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 殃及海洋

时间:2022-07-25 06:43:51

气候变暖 殃及海洋

近年来,同学们从电视节目中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世界某某地方暴雨成灾,城市被淹,多少万人四处逃难;某某地方山洪暴发,泥石流冲毁许多房屋和农田;南极冰川迅速消融,海平面上升:北极海冰大量融化,白熊生存面临威胁等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呢?科学家回答:全是气候变化惹的祸!

科学家说的气候是个大的概念。全球气候系统,是指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陆面)和生物圈组成的极其复杂的庞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部分之间发生着明显的相互作用,比如台风生成火山爆发、太阳黑子活动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等。尤其是日益严峻的气候变暖问题,给海洋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影响,实在令人担忧!

下面给大家讲几个有关气候变化的小故事――

游泳健将 溺水了,白白失去了保护神

白白是只小北极熊,刚刚三岁,是个女孩儿。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白白经常在白雪覆盖的大冰面上游荡、玩耍,为此,它结识了好几个好朋友,其中一个大它两岁的,叫大熊。大熊身强力壮,很有男子汉气魄。像所有的北极熊那样,它身体呈流线型,善游泳,脚掌宽大,犹如双桨,在北冰洋冰冷的海水里,用两条前腿奋力前划,后腿并在一起,掌握着前进的方向,起着舵的作用,一口气可以畅游四五十千米,大家称它“游泳健将”。

憨态可掬的北极熊是勇武的肉食动物,主要食物是海豹。为了觅食,北极熊有时要跋涉几十千米甚至几百千米,累了就在浮冰上休息。大熊头脑聪明,在冰面上捕捉海豹的本领特别高,十拿九稳。每次捕到海豹,大熊总要把最好吃的部分送给白白吃。在平常玩耍的时候,大熊总是充当保护神的角色,不许别的小朋友欺负白白,更不准别的动物靠近白白、伤害白白。

这天早晨,白白像往常一样出来玩耍,见不远处有几个小朋友在围着两只老白熊说什么,仔细一看,老白熊是大熊的爸爸和妈妈,它俩在哭泣。“一定是出了什么事!”白白急忙走了过去。小朋友们告诉它:“大熊因追逐海豹溺水身亡了!”听了这话,犹如晴天霹雳,白白一下子晕倒了……

号称“游泳健将”的北极白熊,怎么会溺死在海水中呢?科学家告诉我们,气候变暖是罪魁祸首。

同学们知道,北极不同于南极,南极是冰雪覆盖着的陆地,北极是冰盖覆盖着的海洋。气候变暖,造成冰盖融化、缩小、变薄、破裂。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得知:北极的冰层正在以空前的速度融化――覆盖着“地球顶”的冰层面积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减少了将近一半。这种变化在近两年尤为厉害,例如,阿拉斯加海岸的海冰已向北(即北极点)退缩了近300千米。北极熊不是水生动物,它们的家在海冰上。正常情况下,北极熊游四五十千米没问题,但要游更远,恐怕体力难支了。大熊就是因为海中冰块分离开的长度超过了它的游泳能力而溺死的。而且,漫长的寻食路会导致北极熊精疲力竭、体温降低、抵抗力变弱,如果再碰到大风浪,就很容易淹死在海里。

号称“游泳健将”的北极熊溺死的情况近年来已连续发生多起。例如,2004年,美国科学家在波弗特湾发现了4只溺死的北极熊。2006年,英国斯哥特北极研究所负责人称发现了两只溺水的北极熊,她说:“我在斯瓦尔巴群岛(属于挪威,距离北极只有约1000千米)以东的海面看到两只北极熊,一只看起来已经死了,另一只也奄奄一息。这两只北极熊原本站在一块浮冰上,但冰块融化使它们溺水。”

2008年,科学家在美国阿拉斯加西北海岸发现了9只正在海水中奋力挣扎的北极熊,并拍下了右面这幅照片。

当时科学家们正在阿拉斯加西北方的楚克奇海乘坐直升机进行海洋调查。这9只北极熊正在一处开阔的海域游泳,最远的一只离海岸已经有60千米了。科学家分析,北极熊可能是乘着一块浮冰漂流过来的,正在游向陆地或者另一处海冰。而卫星影像显示,这附近海域的海冰几乎都已消失了,这意味着这些北极熊同样面临溺毙的威胁。科学家认为,近20多年来随着北极冰层不断融化,越来越多的北极熊被迫长途寻找食物。如果未来北极的冰层进一步融化,此类北极熊溺亡事件或许还会增加。

气候变暖,对整个海洋生态环境都会造成很大影响,上面所举的例子不过是九牛一毛。

雪雪不想当“气候难民”

在茫茫的印度洋当中,有一个被誉为“人间天堂”的热带岛国――马尔代夫。那里人口约40万,居住在250个小岛上。全国最高的两座岛屿海拔高度也只有2.4米。首都马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仅两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住着大约10万人。

