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实验在逻辑推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4 04:33:05

理想实验在逻辑推理中的应用

摘要:理想实验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在逻辑推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在物理学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经典力学体系和量子力学体系与发展完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是理想实验、理想实验的作用,并在典型事例的基础上,理想实验的应用和理想实验的价值。

关键词:理想实验;逻辑推理;应用;作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4.31

1.理想实验

1.1 理想实验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为了进行理论研究,常常设计理想实验。所谓理想实验,就是并不实际进行实验操作,只是设想一套实验装置,并辅助以一定的假设作为前提和出发点,按照一系列理论进行推演,给出实验过程和状态的逻辑思维方法,采用已被大量事实所检验的物理理论和结论作为判断的标准,对实验的结论,逻辑性和假设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得到有用的结论。理想实验虽不同于真实实验,但它要以真实实验为基础,又要与真实实验相区别。理想实验固然在技术上不能实现,但原则上这种实验中的一切都是可能的。

1.2 理想实验的几个突出特点

(1)理想实验首先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由理想实验所得的结论往往是对旧理论的怀疑、批判、标新立异,它们不可能从旧理论中逻辑地推演出来,也不可能从旧实验中归纳概括出来。物理学的发展与“理想实验”方法密不可分,如果没有理想实验方法,人们的认识思维就很难超越现实束缚而产生飞跃,物理学就很难产生革命性的发展,较新的理论体系就很难建立起来。

(2)实验要给出理想思维构想中的具体实验装置和状态,这种装置可以是模型化的。

(3)理想实验本身都包含着一个比较判别的特征环节,无论理想实验的运用多么灵活,都不会缺少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本质特征成分,如伽利略用不同逻辑演绎得出的悖论作为比较判别。

(4)理想实验的思想过程是想象与逻辑活动的对立与统一。

(5)理想实验是以真实实验的格式展开,是在现实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化、理想化,所以必须对现有的理论和实验条件有熟练的掌握和透彻的了解,否则就无法运用理想实验。

1.3 理想实验的局限性

理想实验的结论或推论都不能视为正确的理论,而必须由实际的观察、实验来检验。如广义相对论的三大推论的实践检验就最具有代表性。

2.理想实验及应用

2.1 比萨斜塔实验

关于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传说不一,在物理学史上尚有争论,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理想实验否定了“物体下落的速度和质量成正比”的不科学的论断却是不容置疑的。伽利略曾说:“我十分怀疑亚里士多德曾用实验检验过,当两个石头,一个重量是另一个的10倍,从同一个高度,如100库比特下落时,其速度的差别会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前者落地时,后者下落不超过10库比特。”伽利略紧紧抓住这一疑点,设计了理想实验来进行分析和论证。他指出: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成立的话,即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快的话,那么,当两个绑在一起下落时,由于快的受慢的阻碍而减慢,慢的受快的驱使而加快,其结果绑在一起的物体下落的速度一定介于原来两个物体的速度之间,即小于原来重的物体下落速度,大于原来轻物体的下落速度。但是,当两个物体绑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复合体,它比原来重的物体还要重,按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复合体下落的速度要大于原来重物体下落的速度,这就自相矛盾了。由此可知重物下落不会比轻物下落快,二者下落的速度应该是相等的。总之,通过这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和运算,否定亚里士多德的论断。

2.2 升降机实验

爱因斯坦在创建广义相对论时,曾用了所谓升降机的理想实验。爱因斯坦运用在引力场中自由下落的升降机的理想实验以及在惯性系中受外力牵引而匀速上升的升降机的理想实验,结合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的事实,把引力场引入非惯性系中,建立了惯性系与非惯性系在物理上完全等效的假设,爱因斯坦称之为等效原理。以这个原理为基础,得出了广义相对性原理的简明表述:自然定律应当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在广义相对性原理成立的前提下,又作了让光线从在惯性系中受引力而匀速上升的升降机一个侧面窗口水平射进升降机内的理想实验,得出了在引力场中光线弯曲的结论。于是在广义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引力理论。通过理想实验,结合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的事实,运用逻辑推理和运算,建立了既发展了狭义相对论、又发展了牛顿的引力学说的广义相对论。

