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引路,上好高中语文起始课

时间:2022-07-24 05:18:12

激趣引路,上好高中语文起始课

【关键词】高中语文;起始课;激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6-0077-01

谈到怎样上好高中语文起始课,很多教师都会想到这样的内容:为何要学习语文?语文学习有哪些重要性?认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区别,调整语文学习的方法;提出语文学习的要求等等。这些惯常的内容大多是抽象的理论,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而且一次提出这么多方法与要求,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样的高中语文起始课就是隔靴搔痒,流于形式。因此,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直接进入了教材的讲解,这就使得高中语文教学缺乏一个好的开端。学生会认为,高中语文课只不过是初中语文课的机械性的延续。大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的全部内容就是课本,学语文就是读读、背背。语文学习一切照旧。

基于上述现象,我认为高中语文起始课的首要任务是转变学生思想,改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狭隘的认识,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应着眼生活,向生活开放,要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转变语文学习的方法。下面,我列举几个实例。

示例一――介绍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让学生欣赏罗大佑改编的歌曲《乡愁四韵》,仔细品味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密切联系。然后再安排学生活动:欣赏周杰伦的歌曲《东风破》,将方文山作的歌词改成一首诗,尽量保留其原有意境。

示例二――介绍李煜的词《虞美人》。让学生欣赏一幅丰子恺根据《虞美人》的内容创作的漫画,让学生感受虽然“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但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感受绘画与文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感受语文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安排学生活动:欣赏一幅国画,请用你记忆中的某首诗词来诠释其意境。

示例三――展示几部经典电影(《简・爱》《哈姆莱特》《安娜・卡列尼娜》等)片段,让学生品味经典的电影对白,感受名著的语言魅力,感受影视与文学之间的完美融合。

示例四――介绍两副对联:(1)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2)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斩白蛇入汉关,高祖姓刘。让学生讨论其妙处。

展示几把美丽的中国折扇佳品,让学生感受到一把折扇集工艺、书画、诗词于一身,积淀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让学生欣赏、感受印章的文学与艺术水准,感受文人的文化层次与艺术趣味。

无论是对联、折扇还是印章,它们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文人雅玩的工具,这便将文学与游戏联系在了一起,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

以上案例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开始对生活中一切与语言文字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听歌时,不再仅仅关注它是否时尚、流行,而是注意琢磨歌词中的语言魅力;看电影时,也不仅仅留意电影的情节或是演员的名字,而是留意台词的语言风格与魅力,并常常在周记中点评歌曲与影视作品。特别令人兴奋的是:学生不再把课本单纯地定位在学习的工具上,而是把它作为文学书籍来认真品读,这样,学习兴趣有了,学习成效明显提升,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节起始课,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语文学习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转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眼看“语文”,用耳听“语文”,用口说“语文”,用心感悟“语文”,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有心人。

上一篇:雪阳:帮微商打造个性化品牌 下一篇:Bling~Bling~这支队伍闪闪惹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