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的兴起与盛行

时间:2022-07-25 02:45:10

地方戏曲的兴起与盛行

【摘要】翻开中国戏曲的历史长卷,十八世纪初至十九世纪中叶,地方戏曲的兴起与盛行掀开了中国戏曲最光辉的一页,作为其中最显赫的梆子戏家族的一员――武安平调落子,也是在此随着家庭的不断庞大拓展而形成的。

【关键词】平调落子;地方戏曲;发展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32-02

1 曾度辉煌

平调落子,产生于邯郸的武安,相传武安艺人在河南唱怀调,回乡后创办科班,形成武安平调落子。据艺人谱系推算,清朝中期已在邯郸形成。流行于邯郸的武安、涉县、磁县、永年,邢台的沙河、南宫以及豫北、晋东南等地区。作为梆子家庭的一个分支,它在保存了梆子声腔慷慨激昂、粗犷豪放特点的基础上,与武安风趣俏丽的方言相结合,演唱刚柔并济,明快流畅,表演注重民间化和特技,强化了常有的地理文化风韵,是深受当地观众喜爱,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优秀剧种。并对大平调落子等地方剧种产生过影响。半个世纪以来,武安平调落子曾有过两次较大的发展。一九四二年,八路军一二九师进驻太行山,将革命火种播到那里,许多平调落子艺人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文工团的帮助和影响下,他们相互学习,演话剧、演歌剧,还配合当时的中心工作创作演出了大量的现代戏,拓宽了平调落子艺人的视野,丰富了平调落子剧目和表演艺术。一九五四年,武安县人民剧团参加河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经省剧目组、音乐工作组帮助加工整理的平调落子传统戏《两狼山》《天仙配》获得好评,由此被河北政府定为河北省重点剧种予以扶持。此后,省文化局多次派人到邯郸平调落子剧团帮助工作,对武安平调落子的传统剧目从音乐、剧本到表演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加工、改编和精选,使平调落子艺术有了很大提高,其影响不断扩大,观众不仅遍布邯郸地区,而且扩展到邢台、河南、山西以及辽宁的通化地区,武安涉县太行山区人民尤其热爱。一个时期,武安几乎村村有剧团,队队有戏台,人人爱看戏。六十年代初,就有二百多个业余平调落子落子剧团活跃在那里。那种“上哪儿去?看看平调落子落子(武安地方小戏)戏”的热情,使武安平调落子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李秀奇、武鸿凤等一批平调落子表演艺术家成为戏迷们如醉如痴的名星和偶像。以后,邯郸平调落子剧团凭其艺术实力多次赴北京、北戴河为等中央领导同志演出,均受到好评。一些剧目灌制了唱片,录制盒式磁带,平调落子《红色娘子军》由中央电视台录制播放,平调落子现代戏《相亲记》参加国庆三十周年演出,受到文化部奖励,许多剧团竞相移植上演,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可以说,武安平调落子是冀南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然而,时代在变化在发展,改革大潮给人们带来的新观念新思维,猛烈撞击着中国戏曲,武安平调落子与绝大多数兄弟剧种一样,门庭冷落,车马人稀,日渐疲惫,显示出今不如昔的颓势。十几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为振兴平调落子大声疾呼,作出极大努力,却终不见果。这种颓势的症结在哪里?还有无回天之力?如何看待其颓势?需要认真思考。“梆子腔的流传演变,都有各自的具体社会条件,都受到当地的语音、传统戏曲剧种和民间艺术的影响,都受到当地群众欣赏习惯的制约”(《中国戏曲通史》)。由此可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武安平调落子的兴与衰主要受这么几种因素影响,一是地域性制约,即地理文化风韵;二是兄弟艺术间的交流;三是观众审美心理。分析如下:

2 地理文化风韵明显削弱

回顾梆子腔的流传演变,是带着黄土风情,带着高亢激越的感染力传遍了大江南北,每到一地即为当地群众所接受,并与当地方言、民歌、民间艺术相结合,变异出各路梆子。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地方戏曲极大的包溶性和严谨的地域制约性。旧中国贫穷落后,地源辽阔,交通闭塞,使各地的语音、民间艺术、民歌以及群众欣赏习惯有相对的封闭性、独立性。武安人一边接受了梆子戏这个崭新的艺术形式,同时也以本地独特的语音、欣赏习惯、艺术视野在改造它溶化它,变为自己的艺术。平调落子传统戏《天仙配》七仙姑有这样一段话:“你跟人家去住个小长工,哪年还不挣个三五吊铜钱,到在集上买些棉花,我给你轧轧弹弹,纺纺织织,织成棉布,再浆浆洗洗漂漂染染,到冬天我给你做个大棉袄小棉袄,棉裤棉袜老棉鞋”语言风趣俏丽,朴实通俗,道地的武安方言惯用口语,使武安人眼里纯朴村姑式的七仙女跃然台上,正是类似这样的浓郁亲切的乡音,使平调落子艺术在家乡倍受喜爱。近几十年来,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使交通曾经闭塞的太行山区旧貌换新颜,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人们在交往中难免要努力克服自己艰涩难懂的方言,曾经村与村之间口音都不同的现象已经淡化,普通话在青年人中普及,出现了一批“武安普通话”;武安平调落子由于创作改编剧目少,而移植剧目增多,舞台语言不用方言,甚至为了能走出本地,也完全改说普通话。失去浓郁的语音环境,又舍弃 独特的方言,武安平调落子无疑元气大伤。在民间艺术方面,武安有队戏、赛戏、花车、旱船、舞龙、秧歌、武术等,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集体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武安平调落子传统表演中的武打及舞蹈就采用了民间武术、秧歌等多种形式,如“趟马”、“起霸”等很有特色。武安明代之前便有了歌班,以后出现了“打霸王鞭”“翠月檀香”等舞蹈,逐步发展为载歌载舞的地方戏――武安落子,以其短小活泼简单风趣的特点征服广大群众,并在山西、河南、河北派生出许多落子。这一剧种也为武安平调落子提供了丰富营养。如今,武安落子与平调落子一样接受新时代的严峻检验,民间艺术虽然还存在,但活动减少,被歌舞厅、台球等娱乐形式冲击,已经不是当地群众参与的主要娱乐方式,过去村村有戏班,变成了业余歌舞团,传统民间艺术及地方小戏已经不如往昔红火热烈。可以说,武安平调落子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变化,它的鲜明的地理文化风韵以及曾经显示出的浓郁的乡土特色在削弱。

上一篇:浅议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 下一篇:创巾帼讲堂 展巾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