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社会学论文:住宅社会学的西安现代住宅透析

时间:2022-07-24 05:11:30

住宅社会学论文:住宅社会学的西安现代住宅透析

作者:王铁铭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随后的近30年的发展,西安住宅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是平均“套型”面积不断增大。当然,这种趋势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有很大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全面展开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将住房建设投资改变为由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住房由实物福利分配改变成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使住宅成为社会消费的最终产品。90年代,房地产迅速发展起来,土地出让量、商品房开发量逐年递增。1998年,中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已提前完成小康居住水平8平方米的标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住宅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繁荣背后的危机和问题。

首先,房地产企业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提高住宅的容积率成为他们首选的方法。即使是在有严格容积率控制的地块中,他们也会利用规范上的一些模糊条款进行“偷面积”,例如建造高度不到2.2米的空间、“空中花园”、“LOFT空间”等等。

其次,政府在解决城中村拆迁安置、解决迅速增长的外来人口居住的问题时,也选择了高层住宅和提高住宅容积率的手段。霎时间,中国各个城市高楼林立,高层住宅在还没有被居民适应的过程中被强制接受了,城市也“被现代化”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趋势还在继续。2.0,3.0,4.0,5.0,6.0,7.0,容积率一次次达到新高;6层,11层,18层,25层,33层,居民离地面越来越远更多的社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居住舒适性不断降低给居民健康所带来的困扰、邻里关系的淡漠、传统居住空间文化的丧失、居住安全等诸多问题困扰着城市居民。

虽然住宅的建造技术、建筑材料不断更新、不断进步,给住宅的这种发展趋势给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我们还是有必要放眼未来,从“以人为本”视角来客观预测住宅未来的发展,这个视角就是住宅社会学视角。笔者通过对西安近30年住宅及社会诸多数据的调研、总结、分析,得出结果,认为无论从未来住宅的发展趋势、还是住宅的舒适性、亦或住宅与配套服务的关系和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保留,低容积率的多、低层住宅是西安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

首先,人口发展数据是支持这一论点的最有力依据。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并且在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随着这项政策30多年的有力执行,中国人口绝对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增长速度得到有效遏制。联合国2008年的低方案认为,中国人口在2023年达到14亿的顶峰之后开始负增长。但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1995年之后中国的生育率只有1.3-1.4,2010年总人口只有13.379亿。

因此中国人口负增长时间可能还要提前,高峰人口不可能达到14亿。因此,居民对于住宅的绝对需求量来讲,不会无限制的增加。城市的规模也将因为人口因素受到限制而不能不断扩大。在未来的城市住宅规划设计中,简单的满足数量上的需求将不再是第一目标。提高居住质量成为住宅发展的首要目标。低容积率、多(低)层的住宅必然会成为城市居民的首选。其次,中国社会随着总人数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结构也进入老龄化社会。为新中国在50~80年代奋斗过的中国公民已经进入到养老的年龄。我们的社会应该为这批人陆续退休后提供高质量的居住条件。高层建筑的方便程度、邻里关系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居住品质。对多层低容积率住宅的需求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而日趋强烈的,为了社会的和谐安定,低容积率的住宅也是解决社会诸多矛盾的首选住宅形式。

自从改革以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可以说是逐年提高,而且城市化水平也相当之快。这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进程中必经的阶段。但在未来的十年中,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放缓,达到一个稳定值后会一直保持稳定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经历的是农业人口急速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城市住宅的需求量逐年加大。近些年,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非城镇人口也享受了教育、医疗、保险等和城镇人口相同的公民待遇,而且免征了农业税,可以说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生活质量在逐渐缩小差距。加之农村的自然环境、食品安全的风险、居住面积等因素比较城镇较优。种种的从国家到地方的政策都在减少农业人口向城镇流动的趋势,这样一来,城镇人口就会相对稳定,在综合以上两点,西安城市的住宅需求量在未来必然是下降的,所以客观的数据证明高容积率的住宅只是城市解决现存问题的权宜之计、快速之法,可以说是缓解眼下矛盾的最好解决方案。未来的城市是没理由选择这种住宅形式的。

最后,西安是一个具有3500年建城史、1200年建都史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西安的城市格局很早就已经形成,包括路网结构、城市肌理、标志性建筑、城市天际线,不客气的说,近些年的建设已经将西安的城市严重的破坏,标志性建筑物如钟楼、鼓楼、城墙都淹没于现代建筑的巨大尺度之中;传统的街巷尺度也被一次次拓宽以适应机动车的通行;更可怕的是,随着物质空间的不断改变,西安的非物质文化也在不断消失,居民的生活方式也不断“被现代化”,整个西安正在一步步失去她的魅力,失去她的文化。重塑城市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们一定要控制建筑的尺度、街巷的尺度、人口的规模,要以更加智慧的发展来延续她的生命力。低容积率、多(低)层的住宅无疑将担负起这个重担,住宅是城市最大数量的建筑类型,未来城市的风貌和文化传统也必将从住宅上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西安城市的发展要走自己的路,不能像新兴沿海城市一样的发展,她的发展之路更加特殊、更加重要,住宅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内容。相信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迷失我们的发展方向,也不会在发展中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上一篇:艺术社会学论文:艺术社会学下的美术教育革新 下一篇:妇女病普查论文:市域妇女病普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