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气象专家,绝对播音高手

时间:2022-07-24 05:11:38

未必气象专家,绝对播音高手

1980年7月7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诞生了,由于紧跟着新闻联播播出,又被称为“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此后许多年,这一节目都以一张“24小时全国天气预报图”为主画面,显得单调枯燥。直到1993年3月1日,全国观众眼前一亮:在这历史性的一天,天气预报主持人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第一个亮相的是“气象先生”宋英杰。

由此开始,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都纷纷推出了由“气象先生”或“气象小姐”播报的天气预报,人们彻底改变了“听”天气预报的习惯。天气预报主持人成为电视屏幕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令节目“更好看,更有人情味了”。

职业漫谈

天气预报是如何出炉的

录制地点不在央视

你知道吗,紧跟在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并不是在中央电视台录制的,而是在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华风气象影视集团大楼里制作完成。而天气预报主持人除宋英杰等少数具有气象专业背景外,大多是播音专业的毕业生。

神奇的幕布

走进天气预报演播室,很多人都会注意到一块纯色的幕布,它是录制的重要道具——主持人就站在这张幕布前向观众介绍天气情况。节目录制时会把需要用到的地图等传送到幕布两边的监视器上,主持人一边看监视器,一边在幕布前“比划”,就能呈现出观众平时看到的效果了。幕布和地图的合成是在录制时直接完成的,而不必等录完主持人的画面后再后期合成。

手势有讲究

由于幕布和监视器是垂直的,主持人在“比划”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角度,否则会影响观众看到的效果。在手势上,针对不同的区域和画面信息,主持人在指示时用几个手指也有讲究。一般指示比较大的范围时习惯用手掌,而针对一些比较细小的范围则用一个手指头。有监视器做参照,即使是第一次站在幕布前的人也能指出地图上的大概位置,但要指得又快又准,就需要多练习了。

手中的“秘密武器”

主持人一只手用来“比划”,另一只手里则拿着一个“秘密武器”——遥控器。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卫星云图和地图的变化,就是主持人通过遥控器切换的。此外,现在的主持人还增加了和气象图的“互动”,比如在图上点出数据,或者在图上画个圈提醒观众注意等,让天气预报显得更生动。

应该站在哪儿

主持人惯常都是站在画面的左侧,但这样伸出手来指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时候,身体就会几乎挡住整个西北地区。遇到这种情况就得采取一些特殊处理方式:有时是开头特意站在右边,然后再边说边走到左边;或是主持人还是站在左边,但身体尽量地让出西北地区。

紧张的录制过程

每期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有几分钟,但编导和主持人却需要花一天时间来准备。节目小组由两位电视编导、一位气象编导、主持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等七八人组成。这还不包括为节目把关的气象专家们。主持人一般在15点左右到岗,和编导一起讨论当天的内容。讨论后,主持人会和编导一起参与组稿,然后把稿件拿给气象专家审核,再由编导制图。

由于天气情况复杂多变,为了能把最新最准确的天气信息传达给观众,节目组在15点左右讨论了大致的天气形势后,18点多才能拿到具体数据,而节目要在18点40分前录完传送给央视,时间便显得相当紧张。

超快的语速

由于天气预报时间短而信息量非常大,所以主持人的语速要达到每分钟350字。主持人要连续出镜两分钟左右,在没有提词器的情况下,把刚拿到手不久的稿件一气呵成地背出来,中间如果错了就要全部重新录。这些苛刻的要求连一流的新闻主播也很难做到。

精准的用词

庞大的信息量使天气预报稿件中的每一个字都十分珍贵,任何无用的信息都不能出现,甚至是一些有用的信息,也要被精炼压缩到最短。比如“我们再来看一下明天的天气情况”这句话就太长,所以主持人只说“来看明天”四个字。用“字字珠玑”来形容天气预报毫不为过。

另外,天气预报的用词也很有讲究。比如,及时雨就说“将迎来一场降雨”,普通的雨就说“将经历一场降雨”,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的雨就说“将面临一场降雨”,再严重一些的就说“将遭遇一场降雨”。

气象和地理是基本功

对于新加入的主持人,栏目组会专门找气象专家做培训,讲一些天气的基本成因、基本原理,以及如何根据四季、节气的特点来讲解天气。此外,了解中国地图,认识地图上每个省的形状等地理知识,也是主持人的基本功。天气预报的主持人要能在气象科学和观众间架起一座桥梁,深入浅出地将一些气象知识介绍给观众。

预报失准最伤心

天气系统有时说变就变,天气预报目前还做不到100%准确,因此不少气象预报员会有“职业病”。发出天气预报后,就进入近似“神经衰弱”的状态:如果预报有雨,晚上不下雨就会睡不着,一直等到真的下雨才能睡个安稳觉;如果预报没雨,楼上拖把滴水的声音也会让人心里一紧。“报不准,预报员自己最难过,报错的懊悔是别人不能理解的。”

上一篇:廉价小生储蓄成影帝 下一篇:商界铁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