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地龙液外敷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时间:2022-07-25 10:37:50

鲜地龙液外敷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鲜地龙液外敷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造模术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地龙治疗组和积雪草甙组。各组进行相应的处理50天后,观察鲜地龙液对瘢痕形态及瘢痕增生指数的影响。结果:地龙治疗组与空白组、模型组及积雪草甙组之间相比较,瘢痕增生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鲜地龙液:增生性瘢痕;组织形态学

[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6-0642-02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是成纤维细胞过量增殖和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目前很难找到有效的根治方法,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一直是创伤和整形科领域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研究鲜地龙液外敷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瘢痕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进而为中药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受试动物: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16只,4~5月龄,雌雄各半,体重2.5~3kg,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适应性饲养1周后进入实验期。

1.1.2 受试药物制备方法:将鲜地龙放于生理盐水中吐泥,洗净,匀浆,放置12h,离心,取黄色上清液。

1.2 实验方法

1.2.1 造模:新西兰大耳白兔适应性饲养l周后,进行耳缘静脉麻醉,兔耳腹侧面皮肤消毒,兔耳腹侧沿长轴避开可见血管,切除兔耳全层皮肤(1.5cm×1.5cm)至软骨膜,出血点以电凝止血。创面间隔1cm以上,去掉兔耳全层皮肤及软骨膜,创缘用烙铁烧灼,每只兔耳作4个相同创面,术后创面暴露,待创面白行愈合。

1.2.2 分组及给药方法:术后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即鲜地龙液治疗组、积雪草甙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4只家兔,鲜地龙液治疗组在兔耳瘢痕创面敷以浸有鲜地龙液的纱布;积雪草甙对照组在兔耳瘢痕创面涂抹积雪草甙霜软膏,以上治疗持续50天;模型组在兔耳瘢痕创面敷以浸有生理盐水的纱布;空白组,未经任何处理。

1.3 观察指标:瘢痕增生指数(Hypertrophic Index,HI):HE染色组织切片于低倍镜下用测微尺测量,按公式HI=A/B计算瘢痕增生指数。A=瘢痕凸起最高点至耳软骨表面的垂直高度;B=瘢痕周边正常皮肤皮缘至耳软骨表面的垂直高度。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以x±s表示,P

2 结果

2.1 增生指数:见表1。

2.2 组织形态学观察:①模型组:瘢痕组织皮肤真皮层明显增厚,其厚度是周边正常真皮层厚度的4~5倍,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同时胶原纤维增粗、增多、排列紊乱,呈胶原结节和漩涡状结构分布;②积雪草甙对照组: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数量较少,真皮层厚度略减,约为正常厚度的3~4倍,胶原纤维致密程度下降,表层排列略微规则,内层排列紊乱;⑧鲜地龙液治疗组: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较少,真皮层厚度明显变薄,约为正常厚度的2~3倍,胶原纤维致密性下降明显,表层排列规则,内层排列相对整齐,并随给药时间的延长,其改善更加明显。

3 讨论

地龙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近年来临床上报导了一些有关于地龙外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研究,结果表明鲜地龙液外敷能够抑制兔耳瘢痕组织增生。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降低胶原纤维的含量,鲜地龙防治瘢痕的疗效确切,外敷法具有直接作用于患处、而且对全身影响小、副作用低等优点,外敷给药途径方便,药理作用直接快速,它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将有广阔的前景。

上一篇:强脉冲光与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 下一篇:甘草原液联合高能窄谱红光治疗面部季节性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