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铮“筝”《临安遗恨》

时间:2022-07-24 06:28:56

1992年,作曲家何占豪将他的中阮协奏曲《临安遗恨》改编为古筝协奏曲。此曲柔中带钢、气势恢宏,把古筝新技法与传统韵味完美结合,使乐器在演奏中散发出独特光芒。与中阮的同名协奏曲相比,这首主奏乐器换成古筝的作品在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都明显有了加强。

乐曲取材于传统乐曲《满江红》的旋律素材,表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陷害,囚禁在临安(今杭州)狱中,在赴刑场前夕,他对社稷面临危难的焦虑。对家人处境的挂念,对奸臣当道的愤恨、以及对自己想“精忠报国”却无门可投的无奈所引发的感慨。青年古筝演奏员谢涛,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和艺术感悟力及对乐曲内涵的深刻理解,充分运用古筝的一些特有演奏技法和精当的处理,使整首乐曲自始至终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听后不由感慨万千。

谢涛在演奏这首《临安遗恨》时,当古筝一进入即采用强有力的和弦与左手大幅度刮奏相结合,极力渲染悲愤的情绪并确定音乐内容表现的基调。连续十几小节相同节奏型的旋律,由慢逐渐加快、由弱递次加强,使听众仿佛看到身处牢狱之中的岳飞肩扛枷锁、脚戴铁镣,仍然忧国优民、坐卧不安的焦虑之态。乐曲主题段是以传统乐曲《满江红》为旋律素材发展、变化而成,并在全曲中贯穿。淳厚的曲调,既展现了英雄豪放的性格特征,也反映了主人公此时内心复杂的情感。接下来随着音乐情绪的转换,古筝奏出战马奔驰般的节奏音型,又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古代疆场。此后的一段音乐,当旋律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接着又以极弱的音响引出古筝的一段柔板,如诉的旋律寄托了岳飞对家人的思念、对勉励自己“精忠报国”的慈母的眷恋,表现了英雄另一面的情感;这段看似简单的乐段其实很难,极弱的音响考验的是演奏员的意志和功力。正如谢涛自己所说“不怕别人听不到,就怕自己做不好”。

乐曲进行到后半部,乐队发出一阵擂鼓般的巨大音量,将主人公从美好的思绪中拉回现实。古筝的演奏这时也达到了最高潮,淋漓酣畅,动人心魄。最后一段音乐是主题再现,旋律在转换的调性上奏出,谢涛用张弛有度的控制手法奏出时而悲愤时而委婉的曲调,仿佛带人穿越时空,在为即将赴刑场的岳飞送行,寄托着我们对英雄的追思。

上一篇:网上乐团“闪秀”卡内基 下一篇:“金钟奖”全民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