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深处的木里:黄金王国里的多妻多夫婚俗

时间:2022-07-24 12:37:51

大凉山深处的木里:黄金王国里的多妻多夫婚俗

木里被约瑟夫・洛克誉为“上帝游览的花园”,扬名于他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游记。游记里,木里是一个由喇嘛统治的世外桃源般的小王国,人们与世无争,人与自然的和谐几乎达到了完美境界。而如今,木里的三大古寺,“珍珠湖”和杜鹃花海,山林间神圣的温泉,神秘的纳西古寨,独特的民居建筑群,无一不让生活在喧嚣世界里的人心驰神往,而那“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的婚俗,更让这里充满了原生态的神秘……

第一日 与木结缘的木里人,森林的捍卫者

木里,这个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名字相对陌生的地方,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是四川唯一的藏族自治县。

似乎因为名字里有个“木”字的缘故,木里人与木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住的是木头房,睡的是木头床,坐的是木头板凳,用的是木头桌子,脚下踩的是木地板。而展开全国森林资源的分布图,你会发现又一个与木有关的事实――木里境内分布有占全国百分之一、四川省十分之一的原始森林。

森林里生活着白臀鹿、黑熊、麂子、云豹、藏马鸡等多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在森林里的农家小住几天,只要打开窗户或爬到楼顶向远处的山林中望去,就会看见麂子或蹦跳,或啃草,间或有成群的野鸡急急忙忙往巢里赶。世世代代与森林为伴的木里人,从小就学会了如何保护森林和与林中的动物相处。这些动物时常出没在农民的庄稼地里,为了保护庄稼,人们会在地里扎上稻草人,但时间一长,动物“看穿”了人们的把戏,就会毫无顾忌地吃庄稼。笨拙的狗熊还会在填饱了肚子后,在玉米地里“闲庭信步”,把地踏成“足球场”,让人哭笑不得。听当地人讲,在唐央乡的亚更寺每年举行燃灯节时,藏马鸡会从林子里成群结队地来到寺院,抢吃用于做法事的青稞,简直旁若无人!

第二日 古喇嘛王国和木里三大寺

木里地区的民众主要信奉藏传佛教,山水间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氛围。1584年,活佛曲吉桑吉嘉措来到木里,筹建了木里第一座藏传佛教黄教寺院――拉登甘丹吉岭寺(今瓦尔寨大寺)。曲吉桑吉嘉措为三世达赖喇嘛的弟子,是第一世木里香根活佛。

1585年曲吉桑吉嘉措圆寂后,其师弟乃登次称桑布继续在木里弘扬佛法,并修建了克翁德瓦索南达吉林寺(今康坞大寺)。同年,世袭土司八尔家族的小男孩降央桑布被认定为第二世木里香根活佛,举行坐床仪式后,年轻的活佛被派往拉萨,拜四世达赖和四世班禅为师,获得格西学位,回木里后效仿建立起了喇嘛王国,成为统治木里的“国王”。在此期间,第二代大喇嘛桑登桑布主持修建了木里大寺。

瓦尔寨大寺、康坞大寺、木里大寺效仿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而建,规模宏大,是当时当地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18个小寺以三大寺为核心,分布在木里全境,寺中古建筑、贝叶经、佛像、唐卡等珍贵文物至今保留完好。每年农历十月,各大小寺庙都会举行燃灯节等重大佛事活动,此时各方信徒纷纷前来参拜,场面蔚为壮观。在寺庙小住一宿,清晨时分,一边品尝酥油茶,一边聆听喇嘛晨诵,心境自然平静而开阔。

俄第三日 俄亚,神秘的纳西古寨

亚是隐藏在木里大山深处的一个古寨,与云南的香格里拉一山相隔。公元14世纪,纳西人从丽江迁徙到中甸,途中一小部分人在丽江木天王土司管家的带领下,来到今天的俄亚扎根,生息、繁衍至今。

