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时间:2022-07-24 04:51:34

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想取得成功,教师就必须从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入手,从而更优化地实施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教育理念 教学形式 教学手段

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想取得成功,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课程的主旨,领悟新课程要领,切实掌握和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从而确保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优化地实施课堂教学目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一、转变教育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充分发展

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全体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大的进步。这就要求教师着力转变教育理念,不断革新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效打造让每一名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公平地向每一位学生分配学习资源,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就通过改革提问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充分发展。例如,改革以往的学生问教师答或者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模式,着力推进学生问学生答的提问模式。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在学生中收集疑问(要求学生书写在纸上),之后,再随机发给学生,要求其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最后,再由笔者进行分析评判,指出精辟之处和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主解题能力。

2.培育学生语文情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培育学生语文情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在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有效地指导学生通过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而达到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语文知识,并具备适应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有效重视和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具备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3.倡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推进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语文的课堂气氛。例如,在进行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四步(阅读、分析、欣赏、练习)开展自主学习,着力构建自主课堂,促进学生不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让学生高效率地在形象、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二、创新教学形式

1.创新教学模式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实施、多探究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确保初中语文教学的活泼性、生动性。例如,适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以及讨论式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模式等,从而真正改变传统语文课堂的单一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将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真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丰富学习内容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完成基本语文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尽量丰富学习内容,这样会有效促进语文教学向语文教育转变,最终引导学生以独特敏锐性去课认识、掌握、思考所学的语文知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苏教版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不少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搜集各种在生活里、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共同交流的基础理论上,丰富学习内容,开拓思维空间,不断运用所学语文知识来解决在学习中、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全方位、多层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注重激励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运用激励评价,可以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的赞赏和激励不仅可以强化师生情感交流,也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例如,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激励评价。例如,我的学生真棒!你的发言很有节奏!你的声质很不错!你的声音真好听,长大了能当播音员!等等。当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缺陷或者不正确、不完全正确时,教师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进行评价:你换一下思路,就更加接近胜利的彼岸了。通过有效运用激励评价,会让学生受到鼓励,真正让学生感到来自教师的友善,从而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因素,最终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三、优化教学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做到优化教学手段,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情,依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既可以是传统手段、常规方法,也可以是现代教育技术,确保真正做到因材施法。

1.注重挂图、标本、模型等传统语文辅助教学手段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结合教材,适当、恰当地利用挂图、标本、模型等传统语文辅助教学手段进行,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形象、生动、有趣。同时,学习也会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例如,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塞宫》以及《国宝――大熊猫》时,可以通过挂图、标本、模型等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

2.注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应该注重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不断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促进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下进行相互交流、渗透和整合,并全面开阔视野,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最终具备适应实践所需要的语文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打造情境、强化个人体验。例如,笔者在上《黄鹤楼》这一课时,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现场向学生展示了作为我国古代建设杰出代表――黄鹤楼的局部特写画面,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富于兴趣的倾听教师的讲解,更加深入地欣赏、研究黄鹤楼的结构,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彻底了解黄鹤楼的美、精、巧。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景比较广阔,内涵非常丰富,途径也很多,期待广大从事语文教育的同仁能够进一步更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育潜能,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从而为初中学生打造更加宽广的学习平台,打造更为丰富的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明伟.浅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化[J].时代教育,2008,(11).

[2]顾大春.初探新课标体系下初中语文课“参与-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张东杰.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D].首都师范大学,2007.

[4]王立良.小议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化[J].时代教育,2008,(11).

[5]张明波.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开展教学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08,(2).

上一篇: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下一篇: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