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

时间:2022-07-25 04:22:48

论当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

摘 要: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也将为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发展提供越来越有力的保障。文章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未来发展

我国大部分城市近几年发展飞速,建筑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国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市场经济的助推下与时俱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施工技术的科学化、技术化、操作化的过程将对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产生直接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结合更加密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土木工程是人类寻求进步发展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为人类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物质需要。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包含多种技术,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具有流动性和固定性双重特点。固定施工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核心,是建筑工程的本质,建筑是在一定的场所为人提供生存空间的。因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本身就局限于一个固定的场地,同时,在一些固定的施工工艺的选择,如钢结构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非常稳定,并有一定的优胜劣汰的趋势。一种新的施工技术如果在经济效益上很突出的话,旧的技术将被淘汰。建筑工程的流动性主要是指建筑过程中的一些软环境的流动,如人员流动性、建筑材料的流动性等等。

其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之间的联系很紧密,各个过程之间相互关联,需要相互配合。最后,在同一时间内,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不仅受到精密施工技术本身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建筑材料等一些复杂因素的干扰。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2.1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在实际基础施工中,施工人员常用的桩基施工方法(图1),桩基施工可分为两种极限状态,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应首先结合现场情况选择对应的桩类型,预先布置好桩机双吊点和单调点位置,坚持采用负弯矩吊点的原则和悬跨正弯矩等效的原则。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在吊装过程中对桩的振动和冲击过程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保证桩基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

2.2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预制和现浇这两种方法。预制方法指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置铸造模具,周围支撑具有稳定的特点,该方法施工成本低,浇筑混凝土质量相对较高。现浇法是通过混凝土结构的支撑作用和粘性特性来支撑模型的。总体而言,这两种方法的施工质量基本相同,但预制方法的施工效率高于现浇方法。由于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较高,现浇法也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2.3 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技术(图3)施工前需做好施工现场清理、道路施工、运输施工、设备检查等工作。钢材施工完毕后,应存放在起吊位置,底部需用一定数量的木材垫上以防底部受潮钢材锈蚀。吊装前应严格检查位置和标准号,保持表面干净干燥。在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钢结构之间的连接,即焊接、螺栓连接等。在处理问题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连接的方式,二是连接的位置,如果不正确选择,将会给后续工序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

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师们对预制建筑施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谓的装配式建筑,即建筑材料在一个工厂生产,施工时将其运到施工现场,在现场施工时对其做一些处理,完成组装=建设。装配施工具有以下优点:

(1)设计多样化,满足人们各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的许多设计和施工都不符合要求,承重墙设置的过多、设计太过于保守等问题,经常有人抱怨。装配式建筑采用灵活的大开间,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割房间,达到个性化设计的目的。

(2)建筑装配。自组装的建筑往往比传统建筑自重减半,所以可以减少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减轻劳动力的开支、施工噪声低、废水排放量少、材料体积小,进而降低施工成本。

4 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事实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不可能单独发挥作用,必须与科学先进施工技术和优秀的现场施工管理紧密结合,以达到预期效果,即提高施工效率和提高施工质量,因此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我们必须思考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密切相关,以便促进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权.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探讨[J].江西建材,2014(21):62.

[2] 李国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发展问题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4(08):46.

[3] 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157.

上一篇:施工项目中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 下一篇:浅析水泥质量波动对预拌混凝土性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