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乡亲放宽心:“当代武训”为你呵护“留守儿女”

时间:2022-07-24 05:35:51

打工乡亲放宽心:“当代武训”为你呵护“留守儿女”

武训,清朝山东堂邑(今聊城西)人,自幼家境贫寒,无钱读书。他以行乞所积资财在堂邑柳林集兴办义学,受到人们的传颂。而在革命老区安徽泾县,74岁的王直老人,不仅行程万里,四处募集资金救助贫困学子,而且创办起“王直助教中心”,为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呵护,被誉为“当代武训”。

老区的孩子不能“游击求学”

王直老人是1994年从泾县文化馆副馆长的岗位退休的,退下来后,原本做事风风火火的他感到心里空落落的,总想再发挥些余热,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1997年10月,他陪部分上海文化界的友人去皖南山区摄影采风,来到了新四军将士曾经浴血奋战过的泾县孤峰乡盘坑村,见到了一幕令人心酸的景象:该村原有的盘坑小学6年前已坍塌,年过半百的女教师傅荣花只有带着孩子,辗转在光线昏暗的租借民房里,进行“游击办学”。

曾在文化馆从事过史料收集工作的王直知道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就有十多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国捐躯,而今他们的后代的学习环境竟这样恶劣,眼前的一幕像针扎在老人的心坎上,疼痛难忍。他萌生了一个念头:募集资金,把这座小学重建起来。1998年4月,他以个人名义向一些熟悉的新四军老战士、文化界同仁、亲朋好友发出了300封重建盘坑小学的求援信,5月初就收到上海市原人大主任,新四军老战士左英的来信并汇款。为了赶在9月初完工,让孩子们新学期进入新校舍,王直又取出仅有的几千元存款,于6月初开始施工,一边建设一边筹款。

施工恰逢盛夏酷暑,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王老每天徒步30 华里山路到现场监督。为了节约资金,他还动员村里的乡亲和他一起来施工现场参加义务劳动。瞧着王直老人每天早上急匆匆地赶来,傍晚汗流浃背地往家走,工地附近的一位老大妈过意不去,每天都打好一盆清澈的山泉水让他清洗消暑;还有一位老大妈端来热腾腾的鸡蛋面,劝他说:“你快70岁的人了,天这么热,光啃干粮怎么行,千万别累垮了身体。”这更坚定了王直要为老区人民办成好事的信念,工程紧张时他索性找老乡借张凉席铺在地上,点上盘蚊香,日夜坚守在工地上。到8月间,共募集到资金5.6万元,终于建起了四间新教室。

盘坑小学建成后,他又再次动起了重建原新四军二支队曾驻扎的田坊村小学的念头。这田坊小学,承担着附近六个行政村适龄学子的教学任务,现校舍十分破旧,面临倒塌。考虑到要给曾经的捐助人一个明确的交代,再写信有些不合适,为了再次募集资金,他用照相机拍摄了破旧的田坊小学和新建的盘坑小学照片,1999年开始,携带着重建盘坑小学的账目资料,亲自前往上海、南京、常熟等地求援。

在上海募捐,为省下公共汽车车费,他每天徒步不下50里,拜访一些老同志和友人,述说老区孩子的艰难,请求他们给予赞助。有一次在上海南京路一个街道文化站,正逢社区文艺骨干聚集,老战友赵良琼将情况一介绍后,他们纷纷解囊,当天就募集到5000余元。在江苏常熟,王直通过当地文化站的一位朋友结识了一位企业老板,虽然这家企业刚转制不久,资金周转存在困难,但为了解田坊小学建校之急,他还是挤出20000元钱。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化缘”,王直共募集到15万元资金,加上县教委的拨款,边筹款边建设,终于在2002年将一座拥有16间教室及辅助设施,可容纳400名学生的新田坊小学建成。

贫困不是孩子们的错

募捐建校过程中,王直老人又发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有的孩子家庭遭遇不幸,生活困难,面临辍学。1998年9月,王直了解到家住孤峰林业村的小学生冯文君,父亲去世,母亲外出打工,跟着有病的奶奶艰难生活。王直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用自己的退休工资先替她交了300元学费。为了彻底解决小文君的后顾之忧,王直又与常熟的朋友王金元取得联系,建立了帮扶关系,使她得到了长年稳定的资助。通过王金元,王直又求得常熟莫城中学的帮助,从泾县挑选了4名家境贫困的学生到该校免费就读初、高中,现在他们当中已有3名考取了大学,并在王直的牵线搭桥下,继续得到一些企业家的资助。

为了使更多的贫困生得到救助,王直买来摄像机,带着自家的照像机,1998年9月开始对泾县贫困生的分布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他从学校掌握线索后,将这些贫困生情况登记造册,并不顾自己70高龄,翻山越岭,深入到贫困生家中,对他们的家庭情况进行拍摄。到2000年8月,行程2000多公里,拍摄了211户贫困生家庭,制作完成了《贫困生走访记》光盘,并冲印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在这些光盘资料中,人们不仅能看到贫困生家庭的窘迫状况,同时还能看到贫困学子们奋发努力赢得的各种奖状。带着这些光盘和图片资料,王老又开始到江苏、上海、北京等地进行奔走呼吁,寻求企业家、新四军老战士和其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士的帮助、扶持。