俄亚人有三件宝。一件是他们世代居住的家。整个古寨依山而建,房屋连成一片,呈蜂窝状排列。相邻的院墙都有一道木梯,从一户人家走进去,便可走遍全寨。据说,古时俄亚与周边地区械斗频繁,为抵御外敌入侵,俄亚人便发明了这种利于战事的建筑。俄亚人信仰东巴教,他们的第二件宝就是东巴文。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会意、形象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他们书写的东巴经文,称为“东巴文”。东巴文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俄亚人的第三件宝则和他们的送魂仪式有关。他们认为,人由身体和灵魂组成,人死后身体可以火化,灵魂却不会磨灭,灵魂脱离肉体便没有了去处,会变成孤魂野鬼四处游走,所以,每当有人去世,东巴人就会举行送魂仪式,将死者的灵魂送到祖先居住过的地方。在俄亚人的信仰里,人死后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另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一将来的归属,则成为他们心中的又一件宝,只不过这件宝藏在每个人的心底罢了。

第四日 高原上的“珍珠湖”和杜鹃花海

在木里唐央乡境内一个叫做“巴尔”的高山牧场,点缀着3个美丽的湖泊,站在高处俯瞰,这3个湖泊自上而下连在一起,像一串珍珠,因此被称作“珍珠湖”。珍珠湖清澈见底,湖里生活着一种形如壁虎的鱼类动物,被当地人称作“海木鱼”。密密麻麻的杜鹃树环绕在湖泊四周,传说这里是白度母淋浴的圣池,每年杜鹃花盛开的时候,人们便会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珍珠湖充满了神秘。据说,如果遇到干旱,只要在湖边烧上香,把长在湖边的一种青藤摘下放进湖里,过不了几天,就会天降甘露,解除旱情;如果遇到洪水泛滥之年,用同样的方式把青藤放在湖里,几天以后就会晴空万里。更为神奇的是,传说在湖边不能大声喧哗,否则天上会突降冰雹,让人躲避不及。

在木里,有山的地方就有湖,有湖的地方就有杜鹃花。在花开的季节,行走在木里的山水之间,满山的杜鹃花会让你目不暇接,紫色的,粉色的,白色的,婀娜多姿,微风中弥漫着浓浓的花香,清澈的湖水中映出花的舞姿,如诗如画,宛如仙境。

第五日 古老的民居大观园和桃花围绕的村寨

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构成,木里有着不同风格的建筑群。如东朗乡、麦日乡、唐央乡等藏族聚居地,房屋为土楼,分3层,第一层是牲畜圈,第二层是主人及家人的起居室,第三层为晒楼,主要用于储存生活物资等。而麦地龙乡的普米族,其房屋多以石头为主材,从远处望去,十分壮观。屋脚乡的蒙古族则喜欢用纯天然的木材砍成“木摞子”房,木摞子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解下行李,自由地穿梭在木里的村寨,站在土楼的顶端看大山里的日出,坐在石板房里烤着香喷喷的牦牛肉,或是钻进木摞子里睡上一个清净的懒觉,都是一种享受。

在唐央乡,有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里多村。村里居住的80余户人家都是土生土长的藏族人,几乎与世隔绝,有很多老人甚至不知道汽车是什么东西。里多村最绚丽的景色是桃花,这里的桃树都是自然生成。村民对桃花情有独钟,从不砍伐或破坏桃树,并把砍伐或破坏桃树当成佛教徒人生中的罪过。得此佛缘,桃树环绕村庄密密麻麻地生长,每到花开时节,满山遍野的桃花争相开颜,整个村庄便成了花的海洋,一阵微风掠过,花瓣随风飘落,如同仙女散花,满地春意。

