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年代》的细节描写与情节发展

时间:2022-07-24 05:02:50

《零年代》的细节描写与情节发展

内容摘要:小说创作中的情节是故事,那么细节就是使作品生动充实、丰富多姿的必要手段。在长篇小说《零年代》中,钟求是把细节描写的表现力发挥到更高的水平。文章从《零年代》里随处可拾的细节可以拉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带动情节向前推进的视角予以简要的分析,进而了解小说作者在小说艺术创作中精心采撷细节的良苦用心。

关键词:当代小说 钟求是 《零年代》 细节表现力

浙江温州的钟求是,在2009年9月,发表其第一部长篇小说《零年代》。他在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小说创作的路数下,没有被束缚住,而是标新立异,在新的城、乡矛盾异常激烈的时代,描写被社会挤压到最底层的小人物拥有的对人的尊严、对生命的尊重的“新质”的追求。不仅在主题开掘上,而且在结构设计、笔锋呈现、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细节描写等层面上都有一定的探索。本文仅就《零年代》的细节描写的作用谈点个人浅见。

有人说,细节在浓缩着生活,而生活却在稀释着情节。《零年代》的故事性并不很强,它更多的是靠精彩细节的连缀,闪现生活的光彩,显示着情节的起承转合、发展和变化。所以“细节是情节的构成细胞。因此,杰出的小说家善于通过细节的点染来显示情节的独特发展”。那么细节从何而来呢?任何细节都只不过是现象。小说家的任务就是善于从那些现象中挑选出闪光的事物,那些与事物的本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现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经过作家的理性的照射,使它显示出不一般化的、独特的社会意义。如,林心跳楼死后躺入停尸间,季西红打电话找来赵伏文。“赵伏文以为自己要哭起来,便候着,等了半晌,没有等到。他只是全身抖了一下,又抖了一下。随后他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使劲想一想,想出来了,原来自己要看肚子。他一掀白布,林心的胸部和腹部跳入眼中。腹部是平的,那种失落的平坦。胸部是鼓的,那种丰满的鼓起。赵伏文一动不动,只允许眼睛很慢地一眨一眨。眨了一会儿,他忽然瞧见一只上驻着一滴白色的乳汁,像一粒未化掉的雪米。他的脑袋探过去,久久盯着这粒雪米。然后,他的双手颤抖着伸出捧住那只,轻轻一挤,竟有一股乳水冲出,溅到他的脸上。”这一细节,写得紧张而抓人。赵伏文与林心的情感裂痕出现以后,他的主动弥合和沟通不够,才导致悲剧的出现,特别是捧住林心的,那乳汁本该是哺乳婴儿的,可是婴儿已不在了,那是母体连着的生命呀。一旦感情被扼杀,就意味着从零开始。他多后悔呀,生命被扼杀,他的寄托不在,也同样要从零开始。他多痛悔呀,之后,“赵伏文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用尖头小刀在自己两个小腿上分别划出一道弧形,形成两个“?”。这两条腿在楠溪江水中为什么会自作主张踢向林心的突起的肚子?而那是包裹着赵所以的肚子。这个细节同样令人心痛,为什么自己有时管不住自己的腿,而酿成大祸,他多么追悔呀。两个“?”意味着他的终生的忏悔。这连续的两个细节,推动着赵伏文走向与林心感情的原点,走向赵所以出生的地方。赵伏文带着林心的“纸灰”上山,从而拉动了情节向前发展。

又如,赵伏文和王云琴在山上教堂举行婚礼,有耳朵爷、小清明和黑狗证婚。接下来去厨房吃饭喝酒,云琴伤感地说:“以前村子里结婚,新娘子把糖果往地上一撒,好多人弯着身子抢哩。咱们倒好,买了糖果还分不出去。”赵伏文笑一下说:“分糖算什么难事呢,待会儿我带你去分吧。”饭后,赵伏文带着王云琴走向了林心坟坡前的竹柏、村中的大樟树、土墙上的瘦树……原来赵伏文要把糖果分给那些树,在每棵树下,扒个坑,埋进糖果。赵伏文说:“用不了多久,树根会把糖分吸走的。”乍看起来,这是个不可思议的细节描写,但细细嚼开品味,却感新鲜有趣,正如赵伏文说的“树有灵性”。树是自然物,人必须与自然相通相知才会走向和谐,同时还说明遥远封闭的山村,遭遇前所未有的城市文明的影响,人们纷纷下山了,但还有后来者延续了它的生命,它的乡风民俗还在往前走。于是,带动情节向前推进,演绎出了王云琴在山上的生育史。

钟求是十分相信自己的表现力,他在安排符合生活的精当的细节时,不是作为孤立的存在,既要使细节有助于推动情节向前发展,更要使细节最大化地蕴涵生活的容量,显示特定的意义。但他又不做提示,留给读者去挖掘和咀嚼、想象和建构。因而他的小说具有意蕴的含蓄美、抒情的诗意美、阅读的期待美。他非常相信读者的欣赏水平。

吴延生,江苏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普通话十八韵辙与王佐良汉译《西风颂》 下一篇:对《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王雄的精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