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天梯山第4窟北凉壁画

时间:2022-07-25 01:38:10

简述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天梯山第4窟北凉壁画

[摘要]甘肃省博物馆藏有五幅天梯山石窟第4窟北凉壁画,其中所绘佛教人物形象优美、风格独特,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拟就这五幅北凉壁画主要内容和特色作一简单介绍与探讨。

[关键词]甘肃省博物馆;天梯山石窟;北凉壁画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056-02

建国初期,由于修建黄羊河水库,政府对天梯山石窟的文物采取了异地搬迁保护措施,20世纪60年代初正式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后在国家文物局“原址原位修复”精神指导下,大部分文物已回归天梯山进行保护与研究。甘肃省博物馆现保留有天梯山石窟的部分雕塑与壁画,其中包括第4窟的五幅北凉壁画,这五幅壁画虽有不同程度的残损,但原貌俱可辨识。本文主要介绍这五幅馆藏北凉壁画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一、天梯山第4窟简介

天梯山第4窟是保存北凉壁画最多、最好也是最重要的的一个洞窟,位于整个窟群的第二层,是典型的北朝式平顶方形覆斗顶中心塔柱窟。塔柱位于洞窟中心,自窟底直达窟顶,分上、中、下三层,塔柱上层不开龛,中下层各面开一圆拱龛。建国初期,此窟已然残破不堪,“窟顶仅留里端十分之一,左壁前壁完全毁失,右壁也仅留下半部分,中心塔柱残损成一个秃顶的土疙瘩,塔基也基本震裂,故塔身已向前倾,窟内满地堆塞着岩块和土砂,高达二三公尺”。①1959年,为保障黄羊河水库的顺利修建,政府决定对石窟详细勘察清理后进行搬迁保护。首先,由敦煌研究院和甘肃省博物馆专家对石窟进行了详细勘察,发现在第四窟内左壁上,除墙角有一中唐时期残像,再无其他。右壁里端上部残存不同时代的三层壁画。塔柱中下部残存些许造像和壁画,龛内遗存的造像则都是明清重妆另塑。中心塔柱正面剥离出来的壁画多达七层,分别为北凉、北魏、盛唐、中唐、西夏、元、明时期的壁画;塔柱背面有中唐、元代时期的壁画残片。在左向面有北凉、西夏和元代的壁画,北凉、西夏的壁画模糊不清,元代所绘菩萨尚可辨识。塔柱右向面共剥出北凉、中唐、元、清四层画面。甘肃省博物馆所藏的北凉壁画是从中心塔柱的正面以及右向面剥离出来的。内容包括塔柱正面下层佛龛外左侧的菩萨残像、右侧的飞天、菩萨和大梵天以及塔柱右向面下层龛外右侧壁上所绘的一身立式菩萨。此外,还有在中心柱左向面靠前方的积土内清理出来的飞天残片。所有的壁画在剥离之后,采取了背面石膏加固的方法,并在石膏上注明了壁画的原始方位。

二、壁画内容

(一)飞天

飞天位于中心塔柱正面下层佛龛右上侧,尽管发髻、双足及左臂已毁,腰部以下衣裙部分也有断裂现象,但整个颜面、躯体保存尚十分完好,色彩线条均清晰艳丽。这身飞天浑圆大脸,长弯眉,眼睛细长,鼻翼肥大,小口,下颌丰润。在丰腴的颈项下面,除戴有较大的串珠镶宝项链外,配一串长达腹下的串珠式璎珞。双耳戴大耳环,上身袒露,小腹鼓圆,下身系折腰束带姜黄色羊肠大裙,裙上点缀朱红色小花,长裙外边的右胯部分有网状半圆形裙腰甲,裙带在腰部两侧绾大环节,青灰略带绿色的披帛飘带,从双肩绕臂下飘,上半部翻转柔和,下半部略显僵直。右上臂佩戴双重平板嵌宝臂串,下臂戴两股浑圆镶宝手镯,手中举有托盘。

