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技大厦新楼地下室渗漏治理技术

时间:2022-07-25 11:10:41

中航技大厦新楼地下室渗漏治理技术

摘要:针对中航技大厦新楼地下室外墙等部位的渗漏水情况,分析了工程渗漏部位和渗漏原因,选取治理渗漏的材料品种及其性能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渗漏方案,特别对侧墙底板转角部位和环向变形缝渗漏治理中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阐释。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渗漏治理;防水密封材料

工程概况

中航技大厦紧邻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在现有大厦北侧拟建设一座新用办公楼,考虑到奥运会时对鸟巢的景观影响,地上和地下部分分期建设。原建筑设计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设计采用混凝土自防水与附加涂料防水层相结合,外墙混凝土抗渗等级S8。防水材料采用中核2000(CN2000)防水材料,1.5mm渗透结晶型(刚性)+1.5mm厚渗透结膜型防水材料(柔性);防水保护层为30mm厚1:2.5水泥砂浆;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外防水涂层做法。地下室基底标高-16.6m,底板厚800mm。根据调查,建筑物所处区域场地内历年最高地下水位曾接近自然地面,根据地质勘探资料近3-5年地下水位为-7m。本工程自投入使用以来,由于施工遗留质量问题,存在漏水现象。

工程渗漏部位及渗漏原因分析

经调查,本工程存在渗漏的部位和渗漏点主要如下:

(1)地下室外墙零星漏水点88处,其中B3层漏点较多,见图1所示;B3层外墙墙根、内墙根、结构柱根部严重返潮,见图2所示。通过结合本工程的施工情况及漏水现状,经初步分析,导致本工程这些部位出现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总包单位在外墙防水保护层施工时不到位,尤其在外墙肥槽土方回填时为赶进度野蛮施工,对外墙防水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外墙防水失效。二是结构工程施工时砼质量有缺陷,砼结构中存在裂缝、蜂窝、空洞等不密实情况,在新旧楼间施工缝、外墙和底板间止水带、后浇带、外墙对拉螺栓、电梯坑及污水积水坑等处节点细部构造处理上存在系统性缺陷,导致外墙防水层破坏后抗渗砼自防水作用失效。综合上述因素,本工程的整个地下室外墙防水体系基本失败,出现严重渗漏,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需进行维修。

图1地下室外墙零星漏水点图2结构柱根部严重返潮

(2)新老楼结合处及与奥运地下通道连接的结构缝处,见图3所示;导致这些部位出现渗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新旧楼结合部位处的设计是在新楼施工后根据现场情况再进行后续设计,导致外墙防水可能没有与原外墙防水形成完整封闭整体,存在一定设计缺陷。新老楼之间必然存在的结构沉降差异导致结合部位产生沉降裂缝,进一步导致该处防水失效。

图3地下通道连接的结构缝处渗漏 图4顶棚管根及局部渗漏点

渗漏治理原则

本工程渗漏治理范围主要为:(1)新旧楼结合处:如旧楼外墙相应部位、新旧楼结构结合缝、排水管根。(2)地下室的B3层:如接土墙到顶、内隔墙与结构柱根部、电梯井基坑。(3)与奥运通道连接的变形缝。

针对本工程渗漏情况,应遵循“以室内治理为主,室外局部处理;防堵排结合,墙面、顶板以防为主,地面以排为主,因地制宜,多道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在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决定由具有资质等级证书的防水专业施工队伍来承担治理任务,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且考核合格,取得建设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上岗证才能进行施工。

为了有效地提高本工程的渗漏治理效果,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治理方案; 对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复验报告,材料质量应符合国家与企业相关标准,做好进场抽样检测;对水泥基类材料防水层施工后按规定进行湿养护;并严格按照要求对做好成品采取保护;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对每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序。

防水材料要求

(1)本工程用于B3接土墙面的一道防水层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如下:初凝时间≥20 min,终凝时间≤24h,28d粘结强度≥1.0 MPa,去除涂层的砂浆的28d抗渗压力≥0.8 MPa,冻融循环(50次)应确保无开裂、起皮、脱落。

(2)本工程的墙面聚合物防水砂浆采用高分子益胶泥聚合物复合防水材料。高分子益胶泥防水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如下:涂层厚 328d的抗渗性≥ 1.2,7d黏结强度≥ 1.6 Mpa,7d抗折强度≥ 3.0 Mpa,耐水性≥ 8 0%。