第六日 隐藏在深山密林间的神圣温泉

在木里的大山里,分布着很多天然温泉。这些温泉中,有的从溶洞里缓缓溢出,冒着腾腾白雾;有的从丛林间倾泻而出,带着浓浓的硫磺味;有的积在树荫下,形成自然的汤池。

木里人把温泉称为“措”(意为“海”),认为泡温泉能祛百病,他们泡温泉的方式也十分独特。先要请德高望重的喇嘛选择黄道吉日,据说这样才能彻底祛除百病,洗去身上的尘埃。木里人认为温泉是神赐予人间的圣泉,不能轻易弄脏,因此在泡温泉之前要在温泉边烧香,由僧人念祈祷经文。泡温泉用的汤池是用山上的木料制成的,先砍一根特大木头,然后在木头上挖一个可容一人躺下的长方形大槽,再用很直的木料制成一些小木槽,将温泉水引到大木槽中。温泉有男泉、女泉之分,忌讳男女同泉,泡温泉时不能喧闹和嬉戏。

木里人还会用温泉熬制一种叫“措窝”的土药,用于治疗胃病,消除皮肤瘙痒等病症。熬制前,先在山中找3个大小一样的石头架起一个锅庄,然后把锅放在锅庄上,再倒入温泉水,用大火昼夜不停地熬,熬干了加水,如此进行三天三夜,等熬到只剩一碗黏液时,把黏液倒进用树皮制成的器皿里,晾干后就制成了月饼大小的措窝。当地人用措窝来治病,有时家畜病了,也会用措窝来治疗。

第七日旭米人,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原始部落

在木里的水洛乡,居住着藏族的一个分支“旭米”。旭米人有自己的语言和信仰,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至今仍保留着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婚俗。旭米人认为这并不影响家庭的和睦,相反,这样的家庭有极大的凝聚力,经济状况也很好。在一妻多夫的家庭,只留一个男人在家中“主持”家务,其他男人轮流外出挣钱养家;在一夫多妻的家庭,则是团结一致搞生产,上敬老下爱幼。他们不受“多子多福”、“多生享福”等思想的影响,认为子嗣的多少和性别的差异并不能代表家庭的兴旺,忠于家庭,尊老爱幼才是人的最高追求。

旭米人喜欢吃猪膘肉,他们将生猪宰杀后去毛,洗净,剖去内脏和骨头,再把花椒等作料碾细后放入猪体内,用麻绳缝合好,在通风的地方晾一段时间,再放在太阳下暴晒,如此反复多次,等到节庆或者重大活动时食用。

猪膘肉在旭米人的生活中有特殊的意义,是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富有的标志,谁家做的猪膘肉越多就越富有。旭米人还有以水瓢、碗盆、茶叶的多少来衡量家庭富裕程度的习俗,水瓢、碗盆多以铜制品为主,由当地工匠手工打制而成,茶叶则以普通的雅安砖茶为主。逢年过节时,旭米人都会把这些东西摆在家里醒目的位置,用以炫耀。

第八日“挥金如土”的木里人

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木里是全国黄金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木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如果你在山里行走,没有了盘缠,就脱下草鞋,取下粘在鞋上的泥巴,到河边去淘一下,你的盘缠就在那里了。”木里的黄金产量多,纯度高,色泽上乘,属于黄金中的极品,木里也因此被誉为“黄金王国”。

木里黄金的发现颇具传奇色彩。传说一个农夫上山砍木头,扛着木头往家赶,不慎将木头掉在地上,无意中砸到了一块大石头,那石头顿时迸发出五彩光芒,农夫被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跑回村把这件事告诉了大伙,大家闻讯后操起家伙来到山上,走近石头一看,竟然是块硕大的黄金。消息一传开,四面八方的人都一窝蜂似地涌到山上找金子。木天王统治时期,曾在木里广开金矿,大量开采黄金。当年的封建统治者也曾千方百计找理由,让木里贡奉黄金给他们。

木里人“挥金如土”,崇尚高贵,喜欢用黄金点缀生活。走在木里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佩戴各种首饰的人。不仅如此,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酒杯、茶碗、藏刀等也都用金银装点。在修建房屋时,还会用黄金、白银加以装饰,处处彰显华丽。

上一篇:大峡谷千里奇观:山与河,水与石的较量 下一篇:大鹏所城 深圳罕见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