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婚族”,放慢你的婚姻之旅

时间:2022-07-25 02:25:46

“毕婚族”,放慢你的婚姻之旅

眼下,“先立业后成家”这句话在高校中的主流地位已经被撼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前脚跨出校园,后脚就迈入“围城”,他们被冠以特殊的称号“毕婚族”,即“一毕业就结婚”之意。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联合搜狐教育开展了一项调查(1897人参加),结果显示,有26%的人选择了“是‘毕婚族’或者打算成为‘毕婚族’”,也就是说,每四个被调查者中,就有一个是“毕婚族”(《中国青年报》5月12日)。

“毕婚”因何有如此魅力?窃认为不过是因生活节奏快,人们各方面都讲求速成或者捷径以及个性化时代强化了一些人“跟着感觉走”的意识。从调查来看,“毕婚族”中为了爱情的比例是极少的,更多的恐怕是屈服于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当然,也不可否认“毕婚族”中蕴藏着对爱情的坚持。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远距离的恋爱都存在着失败和成功的例子。因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周少贤老师认为,大学生对待婚姻应该慎重,一个成熟的婚姻需要双方有处理婚姻的能力,处理双方家庭的责任心以及经济上的独立性。从心理学角度说,双方要有比较稳定的感情基础,能够用合适的沟通模式来处理差距和分歧才具备结婚的条件。天津市社会科学院专家郝麦收教授也认为,“毕婚族”的婚姻一般带有目的性。有一些外地学生毕业时不能解决户口问题,有的为了进一步“剥削”父母,还有的为了脱离父母管制,“”。其实,婚姻也应有“资质”,即结婚应具备的条件和资格:要有住房,双方要有工作,有经济来源,夫妻双方要成熟。很显然,“毕婚族”有大量潜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毕业就踏上婚姻之旅还需要谨慎。结婚不是爱情的保险箱,没有经过磨砺的爱情只能是一朵飘浮的云随风即散,更不能把“毕业就结婚”当作赶时髦。在很多的时候毕业就结婚只是对爱情的一种幻想,理想化了爱情的力量和作用。其实,爱情和婚姻虽属同一范畴但却是两码事,爱情充满浪漫,婚姻则是爱情的升华,更富有内涵,需要双方承担更多的责任,包括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近几年,中国离婚率超过日韩发人深省。离婚并非就是坏事,诚如有人所说,离婚显示了人们对婚姻质量的追求,离婚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但追求婚姻质量更要防止粗制滥造婚姻。在离婚率不断走高的背后,谁能说没有游戏婚姻的心态在推波助澜呢?在笔者看来,“毕婚族”可能就为以后的婚姻问题蕴藏了最大的问题,如果结婚不量力而行,夫妻不仅难以享受到美好的婚姻生活,而且会对婚姻造成负面影响,给婚姻稳定带来问题。所以,“毕婚族”大量的出现必然会使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失去了和谐,呈现病态,必然会让社会为之付出沉重的成本,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无疑是背道而驰的。其实,即使在西方国家,许多人也非常珍惜婚姻、家庭。新华网曾有一则来自英国的消息介绍英国维珍财产与人寿保险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接近3/4的英国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非常惬意,而这种感觉主要来源于其家庭生活,有29%的人将愉快的主要原因归功于同自己配偶的牢固关系。如果说这也算一块“他山之石”,那么是否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呢?婚姻不是儿戏,脆弱的婚姻和破碎的家庭,带给社会的是难以承受的后遗症。

所以,所以,想毕业就结婚的青年们要慎重对待,认真地考虑情侣个性是否成熟、对彼此了解够不够深入以及双方是否有一套完善的理财计划和对婚姻生活的期望,如果这最简单的问题产生了疑问,那么建议你慎重对待婚姻,放慢你的婚姻之旅,等到拥有一定社会阅历、心理趋向成熟稳定后再考虑结婚。

上一篇:那面扳不倒的红旗 下一篇:玻璃鞋的爱情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