(3)本工程用的变形缝、顶板管根处结构混凝土的防水与补强采用高渗透改性环氧材料。该材料具有优异渗透性、可灌性,能渗入微米级的岩土空隙与裂缝、能在混凝土表面通过毛细管道及微孔隙和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纹渗入混凝土内。其主要技术性能如下:起始粘度2.5~12.5 MPa・S,渗透能力K=10-6~10-8cm/s。

(4)本工程用作变形缝、顶板管根嵌填密封材料为低模量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该材料具有粘结性能好、断裂伸长率大,对基层伸缩变形的适应性强和施工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变形缝等工,程的防水密封处理。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密度在1.25~1.35g/cm3之间,硬度A为30±5,表干时间≤180min,固化速度介于3~5mm/24h。

(5)本工程用作正在渗漏水部位注浆材料为聚氨酯注浆材料,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密度≥1.05 g/cm3,粘度≤1.0×103 MPa•s,凝固时间≤800 s,固结体抗压强度≥6.0 MPa

(6)本工程用作变形缝外贴式止水带采用改性三元乙丙橡胶(TPV)防水卷材。改性三元乙丙橡胶(TPV)防水卷材,是采用先进的动态全硫化技术,使三元乙丙(EPDM)橡胶和聚丙烯(PP)完全交联,可有效满足本工程的特点与防水需要。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断裂拉伸强在常温下≥8 Mpa,常温下的扯断伸长率≥500,加热伸缩量延伸时

渗漏治理技术

(1)本工程的新旧楼结合处由旧楼外墙石材挂板引起的渗漏,在室外拆除相应部位的石材挂板,拆除高度与防水高度均不小于500mm,采用聚氨酯涂膜防水层,厚度不小于2mm。旧楼外墙防水构造见图5所示。另外,对于新旧楼结构结合缝、与奥运通道的连接缝均按变形缝处理。缝两侧清理至结构层,涂刷高渗透改性环氧KH-2补强;缝内嵌填低模量单组份聚氨酯密封材料;面层安装改性三元乙丙橡胶卷材(TPV)外贴式止水带,不锈钢压条固定、密封。变形缝防水构造见图6所示。

图5旧楼外墙防水构造处理 图6变形缝防水构造处理

(2) B3接土墙面作防水处理技术。先拆除装饰层至结构层,在渗漏点进行注浆,然后做1mm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再做5mm厚高分子益胶泥聚合物复合防水材料,最后采用15~20mm厚1:2.5水泥砂浆面层。接土墙防水构造见图7所示。

图7接土墙防水构造处理图8内隔墙与结构柱根部防潮构造处理

(3)B3内隔墙与结构柱根部作防潮处理技术。先拆除500mm高范围装饰层至结构层,再做5mm厚高分子益胶泥聚合物复合防水材料,然后最后采用1:2.5水泥砂浆恢复原抹灰层。内隔墙与结构柱根部防潮构造见图8所示。

(4)B3地面沿墙根设置排水盲沟,排水盲沟与集水井连通,集水井内安装双组自动排水泵。排水盲沟构造见图9所示。

图9排水盲沟构造处理 图10管根防水构造措施

(6)电梯井、污水井基坑采用复合防水做法。先对渗漏点采取注浆,做1mm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再采用5mm厚高分子益胶泥防水砂浆,最后在立面做20mm厚1:2.5水泥砂浆以及地面50mm厚砼。

(7)地下室顶板的局部渗漏治理,先拆除装饰层至结构板,对渗漏点采取注浆处理,然后涂刷高渗透改性环氧KH-2至饱和状态,最后做5mm厚高分子益胶泥聚合物复合防水材料

结语

本文针对中航技大厦新楼地下室外墙等部位的渗漏水情况,分析了工程渗漏部位和渗漏原因,选取治理渗漏的材料品种及其性能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渗漏处理技术方案。本工程渗漏治理于2011年3月开始进行,2011年5月初施工完成。经过6、7月几场中雨、大雨的实践考验,除几处新出现的微小裂痕发生了渗漏外,处理过的部位未出现渗漏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渗漏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新民,王翔. 丰业大厦地下室渗漏治理技术[J]. 中国建筑防水,2001,27(10):53-54.

[2] 胡昱,蔡小刚,张华湘. 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治理技术[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31(06):76-77.

[3] 宋永恒,张雪. 某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治理[J]. 中国建筑防水,2005,33(09):32-33.

[4] 叶林标,曹征富. 注浆与涂层技术在地下室渗漏治理中的应用[J]. 施工技术,2011,40(04):15-1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德宏州中小型病险水库通病(蚌相水库)探析 下一篇:浅析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