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24 10:23:19

后进生教育论文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整天好像无所事事。另外,这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和纪律性较差,不思上进,经常违反原则更甚者犯有严重过错。但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情绪对立,不听管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等等。凡此种种,原因在于一是缺乏亲情的温暖、家庭教育的缺失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使得他们即自尊自傲,又自卑自弃;二是这些学生意志力薄弱,养不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仅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健康的方式对待他们,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用爱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记得班里有个男同学,沉默寡言,固执又叛逆,学习又沉不下心,成绩极差。从对他几次谈话中了解到,他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唯恐老师、同学们看不起他,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怕被提问,怕上讲台,自暴自弃,学习上即使有困难也不咨询老师、同学。针对他的现状,我主动提出同他交朋友,对他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他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课常上也有意对他投送关注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让他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并对他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他补习基础知识,跟他一起吃饭。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之感受到老师是真诚关心他、帮助他、爱护他、尊重他的;从而很快恢复其自尊心,对老师也逐渐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又听到了他和同学玩耍时发自内心的笑声。

二、赏识优点,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初中生是处在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寻求沟通教育的切入点。大量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不是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坚持做到“三个多”,即多沟通、多鼓励、多正面疏导,为其指明正确的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三、提高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对后进生的教育要不仅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还要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为了走进他们加大了关怀力度而对他们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关爱后进生心灵和思想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高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真正的爱,从而促使他们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逐步提高要求还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四、集体帮助,调动后进生的自信心

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大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发挥班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一是,开展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时间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二是,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等,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使后进生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三是,争当“文明学生”和“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的活动,在班中发扬了正气,抑制了歪风,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同时,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份爱,时常给孩子一张笑脸,让他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用更多的关怀与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花。

上一篇:医疗卫生单位考察报告 下一篇:转化后进生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