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命门法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7-24 09:53:29

温补命门法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摘 要:目的:观察温补命门法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6例我院收治的急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温补命门中药。治疗14天后对比两组SAP发生率。结果:治疗组SAP发生率为11.6%,对照组为32.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温补命门法,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研究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指临床确诊的急性卒中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根据特定诊断程序而确诊的肺炎[1]。研究表明,卒中患者合并肺炎死亡率明显增加,国内一组对74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分析数据显示,发生SAP患者病死率为24. 18 %,显著高于无发生SAP患者(1.23%)[2]。2011年12月―2013年10月,笔者采用温补命门法对SAP进行预防性干预,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病房收治的住院卒中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平均(72.00±9.49)岁;对照组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龄平均(71.83±8.7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急性卒中诊断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并均在卒中发病72 h内入院。排除标准:①入组前感染的患者;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③有糖尿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④有严重心、肾、肝等功能损害者。

SAP诊断参照2010年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组制定的诊断标准[1]。

3方 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脱水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营养支持及各种对症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温补命门法中药。方药组成:熟附子10g(久煎)、肉桂3g(服)、山茱萸15g,泽泻15g,茯苓20g,牡丹皮10g,熟地20g,淮山20g,党参30g、白术15g、黄芪30g。以上中药加水400mL,头煎取汁150mL,二煎取汁150 mL,两次药液混合,早晚分服,进食困难者采用鼻饲;两组均14天为1疗程。

4 观测指标及统计方法

统计14天内SAP患者的例数,分别计算两组SAP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

6讨 论

中风的病位在心脑,但与命门密切相关。命门火衰,失其根本,真阳真阴衰竭,气血津液乏源,无以濡养灌溉四肢清窍,又兼风、火、痰、瘀、气滞,发为中风。中风患者由于命门火衰,不能腐食水谷,进一步导致肺输布津液功能紊乱,而出现咳嗽、咯痰、发热等症状,与现代医学的SAP表现相似。清代医家齐有堂在《齐氏医案》曰:“命门火衰,肾中阴虚,龙火无藏身之位,故游于上而不归,是以上焦烦热,咳嗽等证。”故“善治者,以温肾之药,从其性而引之归原,使行秋冬阳伏之令而龙归大海,此至理也。”

针对卒中患者命门本虚的“内虚”本质,本研究以金匮肾气丸加味进行干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能通过调节ACTH等多个基因表达,进而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发挥抗炎抗过敏的积极效应[4]。本方中附子、肉桂温煦肾阳,熟地黄补肾阴而益精填髓,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淮山健脾固精,泽泻、丹皮降相火而制虚阳浮动,黄芪、茯苓、党参、白术温中健脾,培土生金,共奏温补命门,益气扶正之功效,进而鼓动患者正气,增强卫外机能,达到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组.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075-1078.

2.潘永惠,张黎明,李芳.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 (11) : 1362-1364.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 (6) :379.

4.郑小伟,包素珍,刘明哲,等.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大鼠垂体ACTH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 , 24(3):238-240.

上一篇:职业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效果分析 下一篇:超声在儿童胆结石临床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