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中药治疗中风后患侧肢体浮肿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5 01:55:03

90例中药治疗中风后患侧肢体浮肿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口服自拟消肿汤活血化瘀止痛汤联合外用我院自拟风湿铁打药酒加入消肿止痛包中用微波炉加热熨药的临床疗效观察,进一步探讨中药对中风后患侧肢体浮肿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并自愿接受试验的18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消肿汤活血化瘀止痛汤口服联合自拟消肿止痛包熨药,对照组给予螺内酯片,疗程14天,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的区别。结果:通过14天的口服加外用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别是91.11 %、81.11 %(P

关键词:自拟消肿汤活血化瘀止痛汤 自拟风湿铁打药酒 自拟消肿止痛包 中风后患侧肢体浮肿 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75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20-01

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的更为丰富,多元素的生活使很多人们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到脾气秉性的改变,并且由于不能定期疏散引导或者未及时发现导致了中风的发生,现代医学对中风的治疗仍旧停留在改善循环,改善水肿为主,祖国医学在治疗中风上造诣较高,中风的患者大部分会有患侧肢体浮肿现象的发生,故本研究从中医辩证理论出发,通过中药方口服加外用中药风湿铁打药酒加入消肿止痛包中加热熨药的方法对比传统医疗口服利尿药物做临床效果的比对,并得到了较确切的结论,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因中风而在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的入院治疗的患者,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80例随机分组(不设置脱落病例),所入选的患者均有患侧肢体浮肿的表现,其他临床表现,性别均等、年龄在57.23―82.43岁、及病程3.2年―9.8年,在治疗前经统计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本试验主要参照2006年由中华医学会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防治指南》[1]。

主证:患者肢体浮肿。

兼证:气短乏力,平素善太息,偶有怕冷,局部时有刺痛,小便不利,大便溏。

舌脉:舌质暗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沉细或涩。

1.3 观察方法。治疗组:内服药 秦艽50g,川芎30g,红花15g,羌活30g,生桃仁30g,没药30g,当归30g,五灵脂20g,香附30g,地龙15g,甘草15g。水煎早晚两次口服,外用药自拟风湿铁打药酒加入消肿止痛包中加热熨药;对照组:螺内酯片口服。14天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21天观察患者复况。

1.4 疗效性观察。本试验主要参照2007年由中国中风协会年会颁发的《中药的现代临床应用》[2]。

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显效:主证好转明显,大部分兼证好转明显。

有效:主证好转,兼证跟随着一般好转。

无效;病情基本无好转,主证及兼证都好转不明显。

中医症状及体征变化:主症按严重程度分别0、2、4、6计分,次症:按照0、1、3、5计分。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5.0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经治疗,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以治疗组的主证兼证改善情况更为突出,并且做了总体症候积分的比对,治疗组有临床疗效好转的人甚至达到了80例以上,21天后复发率也仅有12例,如下表1-5。

表1 治疗后两组病人主要症状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病人主要症状比较,经秩和检验,P

表2 治疗前两组病人次要症状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病人次要症状比较,经秩和检验,P

表3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经t检验分析,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差异明显(P

表4 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单位:例)

由表4可以看出,P

表5 疗程结束7天两组复发率比较(单位:例)

由表5可以看出,P

3 讨论

中风早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疾病,而我国也在几十年代时就成为了中风大国,该病原本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组类型,前者较轻,后者较重[3,4],但无论是前者或者后者都严重威胁着更多人的健康,必须引起我们特别的重视,每年由该病造成残疾或者瘫痪、半瘫痪的患者生活质量直线下降,甚至有些患者出现了轻生的念头,因此如何治疗中风及其并发症,解决患者切实的病痛都是非常棘手的[5,6]。典型病例:张海荣,男,67岁,中风4年,现患侧肢体水肿,气短,乏力,时有口渴,平素易怒,两胁胀痛,腰部怕凉,小便少,大便正常,舌质淡,脉沉细,患者同意中药辨证治疗,给予秦艽50g,川芎30g,红花15g,羌活30g,生桃仁30g,没药30g,当归30g,五灵脂20g,香附30g,地龙15g,甘草15g,上药水煎取汁400ml,早晚分服,配合自拟风湿铁打药酒加入消肿止痛包中加热至70℃左右熨药30分钟,每天2次。2周之后,收到满意效果,且未发生病情复发。总之,集合了张仲景的《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张景岳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等的思想,又考虑了湿毒、瘀血贯穿整个疾病全过程,故而设计了本病的治疗方案,中药内服方联合中药熨药治疗中风患者的肢体浮肿有非常好的了疗效,由于所观察患者皆以患者肢体浮肿,小便不利为主证且湿毒伴随整个过程,故而其内服方中以茯苓、两面针、七叶莲、蒲公英共为君药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又因患者气短乏力,善叹息,大便溏泄,故而以黄芪、党参等为臣药补气健脾,以当归为佐药有滋阴柔肝又能防止分利太过,以鸡血藤、路路通、乳香、没药、苏木之品为使药利水通经,总之,全方各诸药融合恰当,共奏共用,更好的解决各种类型的水肿问题;再辅以本院消肿止痛包外用,主要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中药为大法,促进了局部毛细血管的新陈代谢,细胞营养更为充足,细胞内压力充足,这样促进了肢体机能的恢复,该研究实验较短,疗效好,不易复发,因此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治疗方法患者接受,疗效患者满意,更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彭先和.针刺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肢肿胀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6):47-48

[2] 邓晓敏.中药治疗中风后患侧肢体浮肿60例[J],蛇志,2010,22(3):281-282

[3] 何芳,邢红梅,薛维华.温针灸配合中药泡浴治疗中风肢体水肿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30(8):839-840

[4] 石巧云,梁艳卿,赵晶晶,袁会娈,中药足浴联合足底按摩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7):75-77

[5] 李朝阳.中药内服外洗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100 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8):641-642

[6] 贾庆玲,李晓新.中医辩证疗法对脑中风后遗症四肢浮肿康复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生,2012,4(6):35-36

上一篇:中药熏蒸推拿、浮针综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 下一篇:鼻炎证治临床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