(二)菩萨

天梯山石窟第4哭共有菩萨三身,其中一身剥出后十分残破,其发髻、前胸、右臂和右侧的披帛等均已毁坏无存,腹部与双腿也有多处断裂。从残存的画面上可以看到这身菩萨是侧身向右胡跪,双耳佩戴硕大的圆圈耳环,袒露上身,披帛飘带穿过臂弯环绕在身旁。另外一身侧身向左胡跪,头顶靠前处作束带大圆髻,秀发柔软蓬松地从头部做波浪状下垂,分披在肩上,异常优美。脸面圆中见方,天庭饱满,长眉大眼,眉眼之间距离较大,五官比较集中,鼻梁隆起鼻,翼大而较方,上唇长而较厚,下唇圆而略小,嘴线直画至脸部;下颌丰润,颈项较粗,画印纹二道,双肩宽厚浑圆,轻薄的衣服从左肩斜披,紧紧地裹在身上,右肩、右臂与右胸袒露在外,衣巾从身后下垂,衣角直硬。右臂上部戴双股镶宝臂钏,臂腕戴三圈镶宝大手镯,双手在胸前合十做捧物状,拇指翘起与食指之间画蹼,双耳戴又大又圆的耳环。全身上下除了质薄贴体的天衣外,未画任何披帛飘带。第三身菩萨是天梯山石窟中剥出的一身最完整最优美也是最典型的北凉菩萨。菩萨头绾扁圆形大发髻,髻下束细带,鬓发较薄,从中双分,卷发蓬松作波浪纹,自然垂落双肩。蛋圆脸,双眉修长,眉眼之间距离较大,上眼睑较平直,下眼睑如弓,呈平缓的长弧形。鼻梁隆起,鼻准突出,鼻翼略大,与眉骨线连在一起。嘴大唇厚,嘴角向上翘起,上唇宽大,下唇小且圆,人中线十分清楚。下颌宽大丰圆。由于为侧面像,左耳被脸遮掩,右耳宽大肥厚,双耳戴硕大的宝珠耳饰。颈上是宽大的白色项圈,颈项中间有一道细细的印痕线。整个菩萨上身全袒,下着灰绿色紧身密褶长裙。左臂屈肘平举,掌心向上,拇指翘起,其余四指舒展后指尖略向上弯,拇指与食指间画蹼。右手下垂,提长颈圆腹圈足净瓶,整个身躯呈明显的“S”形。双腕均戴又粗又大的白玉嵌珠手镯,臂膀上套白色双股镶宝臂钏。从身后绕臂在两侧辗转飘飞的披帛长带,两侧下部的衣角略显直硬。系在腰间的白色裙带,亦在下肢两侧绾结作环下垂。

(三)大梵天

大梵天头戴巾帻包头簪花式日月冠,长发披肩,“国”字脸,上身,颈上戴串珠式项链,从颈部到腹前也挂有一串长长的串珠式璎珞。下系折腰姜黄战裙,裙带在身前体侧绾结下垂。宽大的披帛飘带,从身后绕臂两圈,辗转而飞。其右手部分已不可辨识,左手高高举起,超过头顶,手中横握长杆白拂,白拂杆部细长,呈黑色,头部较大,手指起翘,作兰花指状。

(四)残片

这是在中心柱左向面的积土内清理出来的飞天残片,从其形象看来应该是飞天的造型,脸面椭圆,额头宽广,眉毛细长,脖颈处也绘有一道细线,未佩戴耳饰与项圈。

三、壁画特点

根据当时现场清理的情况,中心柱正面下层柱体的龛外两侧,从上到下先是各画一身飞天,其下则各画一身向里胡跪的菩萨,再下分别画气势威猛的帝释天、大梵天。龛外两身飞天分别被绘制在下层佛龛龛外两侧上部紧接柱檐的瓦面上,头部均向里相对平飞。只是左侧飞天已毁,仅剩右侧一身飞天。《洛阳伽蓝记》载:“飞天伎乐,望之云表。”②这可能是“飞天”这个词最早出现的记录。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祇人物称为“天”,如“大梵天”、“帝释天”等。在佛教中飞天是指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他们和“天”同属天龙八部,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这身北凉飞天的造型很少见,敦煌莫高窟被称为是“飞天的第二故乡”,壁画中有诸多形象的飞天。③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汉语意译为“觉有情”。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据《武威天梯山石窟》载:“北凉菩萨的发现,是这次石窟搬迁工作中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也是我国石窟考古工作中的重大发现之一。”④在塔柱正面所绘两身菩萨像,虽都以胡跪的姿势面向佛龛,但其衣饰却大相径庭,左侧菩萨上身袒露,飘带辗转翻飞,似有腾空之感,而右侧菩萨却着身着紧身天衣。右侧菩萨与甘肃省博物馆所藏天梯山第1窟中心柱左向面龛外左侧下部的供养菩萨极其相似,无论是跪姿、手势还是发型、衣饰,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只是在于第1窟的菩萨身上未佩戴任何饰品,更像是供养人。塔柱右面剥出的菩萨造型优美,手中所持净瓶极似观世音手中的净瓶,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她的造型与前述两身菩萨也有相似之处,细长的眉眼,卷曲的长发,容貌与衣饰更接近于中心柱正面的飞天。不同的是,飞天给人以沉重笨拙之感,而这身立式菩萨曲线优美,给人以纤细文弱的感觉。菩萨下方的大梵天是以护法神的形象出现的,护法神在佛教中是指守护正法和行者的善神。梵天是印度神话中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称“大梵天”,在敦煌壁画中的护法神多是代表着风调雨顺的魔家四将,或者是睁眼鼓鼻的哼、哈二将,而帝释天与大梵天大多时候是以帝王的形象出现的。⑤虽然我们未能见到塔柱正面帝释天的画像,但是根据龛外左侧胡跪菩萨像下端的簪花式日月冠可以推断出,帝释天应该与大梵天的装束相似,并非以帝王的形象出现。而大梵天与帝释天同作为护法神在壁画中出现是十分少见的,这也许是因为北凉时期,佛教属于传播阶段,故护法神都沿用的是帝释天与大梵天这样的印度本土护法神。

[注 释]

①史岩:《凉州天梯山石窟的现存状况和保存问题》,《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2期,第88页。

②北魏·杨炫之撰、周祖谟校译:《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4页。

③⑤敦煌学大词典编委会:《敦煌学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168页、第171页。

④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天梯山石窟》,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上一篇:ESMOD·北京 与梦想齐飞 下一篇:西夏碑最初发现地考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