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主体的评审与改善

时间:2022-07-24 08:46:15

卫生统计主体的评审与改善

【中图分类号】R30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47-02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学模式到社会、心理、生物学模式的转变和质量观念的更新,实施卫生统计质量控制的对象不应是统计工作,而是卫生统计主体。卫生统计主体是影响统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1 卫生统计主体的再思考

统计主体是指从事统计者,不仅仅是指专门从事卫生统计工作的人员,它应包括4个人群。不同的主体对卫生统计质量的影响各不相同。

1.1 专业统计人员:主要负责统计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分析与再分析、信息表达与传播。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际分析能力。

1.2 卫生服务人员:主要负责填报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各种原始登记。要求能准确把握统计概念,并掌握一般的统计方法论。

1.3 卫生服务对象:主要负责提供有关卫生服务内容的个人及家庭成员情况。

1.4 卫生调查对象:主要负责提供与卫生服务相关的人口、经济和社会需求等情况。

由此可见,明确认识“内部卫生统计主体”和“外部卫生统计主体”的含义对提高卫生统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外部卫生统计主体是指为卫生机构提供有关卫生统计信息的个人或机构。内部卫生统计主体则是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卫生统计信息的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提高外部卫生统计主体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加强内部统计主体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提高、相互协作,是提高卫生统计质量的保证。

事实上,外部卫生统计主体作为卫生统计资源的提供者来说,他们是主体。但作为卫生服务的对象来说,他们又是客体。那么,他们在提供卫生统计信息的时候,往往首先是从客体的角度,要求能安全、便捷地接受服务,能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决定权、隐私权,能认同卫生机构的服务确切可靠,并且能了解卫生机构的职能,了解有关药物、饮食、保健方面的知识。内部卫生统计主体,在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卫生统计信息的时候,希望所提供的卫生统计资料对领导决策、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科学研究有利用价值。

2 评价卫生统计主体的满意度

卫生统计主体的满意度对于卫生服务机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制造业,顾客满意、职工满意因而提高了社会满足程度已深入企业理论中,顾客满意、职工满意、社会满意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通过自己的卫生服务使外部卫生统计主体的需求得到满足这一社会价值被社会认可后,内部卫生统计主体的职业自豪感增强,工作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增强卫生机构的活力,推动卫生机构的发展。

据有关调查显示,外部卫生统计主体对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不到70%,内部卫生统计主体对其担任的角色的满意度只在50%左右。因此,重视卫生统计主体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运用调查方法所得出的指标,可知道卫生机构自身的位置,挖掘卫生服务中的巨大潜力。就内部卫生统计主体而言,对职务、工作环境、条件、成果、以及同事的满意程度高,其对工作的积极性就高,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责任心就强。相应地,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就高,统计分析的逻辑性就强,进而,统计信息的占有率亦高,统计信息精品的产出亦多。反之,当他们所具有的知识及促进各项工作改善的方法在工作中难以应用时,他们就会推动工作兴趣,放弃他们的职业抱负,推卸责任,最终导致卫生服务对象的利益受损,卫生统计工作的质量下降。就外部卫生统计主体而言,对卫生机构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高,其所提供的统计信息就全面、真实、准确,这就为统计分析、统计精品的产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即使在同一卫生机构、同样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卫生统计主体随着年龄的不同、身体状况的不同和对卫生机构的期待值不同,其满意度亦不相同。一般来说,在外部卫生统计主体中,年龄大、身体差的人评价较低,满意率也较低。相比之下,在内部卫生统计主体中,年龄大、身体差的人却评价较好,满意度较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降低期待,提高满意度。还可以在实质上的卫生服务达到一定质量时,通过提供一些卫生服务的相关服务,提高潜在满意度。

3 卫生统计信息开发利用程度的组织诊断

卫生统计信息资源是卫生机构的一项重要的物质财富。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开发卫生统计信息资源有利于提高卫生机构宏观决策与科学管理的水平。解决如何提高卫生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程度与强化统计管理思想、提高卫生统计信息品质紧密相连。按多项目调查方式对卫生机构领导层及卫生统计主体进行十二个方面的评分,这十二个方面是:卫生服务的项目、数量、质量,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卫生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卫生统计信息精品的产出率、利用率、覆盖率。调查结果表明,内部卫生统计主体能完成对统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汇总、上报等一般处理的在70-80%,能完成对卫生统计信息作科研设计、分析,提炼信息精品等高层次处理的则不足10%。即是在不足80%的一般处理中,其合格率也只有70%。至于外部卫生统计主体利用卫生统计信息的就更少了。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体的角度看,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领导成员对信息社会的认识不够,在进行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利用卫生统计信息少,对卫生统计质量要求不高甚至没有要求。二是内部卫生统计主体的工作面窄,业务素质低,没有能严格测定信息原材料的规范性、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指标的敏感性,也没有能提出有数据,有数据支持的观点和有符合辩证法的讲座与最终的科学结论的卫生统计信息精品。

对卫生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实际上就是要做到对信息资源的真正占有。也就是把大量的卫生统计信息原材料经过去除和淡化偶然现象的提炼,保留和突出事物的本质,最后变为信息产品,以至信息精品。

4 卫生统计信息开发利用程度与统计质量的关系

卫生统计信息要为决策、管理、科研服务,首先就要保证信息原材料品质的上成,只有品质上成的信息原材料才能构造出精良的信息产品。其次还要运用统计方法得当,有效地排除抽样误差,才能对卫生服务的过去、现在、未来作出准确的评价、监控和预测。在工作中,对卫生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程度愈高,对卫生统计质量的要求亦愈高。尤其是内部卫生统计主体,在尽力开发利用卫生统计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增强对统计信息采集、整理、汇总、分析等工作的责任心,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并能积极主动地为其工作争取和创造条件。因此,鼓励卫生统计人员、卫生服务人员开发利用卫生统计信息资源,为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工作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供帮助,有利于卫生统计质量的提高。相反,不开发利用卫生统计资源,就无所谓统计质量了。

作者单位:441003 湖北省襄樊市传染病医院

上一篇: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探讨 下一篇:消化道溃疡的药物治疗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