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7-25 01:00:57

关于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从法规、相关部门及人员、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市场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模式,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如何完善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国库集中收付;问题;思考

一、关键词国库集中收付存在问题建议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传统体制下形成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显露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财政改革的重要步骤。近年来,为了适应国家财政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已经在中央及各级财政管理部门中大范围展开。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其实质就是以资金集中管理为核心。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便于政府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统一调度,为各项建设、各项支出提供了有利可靠的资金保证和需要。(2)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资金管理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得到了增强,从而保障了重点项目的落实,规范了单位收支行为,促进单位依法加强财务管理。(3)财政资金的透明度明显增强,促进了党和政府有关政策的落实,提高财政资金监督水平,实现对每笔资金流向和流量的全过程监控。但是,改革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工作还在不断磨合,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及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新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关法律及配套改革的辅助,但我国的配套改革并没有及时跟进,会计处理、资金支付及清算等在内的一整套管理办法仍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2)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不强,利益部门存在抵触情绪。在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过程中,小到个人,大到单位部门,改革意识普遍都比较弱。多数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无法适应改革需要规范化的要求,从而制约了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改革后专款必须专用,限制了预算单位资金在运用上的随意性,导致个别单位领导在执行过程中主动性不强。(3)相关信息技术相对滞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基础的。然而从改革的情况来看,首先,财政、税务、国库和预算单位四家之间没有网络支持和信息共享,导致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的缺乏高效运作的基础条件,严重影响了财政的监督作用,降低了财政政策的实施效率;其次,目前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不能及时解决业务层面上的一些具体问题,缺乏灵活性与针对性,当各单位进同一系统操作时,就会导致网络的运行速度变慢,很难满足各部门各种特殊的需要;最后,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在动态监测和实时监控方面还不能满足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需求。

三、对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建议

(1)完善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关的法规制度,加快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首先,要根据实际,制定国库集中支付实施细则或相应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实施办法,为国库集中收付的良性循环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结合各地的特殊情况和地方反馈意见,制定适应地方实际的配套改革;其次是应加快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其他改革的进程,逐步建立完善的联合服务机制。最后要对改革后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践行监督,提高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规范的管理。(2)推行奖励政策,提高财务人员及部门的积极性。这需要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各级财政工作者都应该更新观念,摒弃个体短期利益,从长远角度出发,积极推进制度改革。首先,每年应进行客观、全面的绩效考核,对各预算单位在执行方面业绩突出的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由财政部门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表彰,使其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加强单位财务强化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建立一支过硬的财务人员队伍,努力以财政文化提升财政形象,以财政形象展现财政风范。最后,建立和健全相应机构的功能,构建和谐环境,从而构建完善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体系,为制度改革铺平道路。(3)运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各类信息,进一步完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其次,建立软件系统对收付资金实行行动监控,在国库集中收付系统的功能设置中,注重全面提高系统的智能性、实时性、和复合型,大力开发与国库业务有关的应用软件程序,包括统计分析、国库会计核算和预测以及综合管理软件,建立财、税、库、行四者之间的联合信息网络,完善国库集中收付信息处理;最后,结合国库集中收付系统中各部门的需求,拓展现有系统的功能,升级系统软件,提高信息化使用效率。

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发展历程中,肩负国家财务管理的各职能部门要树立责任意识,要懂得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增强管理与服务意识,为国库集中收付工作的安全开展保驾护航。

上一篇:管理实践中的机遇因素研究 下一篇:关于SNS网站信息再组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