特殊状态基金,尽管经历了1990年-1991年的大衰退,在博尔顿的一手运作下,20年来已经从1万英镑的初始投资飞跃至逾30万英镑的现在价值。其回报率无论与市场整体情况相比,还是与英国股权增长型单位信托的平均水平相比,均大大超出。

至于博尔顿管理的欧洲基金,在上世纪90年代欧洲基金股价上涨迅速的10年,当欧洲单位信托平均价格水平还在43842英镑徘徊的时候,他的成绩是102818英镑。而此时,由世界级指数计算金融机构富时指数有限公司(FTSE)所统计的综合股票指数价格也只有47015英镑。

由于博尔顿超乎寻常的管理业绩,博尔顿一度被出版界誉为英国的彼得・林奇。林奇是一位传奇式的爱尔兰裔美国股市投资者,他为美国富达公司经营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马热兰(Magellon)基金长达13年。尽管林奇异常活跃的风格和博尔顿无法比较,但这种比喻说明了博尔顿的地位。

风格就是力量

博尔顿讲起话来平和而清楚,大多用完整的句子,这是思维清晰有序的表现。他给人一种冷静、平和而高效的印象,在一种严肃的环境下不会十分显眼。这就是他的风格,他的所作所为无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种深思熟虑在他的基金投资上,就转化为了高涨的热情和迅速的决断能力,自然这与他长期保持优秀业绩紧密相连。

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博尔顿大学毕业后,就被父亲从床上揪起来去寻找工作。事出偶然,博尔顿后来落脚到了伦敦金融中心。尽管不能说某些人生来就是注定要做股票买卖赚钱的,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博尔顿落脚之后成为一名最受推崇的基金经理人。

在一条延伸到泰晤士河,名字叫洛瓦特莱恩的鹅卵石铺就的狭窄街道上,坐落着富达公司现代化的办公大楼,玻璃与砖石材料构成的房间被设计得与周围的街景混为一体。博尔顿的办公室就在这座大楼二层的一个拐角处。他坐的地方总是被两边重重的文件柜和文件箱包围着,而在他桌后的书架上是一排他多年按照日期排序的会议以及其他安排的备忘录。

博尔顿自己讲,他作为一名投资家,最大的优点在于他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并具备迎接挫折的毅力。这间接地表现在他赋予工作高度的约束化与条理化。“我想你必须对它如痴如醉,因为投资活动是持续而无形的。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点,总是有一些新情况需要潜心钻研”。“我认为你必须全身心投入才能做好,如果观察一下我所欣赏的投资经理,他们没有一个是兼职的。”博尔顿说。

1990年,当经营马热兰(Maqellon)基金长达13年的彼得・林奇决定退休,林奇给的理由是工作压力太折磨人。然而,此时48岁的博尔顿仍未表现出工作疲倦的迹象。博尔顿说:“我打算在今后几年继续运作基金。但不是永远,因为你为之付出得太多。”富达公司侧重于对股票的深入分析,博尔顿每周的工作时间也难以想象。

工作狂人

富达公司平均每天考察15个~20个公司,分析过程或者在办公室进行,或者在那些公司中,或通过电话会谈进行。很少有基金管理公司能做到比富达公司更多地与现有和潜在的投资目标进行接触,也很少有投资基金经理做到如博尔顿狂人般地工作。

博尔顿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开始的。早上6:45离开在伯斯特的家,去赶发往伦敦的火车。他在火车上阅读《金融时报》,并对至少一家他当天要关注的公司进行分析。他一个星期要在各种公司会议间打转。有时他一天要亲自参加的会议有4个~5个,其他的则由同事提供报告。

富达公司出现过一个记录,在一天中,他们研究了37家公司,包括英国的、意大利的、法国的、芬兰的公司在内。对于每家公司,都由内部分析人员事先做出详尽分析,形成大量详细的信息资料。每份资料有好几页长,涉及主要的财务数据,辅以经纪人的看法和任何其他相关资料,比如简报等等。

会议则是博尔顿和同事提出经营问题并继续跟踪分析其业务进展的机会。博尔顿会亲自做每次会议的文字记录,文字笔记每次记两三页,并在他桌后的文档中整齐归放。稍后他将取出翻阅,以检查在上次分析之后,哪些公司的状况发生了变化。从某种情况上来说,博尔顿就像一位政府总理一样成了他的文件箱的奴隶。

“需要阅读的东西多得可怕。”博尔顿承认,乘坐火车上下班一个原因就是可以在期间解决掉很多材料。博尔顿每天晚上8点回家,并惧怕节假日的结束。据博尔顿说,他知道当自己回到办公室时,将有大堆的文件等着他处理。他逃避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是创作古典音乐,而这是他还在孩提时代的梦想。

基金投资原则

博尔顿从1979年开始管理他的特殊状态股基金,1985年开始管理富达公司的第一只欧洲基金。这个时候,他为这两只风格迥异的基金和另一只总部设在卢森堡的离岸基金建立了一家投资公司。虽然这两只基金应分开来进行评判,但是二者经营中仍然存在一些一股性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博尔顿贯穿于职业生涯的重要观念。

“我在总体高于平均风险的水平上运作基金,以处于不利状态的股票种类为主。”这是博尔顿对自己方法的总结。而博尔顿理想中的公司是这样的,“虽然现实情况出了问题,但看起来事态会有转机的那种。我所选择的股票可能不是热门的,而且价格便宜,但是存在某种情况可以使它在不久以后重新赢得投资者。”

在英国,由英国先锋(M&G)公司创立其第一只复苏基金,迄今已经有70多年历史。该基金赖以建立的观念在于,它可以通过买进正从衰落或从其他挫折中恢复元气的公司股票而获利。这些公司所遭受的挫折或者是外部因素,或者源于自身矛盾。而这种传统恢复性的股票一直以来都是博尔顿特殊状态投资的有力对手。

事实上,博尔顿寻找的特殊状态股票并非以上这些。博尔顿寻找的公司还包括那些未经仔细研究从而不可能被正确评价的,以及那些虽有增长潜力,但仍不为人知的公司。博尔顿与众不同的投资概念是他的主要成就,这种概念比先锋公司的任何其他主流基金管理公司更深入,是这些公司还未敢采用的。

然而,博尔顿也一直拥有一些堪称灾难性的股票。包括波利・佩克(Poily Peck)、芒利(Mountleigh)和帕克菲尔德(Parkfield)集团的股票,这些公司不是倒闭就是岌岌可危、等待拯救。但是博尔顿拥有市场巨头富达公司的充实后盾,富达公司的充足使得博尔顿能在经历偶然失败时耸耸肩,将烦恼抛开。博尔顿始终相信掷骰子平均起来,好运气的点数总比坏运气的多。

参考:(英)乔纳森・戴维斯《会赚钱的人――投资基金的获利策略》

上一篇:成功基民眼中的“饥民”生态 下一篇:看基金排名表的投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