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与功能美

时间:2022-07-25 11:57:42

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与功能美

摘要:任何一个建筑,总具有一定的形式,相应地也就具有一定的功能。形式和功能是建筑系统中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关系的两个方面。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设计经验,对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与功能美德你内涵、辩证关系、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 形式美 功能美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形式美与功能美概述

建筑形式也是功能存在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凭空产生功能是不可能的。例如,教堂的空间形式赋予了它相应的功能,营造出神圣、肃穆的气氛,在这样的空间中人们才能脱离尘世的喧嚣,灵魂才能得到净化。相反,人们在家中就没有这种感觉,家是人们避风的港湾,它带给人的是温馨、体贴和呵护,而这是教堂所不具备的(图 1)。因此,建筑形式是功能的基础,功能依赖于形式,只有建筑形式合理,它才具有良好的功能。

建筑功能是建筑体现使用价值的本质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建筑的使用要求,比如生活和工作场所的需要等都是对建筑功能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决定建筑形式的基本要素,因此建筑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其中又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方面。而建筑的功能问题主要包括:功能分区、空间构成、形状和物理环境、人流组织和疏散以及空间量度五个方面。

建筑在解决人们功用以后,人们爱美的天性便在建筑上表现出来,因为这样,优秀的建筑才会成为艺术,建筑才会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更有古典形式主义视建筑为艺术,把建筑形式的塑造放在首位,功能处理处于从属地位。比如,十三到十五世纪风靡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以高耸入云式的尖顶和巨大斑斓玻璃画的窗户闻名世界,代表作品是巴黎圣母院;具有鲜明宗教色彩的拜占庭,以圆形的屋顶而著名,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而中国的古典建筑大部分讲究对称和谐之美,但是就中国的古典建筑而言,中国南北方建筑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北方皇家建筑恢弘,讲究金碧辉煌,而南方建筑更多的是纤巧和玲珑等等。正是有着这些建筑形式的多样,才为世界增添了更多的美感和艺术。

2、建筑形式追随功能

形式是功能的基础,是不是等同于在建筑创作时,先考虑建筑形式,然后把形式具有的功能提供给使用者呢?为了更好地理解建筑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下面通过一则故事来做进一步的阐述。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儿子功成名就后决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给父亲一个惊喜,没有跟父亲商量,给父亲买了套新房并按自己的设想做了精心的布置。为了丰富父母的业余生活,给父母做了个 KTV 包房。搬进新居的父亲哭笑不得,作为老教授的父亲叹息道:“我的书该放在哪里?书是我的生命,没有它们生活也就失去意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建筑设计中,不是从形式出发,而应当从人的需求出发,先分析建筑的功能,再根据功能创造出具体的建筑形式,这说明形式要追随功能。这与形式是功能的基础并不矛盾,反而印证了功能对形式的依赖性,功能不能脱离具体的形式而存在。装修的新居没有满足老教授的要求,这是因为这种建筑形式的组织结构不具有书房的功能,它是按 KTV 的模式组织的,要想使它具有书房的功能,就要按书房的要求进行布置。

3、建筑形式和功能是辩证关系

由于建筑本身的多层次性以及建筑环境的动态性,再加上人们理解的主观性,因此,建筑形式和功能的关系也变得比较复杂,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严格一一对应的关系。由于环境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个建筑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另一种情况是,不形式的建筑可以具有相同的功能。如,教堂可以是古典式的,也可以是现代式的;可以象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那样神秘、虚幻,也可以象博塔设计的巴蒂斯塔教堂那样精致、动人(图 2)。这也正说明为了满足同一个功能要求,有多种途径,没有必要走死胡同。历史上建筑的许多重大发展正是摆脱了某种形式的枷锁,从而给建筑带来新生。现代建筑就是在脱掉古典外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实际上,建筑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即一方面建筑形式是功能的基础,另一方面功能又可以反作用于形式。从建筑的发展过程来看,形式相对稳定,功能则比较容易变化。建筑形式制约着功能,功能不仅适应变化的环境而且又反作用于形式,促进形式的改变,而改变了的形式则具有更佳的功能(图3)。建筑就在其形式与功能的互相适应又不完全适应的矛盾中得到发展。

形式和功能的关系

4、影响功能与形式的因素。要想做到功能与形式两者完美的融合,我们要了解影响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因素是什么?

4.1政治因素对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影响

政治因素影响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特别是古代,比如中国的故宫,在明清是统治者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故宫的恢弘壮美、豪华辉煌是当时统治者的要求,是统治者权利的象征。

4.2经济因素对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也是影响建筑功能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催化剂,由于工业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扩大,人口的大幅度增长,需要人们来解决生产厂房问题和不断成为城市人的住房问题,建筑形式就相对简便化了。

4.3环境因素对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影响

地形地貌是建筑场地的基础,提供给建筑空间。建筑要遵循地形呈现的基本格调、轮廓和植被的覆盖等。中国很多的山地建筑是沿坡地建筑楼梯,根据地形建筑适合人类居住又环境优美的美丽村寨。

5.正确处理建筑形式和功能的关系

首先,建筑形式不是唯一的,无论什么样的建筑功能都有多种可替代的形式。在建筑创作中,为了实现某种功能,理论上讲,有多种可能性。但由于思维惯性,我们常常会选择某种常用的方式而放弃其它的可能性。

其次,建筑功能是变化的,它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形式相对比较稳定,建筑是百年大计,轻易拆掉一座建筑将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因此就决定了建筑不能朝楚暮秦。而建筑形式与功能有个适应的过程。一般来讲,为了延长建筑的寿命,当一个新的建筑建立的时候,其形式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时的建筑形式所包含的功能往往大于现实中人们的需要,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功能与形式基本吻合。但是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要求建筑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建筑形式就开始逐渐落后于功能,建筑形式和功能之间开始有了隔阂。因此要求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和应变能力,使本来陷入僵局的关系得到缓和,甚至再次出现默契。如果二者的关系已经陷入“僵局”,就要考虑寻求新的建筑形式来与之相适应,并不是一味的迁就。相应地,旧的形式就要给功能新的选择机会,让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一味的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另外,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有时可以脱离建筑功能、脱离人们的需要而独立发展,为形式而形式,从而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却忘记了建筑的精髓所在。因此只讲形式是非常有害的,这样建筑易于变成悬空而无处生根的东西,就像纸板做的建筑一样,有房子的形式,却无房子的功用。真正的建筑是以人们的生活为目标的一种合理的思想,而不是无生命的形式,也不是追求表象的风格。另一方面,也不能只讲功能,而不讲建筑形式,毕竟,相同的功能可以有多种形式,而这些形式又有优劣之分。在相同功能的情况下,有谁愿意选择拙劣的形式呢?因此,在现实的建筑创作中,二者应当并重,舍弃任何一方都是有害的。

6.结语

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其形式美,更要重视其功能美,只有达到两者的结合,才能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便利。在设计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功能和形式,只有达到两者的融合,才能建设出既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又能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

参考文献

[1] 魏宏森,国屛著.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88.

[2] 苏宏志.系统科学的建筑观与创作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7.

[3] 王玉新著.思维着的哲学智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92.

上一篇: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论述 下一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