2.3 麦克斯韦妖

麦克斯韦曾提出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著名理想实验如下:

左、右两容器内盛有相同温度的气体,两容器由隔开,隔板上有小孔,小孔有可以自由开关的、无摩擦的小门,小门由能够识别并控制单个分子的“精灵”把守。“精灵”只允许快速运动的分子从左到有,慢速运动的分子从右到左。于是在精灵的控制下,完成了分子动能从左到右的有效转移,形成了温差,建立了秩序,实现了熵的自发减少,从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后人把麦克斯韦提出的这种精灵称为麦克斯韦妖(事实上麦克斯韦妖并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因为它是一个开放)。

3.理想实验的价值

3.1 理想实验可以用来旧的不合理的理论

物理学的发展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正确的认识往往经历许多曲折的过程,尤其是在古代,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往往局限于表面现象而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例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凭借日常观察和哲学推理提出了“重物自由下落较轻物快”的错误观点。伽利略利用理想实验进行论证,轻易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3.2 理想实验可以帮助建立一种新的理论

理想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旧的不合理的理论,而且也可以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例如惯性定律的建立就是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是结晶。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时更是广泛地利用了理想实验这一有力的思维工具,“同时性”的“雷电”的理想实验导致了狭义相对论中的“同时性的相对性”概念的建立,“爱因斯坦升降机”实验导致了广义相对论中的“等效原理”的建立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理想实验这一工具,爱因斯坦就不可能创立出相对论。

3.3 理想实验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真实实验

理想实验虽为一种逻辑思维方式,但也有一定实验基础的,其中有些理想实验在某个历史时期不可能做出,是限于科学技术的薄弱,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条件的成熟,理想实验有可能成为真实实验。亦即理想实验并非绝不可能做出,要看条件。换言之,理想实验可以为真实实验奠定基础,一旦条件成熟可转化为真实实验。

3.4 理想实验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方面的价值

理想实验可以使学生清楚认识到,在物理学习中,不能只看事物表面现象,也不能轻信别人的结论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需要学生亲自动脑动手去思考和实践,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具有物理学知识方面的意义;二是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方法方面的意义。后者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方法、树立科学世界观无疑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理想实验方法的学习与研究,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认识论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技巧,认识和解决问题,应该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即理想实验恰好能为学生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从而为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提供了可能。

4.结语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实验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理想实验。理想实验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出色的物理学者提高思维技能、实验能力的必修科目。在物理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也都不仅在实际实验本领上独树一帜,而且在理想实验使用中也是独巨匠心。理想实验作为一种抽象思维方法,其精髓在于它是物理思想、数学演绎与一般性实验的巧妙结合,是连接抽象的理论逻辑和具体实验知识的纽带,但理想实验的作用只限于逻辑上的证明与反驳,而不能用来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我们有理由认为,理想实验给我们最深刻最本质的启迪就在于确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确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对于从事物理学学习和研究的人来说,就更是如此。因为只有确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创新才能有实际的价值,而只有那些有价值的创新,才能使世界发展,是人类进步。从这种意义上说,理想实验独具的创新精神把今天的现实和明天的未来联系在了一起,也为我们整个人类构筑了未来世界的理想通道。

参考文献

[1]胡望雨等.理想实验——逻辑推理的助手.物理通报,[J],1994,10

[2]兰智高.理想实验——从伽利略到爱因斯坦.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6

[3]戴军,徐留春.漫谈理想实验.焦作大学学报,1992,2

[4]郭奕玲,沈惠君.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

[5]九年级《物理》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

上一篇:教师的“南风” 下一篇:简便计算教学问题的分析及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