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单一走向多功能

时间:2022-07-24 02:08:25

在认识1~10各数时,学习各数的组成是教学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的组成,即数的分解与组合。但笔者发现,许多教师注重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只因为它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是为计算服务的。如要计算3+2=,学生可以想[3 2][]

;计算6-4=时,学生可以想[6][]

[4]。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数的组成除了为加减计算服务外,还可以体现以下几个功能。

一、帮助理解部总关系

在学习“几和几”(书P19)(注:本文以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一册为例)时,我发现,班中的大多数学生对于5以内数的组成都有所接触,但在前测时,也有一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2]

[2][4][3 2][]

[1]。这说明,学生对为什么这样组成不理解,搞不清三个数之间的部总关系。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特别注重学生对这个组成中的“∧”的理解。如[][4]

[3][1]我配合手势,引导学生理解从上往下看,是把4分成了两部分;从下往上看,是把3和1合并成一个总数。然后我把“∧”

反了方向,变成了“∨”,请学生思考,4、3、1三个数的位置有什么变化?结合学生的发言,再次配合手势,使学生理解“∨”,从上往下看,是把两部分合并成一个总数;从下往上看,是把一个总数分成两部分。接着,我再变式,如果变成“<”或“>”,4、3、1三数又该如何填写呢?只有充分理解这个格式,学生才会理解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个基础,在解答如[3 2][]

时,我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求总数,把两个数合并起来 。在解答[5][]

[3]时,引导学生归纳:总数知道,把总数分拆开来。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前面的错误。

二、为“认识加减法”建模

理解了部总关系后,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书P23—25),我就利用学生的这个知识基础,把前面归纳的 “求总数,把两个数合并起来”“ 总数知道,把总数分拆开来”这两句话进行再次精简,变为“求总数,用加法;总数知道用减法。”如,[2 1][]

我让孩子想象:我们除了把2当做两只千纸鹤,1当做1只千纸鹤外,还可以把这两个数看成什么?通过启发,有学生说可以看成两个女孩和1个男孩;也有学生说可以看成两朵黄花和1朵红花;还有学生说可以看成两个苹果和1个梨等等。通过多次举例后,我及时引导学生归纳:不管是怎样的情境,都是求总数,即把2和1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算式2+1=3或1+2=3来表示,即“求总数用加法”。同样,在认识减法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数的组成,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建模。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减法后,在组成填空中,我尽量引导学生避开“想加做减”的方法,如[5][]

[3],而是引导学生这样思考:总数知道用减法,5-3=2。

三、为“图式应用问题”难点助攻

在学习图式应用问题时(书P47),从知识的衔接来看,它是数学应用题的开始,为后面学习文字应用题搭好桥梁。“?”和“[︸]”这两个数学符号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地接触。对于教材提供的情景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用数学符号表示条件和问题时学生会有困惑,主要是建立图——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会成为学生的思维障碍。因此本节课的着眼点是让学生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突出大括号的合并作用,以及问号位置的变化带来解法的不同。于是在教学中,在认识了“?”和“[︸]”这两个符号后,我结合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如图1,可与[4 2][]

比较,大括号就相当于“∨”,“?”相当于,“求总数用加法”。

又如图2,可与[ 3][7]

比较,大括号就相当于“∨”,“?”相当于,“总数知道用减法” 。

因为此前在学习加减法时有了关于数的组成填空的思考方法的铺垫,尽量避开“想加做减”方法的干扰,因此关于图2就会大大减少像“4+3=7”或“7-4=3”这样的错误列式。关于“问号位置的变化带来解法的不同”及“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算式回答问题”这两个难点就迎刃而解。

四、为奇偶数与乘除法作铺垫

在学习1~10各数的组成时,我总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2、4可以分成相同的两部分,而3不能?有学生会说,因为2和4是双数(在幼儿园,孩子们接触过单数与双数的知识),而3是单数。为了便于记忆,我趣称2可以分成1和1,就有1对双胞胎1;4可以分成2和2,就有1对双胞胎2。在学习6和7、8和9、认识10时,孩子们学习完了各数的组成时,总会很乐意地去找一找哪个数有一对双胞胎,分别是几。这样,孩子们在解答这样的思考题+ = 7 + = 8 + = 9

=( ) =( ) = ( ) 时,就自然地利用“双胞胎”的知识,先去解决 = ( )的问题。当然,随着知识的增长,“三胞胎、四胞胎……”的问题也会因这种方法的迁移,举一反三地得到解决,并为今后的乘除法学习埋下伏笔。

五、渗透多种数学思想

1.有序思考

有序思考是指按一定顺序观察、分析和思考,它的优点是不重复、不遗漏。(书P20)

组织学生通过分小棒得出5的组成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分成的两个数是怎样变化的。

生:左边的数是4、3、2、1,一个一个小下去的;右边的数是1、2、3、4,一个一个大起来的。

师:这几个组成就像小朋友们排队一样,很有顺序。你能按着它们的顺序记一记吗?

书P44,如图

学习6的组成时,孩子们一边涂色,一边对应着填写6的组成。在反馈时,我发现全班小朋友都在模仿5的组成的方法有序地填写。如图:

在表扬了他们能有序地思考后,我出示了我的填写方法,如图:

师:请小朋友们思考,老师可不可以这样填?和大家填写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1:老师的是反一反的。(纯儿童的语言)

师:什么和什么反一反?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四个“必须” 下一篇:关于校本教研中进行“模拟课堂”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