由于长期在外奔波,饮食无规律,王老患上了肠胃病,家人劝他在家养病,好好保重身体,他说:“我70多岁的人了,现在不去募捐更待何时?看着老区的孩子们辍学,心里痛呀!”说完,揣上药,又拎着自己拍摄的资料去联系捐助人。一些企业家和新四军老战士见王老为救助贫困学子四处奔忙,十分辛苦,要设宴款待王老,王老总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我想还是把买酒、买菜的钱捐给孩子们吧。”

在他的爱心感召下,全国各地资助泾县贫困学生的各界慈善人士已达80余人,江苏常熟的企业家们还联合出资,设立了“宋招兴奖学金”、“陆永平奖学金”,新四军老战士们联合建立了N4A扶贫奖学金,奖励、帮扶那些家境贫寒、成绩优秀的学子。王直老人还用自己1000多元的退休金结对帮扶了16名中、小学生。

经过十年时间的多方奔走、呼吁,万里长征,终得硕果,王直老人迄今已募集到88万元的善款,为老区500多名孩子的求学提供资助。为了让捐款人捐得明白、放心,王老对每一笔捐款的时间、地点、人员都登记得清清楚楚,造册保存,还定期编发助学简报,及时向社会各界通报捐款的募集和使用情况。他为每一位建立帮扶关系的学子在银行开户办理了存折,由贫困生自己和家人亲自领取。

他还组织捐助人和受捐人开展联谊活动,教育贫困学子要以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在联谊会上,从中学到大学一直受到爱心资助的2006年泾县高考文科状元,贫困生徐玉娇道出了心声:“贫困不是我们的错,但社会各界这样关心、资助我们,我们再不奋发努力学习,就是我们的错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报答祖国,报答关心和资助我们的热心人!”

让“留守儿童”有个温暖的“家”

留守儿童是个社会问题,由于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乏亲情呵护,与其他孩子相比,存在孤独感、自卑感,缺乏上进心。这群孩子迫切需要爱心人士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闲不住的王直又开始思考如何给予留守儿童全方位的呵护。

2001年他在孤峰乡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利用乡文化站的几间空闲房屋,为13名父母在异乡的学生,试办了一期夏令营。把他们组织起来,一起生活,一起做作业,开展课外活动,既增强了孩子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受到孩子们和家长的欢迎。到2000年,暑假还没到,就有90多名孩子的家长主动联系王直,要为孩子报名。

有这么多孩子报名要参加夏令营,按说是件高兴事,可王直老人却有些着急了:文化站原有的就几间空房,如何能容纳下这么多孩子。思来想去,他又打起了乡文化站下属的一家废弃厂房的主意。他的提议,得到乡领导的支持,他们决定将这废弃的厂房交王直无偿使用,专门用于对留守儿童的救助。

王直取出自己的部分退休工资,加上社会各界的资助款,共筹集5万余元,对这闲置已久的厂房进行了维修改造,设置了教室、食堂、宿舍、图书室、活动室等设施,并聘请了5名辅导教师,2名炊事员,2名后勤管理人员,购置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教学设备,还安装了9部亲情电话,方便孩子与家长的联系。经过积极筹备,2002年8月,王直助教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王直要求管理人员要尽一切努力为孩子们营造家的氛围,从生活上点滴关心,学习上认真帮助,行动上耐心教育,让这些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生活上无人照料,学习上无人辅导,行为上无人管教的“三无”留守儿童感受到爱的温馨。

助教中心每天的食谱与孩子们商定,荤素搭配;管理人员全天候值班,有事及时处理;孩子们上学放学统一接送,保障安全;学习紧跟学校的教学进度,采取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并督促孩子们认真完成作业;课余时间开放图书室和活动室,组织孩子们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每月进行一次考评,开展各种学习和内务整理竞赛,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由于王直老人和学校方面的努力,去年孤峰中学中考的前9名全部出自“王直助教中心”。5年多来,助教中心已收留和帮扶430名少年学子,孩子们从这里开始了理想的腾飞。“天边燃起美丽的晚霞,山道上走来我们的步伐,完成一天的学业,春风唱着歌儿送我们回家。回家、回家,家中有可口的饭菜,还有热汤热茶;回家、回家,家里有明净的教室,还有那迷人的琴棋书画;回家、回家,家里有满堂的欢声笑语,还有那尝不尽的掌声、鲜花;回家、回家,家里有可亲可敬的王直爷爷,还有那老师、阿姨胜似爹妈;回家、回家,助教中心就是我的家。”这首由江苏常熟莫城文化站干部王金元创作的《回家》歌,可以说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王直老人的义举,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2008年1月,他被评为感动宣城十佳人物;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安徽电视台记者还专程前往泾县采访他的事迹。在社会的赞誉声中,王直老人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心态,他的信念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帮一把,就是为社会尽一份力!

上一篇:赵小兰的“美国梦”:从难民到部长的“中国娇娃... 下一篇:边“腐”边升:市委秘书长家财过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