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暴力,温暖牵扯着哀愁

时间:2022-07-24 09:06:52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爱暴力

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也是最难把握的事。很多人以为,爱是本能,特别是父母的爱。“爱一个人,自然会对他好。”可这样的情况,只会发生在周身充满爱、内心温暖和谐的人身上。

被同行誉为“情感X光机”的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柏燕谊的新书《爱暴力》,通过多年案例总结,道出一个谁都不能忽视的事实:爱,也会成为一种伤害。部分父母规划、管束、溺爱孩子,其实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在需求,源自成人虚荣、竞争力不足等焦虑心理。

更糟的是,在“被爱”的鲜明旗帜下,受伤者反对的声音无力又微弱。他们可能一边愤懑着一边怀疑着,怀疑自己叫嚷的合理性,怀疑是不是自己有问题,怀疑是自己消化不了他人的好意……于是,生命成了一个矛盾、纠结的过程,温暖牵扯着哀愁,愤怒牵扯着自责,反抗牵扯着压抑。

痛苦中,该怎样自处?本文想告诉你――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觉,才是判断事物唯一可靠的凭证。请尊重、信任你真实的感觉,相信爱的本相是温暖、接纳的,对一切非爱的暴力说NO,并阻止所谓的爱延续给下一代。

爱,也会成为一种伤害

无法承受的安排与期待

柏燕谊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非常喜欢音乐,希望女儿通过音乐的熏陶,提升对美的感受力。5岁时,父母教她学小提琴。她每天练琴六个小时,等到下楼时,小伙伴们早回了家,她只能自己玩。这边,妈妈还在阳台上寸步不离地盯着她,她每次抬头看见妈妈,都感到压力巨大,只能带着不安,不停地问妈妈还能玩几分钟。

她小时候反抗爱暴力的方法是,趁父母不注意时,用爸爸的刮胡刀片划断琴弦。

因为一直在孤独地学琴,她不知怎么跟小朋友相处,也不会处理人际矛盾、进行人际交流。所以长大以后,她没什么社交活动。别人以为她清高自赏,其实她有社交恐惧症。

童年是在父母封锁式的关注下成长的,柏燕谊以为只要琴练好了,只要付出了,就一定有收获。而当她踏入社会后,才发现自己的抗击打能力特别弱。

以前,妈妈每天都会给她打至少三个电话。这种密切关注、好像被监视的感觉让她挺痛苦,妈妈总问她干什么呢,跟谁在一块,两人说什么了,她忍不住说:“昨晚你八点多打的电话,今早十点又问有什么新鲜事,我睡了一宿觉,能有什么事啊。”妈妈就感到受了伤害,觉得柏燕谊冷漠无情,无视自己的关心。这个事很困扰柏燕谊,她既愤怒,又为愤怒感到内疚。后来她学了心理学,特意去研究了家庭关系,才释然。

父母给她安排所有他们认为常规的生活状态,基本上柏燕谊都没做,29岁时,她跟前夫离婚了。妈妈在她33岁时说:“你以后靠什么过活?要不我想办法,让你去公交公司当售票员吧。”而就在那年,她开始接触心理咨询,两年后考取了咨询师资格证书。她感觉从此有了一份事业,生活虽没有很大改变,但感受幸福的能力变强了。

在她35岁之前,是感受、学习、积累的过程,不像一般正常中国人过的日子,让她妈妈几乎崩溃。妈妈不断帮她做计划、提建议,她都不理。她只坚持做两件事――

她从19岁开始就不跟父母一起住,父母住东单,她住和平里,她每天会给妈妈打电话。不管妈妈责备她还是唠家常,她都要表达一个意思:我的人生不是你的管辖范围,我有自己的选择,但是我爱你,我关心你。

第二个事情,是她会及时把取得的成绩告诉妈妈。虽然妈妈不认可,觉得这都虚无飘渺。但她坚持分享,让妈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让妈妈安心。

柏燕谊如今40岁了,她从35岁开始跟现在的丈夫在一起,一直很幸福,事业发展也很顺利。前阵子,妈妈突然说:“你现在终于让我踏实了,我终于觉得你还不错了。”柏燕谊的体会是:“妈妈对我一直都很好,只是我无法接受她对我的种种安排、期待。因为我的好不是她、或者社会标准所要求的。我乐意用生命感受人生,这生命是我的,不是父母的。”

他们为何伤人或自伤

从2011年起,“爱暴力”这个词就在柏燕谊心里成形了。

她认识一个大一的孩子,他在上高中前没见过葡萄,因为他吃的永远是剥了皮、去了籽的葡萄肉。看见同学捏着一串葡萄,他诧异且惊喜。他用刷马桶的去污粉洗苹果,还邀同学一起吃。他在爱的保护之下,完全丧失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如今他被迫要退学,成了爱暴力的受害者。

柏燕谊曾接待过一位男性来访者。从他小时候起,父母就节衣缩食攒钱,让他学琴。每次他想出去玩一会,父母就会流露出失望的神情。他不肯练琴,父母便打他,把竹编扫帚都打散了。他反复强调:父母深爱他,为他付出了一切,然而,他没能如父母所愿,成为著名钢琴家。现在的他,只是一所重点学校的钢琴老师。他非常内疚,于是把工资全上交父母。虽然已三十多岁,他依然不会搬出去住,因为怕父母孤独伤心。没有女孩愿和他一起生活,即便有女孩表示喜欢他,他也无法建立亲密感情。他已离不开父母,父母就是他的全部。

还有一位中年“成功人士”,带着自杀过两次的儿子来咨询。他痛斥儿子软弱、没出息。他说,他是在父母打骂中长大的,他也以同样的严格方式教育儿子,儿子却令他失望透顶。柏燕谊始终忘不了,父亲数落儿子种种不是时,角落里的男孩那绝望的沉默。

男孩反抗爱暴力的通常方式,是破坏规则,挑战底线,比如跟父母直接冲突,甚至对父母动手。女孩子反抗爱暴力,常以破坏自己为手段,对父母实行报复。

前两天柏燕谊的咨询室来了一个女孩,父母从小管她特别严,动不动就跑到学校,勒令孩子当众跪下。女孩长到14岁时,已跟七个男网友发生过性关系,父母再管她,她就要跳楼。

爱暴力似乎逼着孩子在短期内达到一些技能的获得、提高,但对他们未来获得幸福的能力有巨大伤害。

柏燕谊认识这样一位女性,她的家庭暴力非常严重,被打折了四根肋骨,胳膊也折了。问她为什么不离婚,她给了一个让人心疼的理由――她小时候,父母常闹矛盾和打架,母亲说为了孩子才不离婚。她觉得,自己也没资格让妈妈知道她婚姻不幸。

上一篇:内蒙古节庆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谁把我的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