马尔代夫的美丽风光无与伦比。碧海、蓝天、白云、郁郁葱葱的树木、洁白无瑕的沙滩……是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

马尔代夫海滩的白沙,由珊瑚骨骼经多年冲刷而成。海滩上生活着许多全身雪白的小螃蟹,它们的肢节处略有红色斑点,行走极快,是那里的小精灵。其中有只叫雪雪的,全身白得晶莹,煞是可爱。雪雪热爱洁白的沙滩,热爱自己美丽的家乡。可是,近年来它很忧虑。因为,根据联合国一份报告的预测,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到2100年海平面将比现在上涨25至58厘米。而包括近1200个珊瑚礁岛的马尔代夫大部分国土仅高出海平面1.5米,海平面的上升令整个国家岌岌可危。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早在2004年发生的南亚大海啸,已经给马尔代夫敲响了警钟――当时一度有三分之二的国土惨遭淹没。

马尔代夫的国土一旦被淹没,雪雪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毁了,雪雪以及它所有的伙伴都会丧命,雪雪能不忧虑吗?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马尔代夫人说,靠我们自身的微薄之力是无法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然而,一旦国土被淹,就要举国外逃,去当“气候难民”。这对于住惯了人间天堂的马尔代夫人来说是多么的残酷呀!于是,他们想出了个无奈之举:到世界其他地方购买土地,另辟家园。可是,雪雪和它的伙伴能一同前往吗?

水城威尼斯的悲哀

同学们都知道,意大利有个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那里风光旖旎、诗情画意,令游人流连忘返。然而,科学家却对这座独一无二的水城发出了警告:威尼斯城早晚要沉掉!2008年12月1日,由于海平面上升,威尼斯城几乎所有街道被海水淹没,圣马可广场的水深达80厘米。游客们在被海水淹没的大运河码头上趟水行走。威尼斯当局发出警报,称海平面可能要超出正常水位1.6米,水城威尼斯真的要变成“水城”了。

现在,威尼斯差不多每年都要被淹上一次,遇到雨水丰沛的年头,几乎是每周被淹一次。另外,威尼斯每年都会遇到风暴潮,而且越来越严重。研究者指出,从地质的眼光看,大概在20至30年后,最迟50年,威尼斯就会消失在海里。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警告说:“和威尼斯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泰国的曼谷、美国的纽约以及中国的上海,这几个城市也遭受着由于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而导致消失的威胁。”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不仅淹没了沿海土地,而且使得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更容易发生,同时,珊瑚礁岛屿面积也会大大减小甚至消失。除此以外,海平面上升还将导致盐水侵入地下水资源,加剧土地盐碱化,使沿海地区人们可用的淡水越来越少。

看来,全球气候变暖不论对海洋生态环境还是我们人类,都是大敌。

那么,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呢?

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找出近年来全球性气温持续上升的原因,有的放矢,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说到原因,尽管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但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人类向地球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硫化物、氟利昂等有害气体,使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化,以致发生海水受热膨胀、高山冰川融化、南北极冰盖解体、海平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等一系列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从好多方面去努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尽可能地少使用化石燃料(如煤和石油),开发、利用绿色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发电、水力发电、生物质能源等)。例如,许多国家已经研制并投入使用清洁能源汽车,逐步替代原来的汽油柴油车。

另外,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是减少对煤炭、石油依赖的又一好办法。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储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拿我国来说吧,若每年能全部有效开发浅层地温能资源和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则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中国大陆3000米至10000米深处干热岩资源总计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是中国目前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万倍。数目真大呀,利用前景可观!

建造造云塔,给地球罩“外衣”

在海底深处,沉睡着一种叫“可燃冰”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甲烷(即天然气)是一种可燃气体。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可燃冰悄然苏醒,一点点释放甲烷,加剧了气候的变暖。

为此,科学家们大胆设想:在太平洋的法罗群岛建筑高塔造云,利用云彩折射太阳光,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的脚步。

这种近乎科幻的方案是:在太平洋的法罗群岛周围建立一些高塔,将海水喷射向天空,在太平洋上空制造更多云彩,这就像给地球加了一层具有反射太阳光效果的外衣――大量雪白的云彩能够有效地将太阳光反射回去,这样就达到了给地球降温的效果。

也有科学家对此方案提出质疑:一旦掌握不好,会适得其反――使云层变得太厚,不但不利于热气扩散,反而会加剧气候变暖。除了技术原因外,经费来源也是个大问题。建造一个“造云塔”需用大概20万英镑,根据估算,至少需要100个“造云塔”才能解决北极升温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人愿意下如此大的赌注,一切工作还只是实验室中的大胆假设。

科学家一致认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最靠谱、最安全的选择”。

上一篇: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能力初探 下一篇:“六招”破解沉闷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