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县实施名牌农产品战略的作用及对策

时间:2022-07-24 03:39:50

辉南县实施名牌农产品战略的作用及对策

摘要阐述了辉南县名牌农产品的显著特点,分析了实施名牌农产品战略对农村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并提出发展名牌农产品战略的对策,以推动全县名牌农产品的发展。

关键词名牌农产品;特点;农村经济;作用;对策;吉林辉南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97-01

辉南县拥有国优名牌农产品的生产企业7家,省优名牌农产品的生产企业19家。共获国优名牌9个,15种产品;获省优名牌22个,38种产品;有25个产品获国际金奖,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全县7家获得名牌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 770万元,实现利税539.8万元,带动农户17 980户,发展基地53个,给农民增加收入1 075万元。现结合辉南县实际,就如何发展名牌农产品及其对农村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探讨如下。

1名牌农产品的显著特点

1.1种植业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畜牧产品对产业结构调整牵动力较大

辉南县拥有的“龙湾牌”、“辉发江牌”、“三通河牌”等产品,不仅获得省优名牌,而且“龙湾牌”、“三通河牌”还分别获得国优名牌称号、长春国际博览会金奖称号。这些产品层次高、市场广阔,是辉南县种植业主导产品。吉林省卓越实业有限公司,是吉林省较大的集养殖、加工、生产、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龙头企业。年完成销售收入9亿元,实现利税1.89亿元,带动农户7万户,为农民增收1.4亿元,使部分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卓越公司有7个产品获得省优名牌,6个产品获得国优名牌。吉林省绿家族实业有限公司也是集养殖、加工、生产科研于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其中3个产品获得省优名牌。

1.2以原野山珍为原料加工成绿色环保产品,各类新特产品全方位发展

辉南县拥有的龙湾牌长白山野生山菜系列,福食得牌老龙岗野山参,用野生山葡萄、五味子加工成的原汁果酒系列,以及用野生中药材加工成的中药制剂等16个品种获得省优名牌,其中5个品种获得国优名牌。这些名牌农产品的原料都是来源于大自然的天然林,无污染、无公害,是纯天然绿色产品,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潜在的价值较大,竞争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1]。我国拥有的各类名牌农产品中不仅有种养业、制酒业、制药业、原野山珍加工业,还有矿泉水、木制品系列和专用肥等。这不仅反映了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多元性,而且还带动、辐射其他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2]。

1.3农产品精深层次加工,外埠市场畅销

在38个省名牌农产品中有7个产品属于玉米精深加工型。这些企业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而且产品质量好,企业规模大,经济效益显著,是当地政府的支助产业、财政收入的纳税大户[3]。辉南县的各类名牌农产品绝大多数是高科技深加工型产品,应用了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的生产手段,是高附加值产品,具有一定的国内外竞争优势。有的产品近销东三省,远销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有的产品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如韩国、日本、新加坡,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和青睐。

2名牌农产品对农村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

2.1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于名牌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2010年辉南县农业总产值实现8亿元,农村经济收入达到11.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 396元,同比增长12%。

2.2加快种养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步伐

名牌产品的开发、研制,有效地吸引了社会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流动和积聚,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实施名牌农产品发展战略,2010年带动全县发展绿优米2.07万hm2,占水田面积的84%。肉鸡发展820万只、大鹅发展105万只、医药特产475.33 hm2、林下参400 hm2、食用菌60 hm2、木制品逾20个系列、280个品种,创产值3亿元以上。

2.3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随着创名牌产品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强化了企业和经营者的科技创新意识,千方百计地提品的科技含量;同时也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辉南县平安粮库新进一套年加工能力3万t的现代化优质米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赢得了市场,提高了效益,增加了收入。

2.4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活力

随着名牌农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市场的知名度不断加大,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占有份额不断上升[4]。龙湾牌、三通河牌、辉发江牌等获名牌后,迅速占领了当地市场,外销供不应求,不仅前景看好,而且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给一些乡镇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乡镇企业知名度;给不景气的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增强了其信心和勇气,激励其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3发展名牌农产品战略的对策

将名牌农产品开发好,并做大、做强,可以起到对产业的辐射拉动作用。辉南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名(下转第399页)

(上接第397页)

牌开发战略在辉南县得以全面实施。一是加强领导。成立名牌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制定名牌发展战略规划,组织协调名牌认证工作,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此项工作规范、快捷、健康发展。二是政策倾斜。鼓励、支持企业开发名牌农产品,对一些名、优、新、特产品可适当减免税金,待企业发展壮大后再足额收缴。三是组建协会。成立农村经纪人协会,通过协会这一中介组织,使生产与企业对接,企业产品与市场对接,这样既搞活了企业,使名牌产品形成了广阔的市场,又保护了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扩大了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四是价格保护。由工商和技术监督部门组建打假工作队,严厉打击假冒名牌的侵权行为,保护名牌产品的价格和信誉不受侵犯,给名牌农产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参考文献

[1] 薛选登.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3):19-21.

[2] 李铜山.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论简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6(10):112-115.

[3] 张玲,雷郑莉,尚德亮,等.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6(12):99-101.

[4] 雷郑莉,张玲,祁玉峰.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及构建[J].河南农业科学,2007(2):114-116.

上一篇:2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实证研究 下一篇:农村文化内涵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