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的疗效

时间:2022-07-24 02:03:15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的疗效

【摘 要】目的:观察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救治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35-0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属于一种急危重症,入院时,患者可表现为血压下降、肌颤、瞳孔缩小、大汗淋漓、神志不清等,若得不到有效救治,随着病情加重,其致残、致死率高。本文通过观察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救治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男有18例,女有12例,年龄为29~71岁,平均年龄为47.2±2.8岁,均为口服中毒,服毒量为30~400ml,平均为180±41ml;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参附注射液治疗,男有17例,女有13例,年龄为29~70岁,平均年龄为47.5±2.7岁,均为口服中毒,服毒量为30~400ml,平均为186±40ml;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全程多功能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给予常规吸氧、纠正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预防感染、合理激素及支持性治疗,并给予反复洗胃、利尿、导泻、胆碱脂酶复能剂、早期足量的阿托品、抗休克(多巴胺)救治。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50mll的参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51020664)配入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滴,1天2次,7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急诊内科学》的标准[1],进行疗效评价如下,显效:治疗24h内休克得到纠正,血压维持>90/60mmHg水平,撤除多巴胺等升压药物后仍能维持血压平稳,尿量恢复正常;有效:治疗24h内休克得到纠正,血压维持>90/60mmHg水平,但不能撤除多巴胺等升压药物,尿量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24h内休克仍未纠正,血压仍未达90/60mmHg水平,大剂量使用多巴胺等升压药物后仍无法维持血压平稳,尿量减少明显,甚至抢救无效死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均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学处理,疗效及副反应组间数据对比采取X?检验,多巴胺使用量组间数据对比采取均数t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

3 讨论

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的总有效率达86.7%,且可以明显减少多巴胺的使用量即可达到满意的维持血压稳定效果,从而也减少了大剂量使用多巴胺带来的各种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救治方案。参附注射液中的主要药物有效成分为乌头碱类物质与人参皂苷,经过临床药理研究指出[2],参附注射液能够使红细胞聚集率与血黏稠度降低,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指标,对嘌呤氧化酶有直接灭活作用,有效地抑制脂质过氧反应,抗氧自由基,全面改善微循环。其明显的促心脏收缩、兴奋心肌、扩血管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从而可以有助于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协助患者在休克的状态下有效地升压及稳压,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功能,利于纠正休克。再者,相关研究指出[3],参附注射液单独使用的升压效果尚欠佳,但联合多巴胺等升压药物使用却能显著地提高升压效果,从而减少升压药物的使用剂量,避免大剂量使用升压药物带来的心律失常、脉搏加快、呼吸困难等严重副反应,使救治过程的用药安全性提高。

综上所述,参附注射液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显著,升压效果明显,可减少升压药物的使用量,可有效纠正休克,保护心肌不受损,副反应小,用药安全,值得合理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

[2] 张建新,梁东良,李雪亮等,参附注射液治疗1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8):53-55

[3] 冷万军,马园,参附注射液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治疗效果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5):490-492

上一篇:阿昔洛韦加用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下一篇: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8例的临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