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旧城居住状况调查

时间:2022-07-24 12:27:15

长沙市旧城居住状况调查

摘要:长沙旧城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本文在长沙旧城的中心对居民的生活状态进行了一次调查,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旧城内居民的特点,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问题。只有清楚地了解旧城居民的生存状况,同时了解他们的意愿,才能够使旧城改造有的放矢,使旧城重新焕发生机。

关键词:长沙旧城;调查;旧城改造

Abstract:Changsha old city is constantly shaped and developed in the long-term historical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living state research for resident living in the centre of Changsha old city, This thesis analysis the problem of characteristic, lifestyle and circumstances of resident living in old city from sociological angle. Only understand the living state and will of resident in old city clearly, can we reconstruct the old city with a definite object in view. The old city will be full of life.

Keywords: Changsha old city;research;old city 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064-03

路易斯芒福德说过,“房屋只构成村镇,市民才构成城市”,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是市民生活的载体。城市的任何一种功能无不是以人的活动为目的的,同时人的活动也反作用于城市,改变着城市的状态,抛开了居住在旧城内的居民来谈旧城市没有任何意义的。

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理由讨论旧城保护和改造的时候,旧城扮演着各种角色,但是只有一种角色与其阐述人是密不可分的,那就是他们是旧城居民每天生活的“家”。旧城居民,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人的需求才是我们保护旧城历史街区和改造旧城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是旧城历史街区继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所以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究竟“谁”居住在旧城中?

2007年我们在长沙旧城的中心,北起长沙交通流量最大的五一路,南到大古道巷,东起蔡锷路,西至黄兴路这片区域内对居民生活状态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调查方法上采用了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总数为300份。在所调查的三个社区各发送了100份调查问卷,平均分配到保证每条街道上。由于调查方法的原因,得到的数据不可避免误差机率较高,但是仍然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旧城内的现状。

1旧城居民构成情况

根据本次社会调查的统计计算,年龄在35岁以下的旧城居民只有21.5%,而年龄在56岁以上的则占到了36.2%,其中超过六十五岁的居民就占了26%――超过了四分之一。根据2004年湖南省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显示的数据,在长沙全市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13.6%。由此可见,旧城内的人口老龄化的比重要高于长沙市的平均水平。

25 岁:13 人 = 5,3 %

26-35 岁: 40 人 =16,2 %

36-45 岁: 60 人 =24,4 %

46-55 岁: 44 人 =17,9 %

56-65 岁: 25 人 =10,2 %

超过65 岁: 64 人 =26,0 %

按照职业来分析,结合全国的情况来看,根据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GSS2003)的数据整理推测,全国老旧城内实际无业人口为27.7%。而本次调查区域内实际无业人口――退休人员和失业者的比例占48.8%――接近一半。其中失业人口的比例为18.3%,同样远高于政府所公布的长沙市4,5%的失业率。即使考虑到政府公布数据偏低和调查的误差的问题,两者仍有较大差距。

工人: 39 人 =15,8 %

公司或企业雇员: 30 人 =12,2 %

商人: 31 人 =12,6 %

失业者: 45 人 =18,3 %

退休人员: 75 人 =30,5 %

其它: 26 人 =10,6 %

2人口密度

旧城中的居民――“人”与“物”――旧城,之间存在强烈的冲突。以调查的区域为例,在0.29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生活着1.9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69万人,相当于长沙市区每平方公里3251人的20多倍。同时也大大超出了长沙各行政区域的人口平均密度,即使是人口密度最高的芙蓉区也只有8486人/hm2。加上每天在旧城中的流动人口,大量的人集中在狭小的区域内,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土地使用强度。长期超出其正常负荷的使用大大加速了旧城区的老化,造成城市的承载力和压力大增。

在此次调查的结果中,居住面积在人均10平米以下的人数,占到了四分之一。

-10 m² /人: 62 人 =25,2 %

11-20 m² /人: 80 人 =32,5 %

21-30 m² /人: 64 人 =26,1 %

31- 40 m² /人: 18 人 =7,3 %

Über 40 m² /人: 22 人 =8,9 %

按照不同的年龄层次,统计的居民居住状况可以参见下面的图标。

大量人口聚集在旧城内,旧城必须要满足其居民每天的吃住行等需求。就旧城内大量存在的传统民居来说,通常都是一至两层,有的还包括店面在内,建筑面积往往较小。为了满足人口居住的需求,除了街道以外的交通空间,空地基本上被居住建筑所侵占。另外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居民还自发的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加盖新的部分。这就形成了旧城内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双高,而建筑容积率较低的局面。

3贫困

根据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人物伯吉斯教授提出的同心圆结构理论,城市结构由一圈一圈的同心圆组成。在平面图上,以城市中心为圆点可画出五道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圈。第一环(即核心部分)叫中心商业区,这是城市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地方,只有实力雄厚的百货商店、官方机构、大型饭店才能承受起高昂的地价和租金。这里人口最密、流动性最大、商业最为繁华,是城市的核心部分。第二环是过渡区,由于第二环总是面临着核心区域商业势力向外扩张的压力,第二环的房产主不愿意投资对这里的房屋进行整修,而是等待着他们的土地被核心区域的公司收买。所以第二环的房屋年久失修,逐渐损坏,只能出租给贫困居民和经济实力不强的工厂企业,成为城市里房屋破败、世风腐化、犯罪率最高的地区。尽管这种分类带有局限性,也同长沙的现状不甚相同,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看到长沙旧城历史街区的一些特点很符合伯吉斯所描述的第二环的特点,长沙旧城里的历史街区尽管被黄金地段包围着,但是由于房屋设施差,租金实际很低,在现阶段聚集了大量城市贫困人口,这其中包括了本地贫困人口,同时也包括了一些外来人口。

大量贫困人口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同时形成了社会分工,使他们成为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社会共同体,不仅在人际交往方面,更在经济生活方面。几乎所有的临街建筑都在试图争取一个经营的位置。店铺往往和起居生活空间混合在一起,形成上宅下店或者前店后宅的形式。这里包含了零售,餐饮,服务甚至娱乐业,他们所经营的往往是较为廉价的商品,或者是自己手工制作的商品,经营对象往往以社区内的居民为主,较少有外来的购买者。利润也极其微薄,能够维持经营或者有少量盈余,这就使任何个体脱离了这样的社会结构,面对城市社会中的竞争都很难继续生存下去。同时他们也没有多余的能力去修缮他们的房屋。这就不可避免了恶性循环的发生――贫困人口的聚集使旧城的面貌难于改观,越来越破旧;越来越旧的旧城又导致新的城市贫困人口的聚集。

4建筑

旧城内建筑的最大问题就是――破旧。在战争中,特别是经过“文夕大火”后,长沙旧城中超过90%的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现存的旧城民居中很大一部分是战后居民自救临时搭建,后来又逐步加以改造的。局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居民首要考虑的是其生存问题,许多房屋只满足了基本的遮风挡雨的需要。由于当时这种自发性建设,居民无规划的搭建,造成旧街区内房屋密集,街巷狭窄,建筑质量低下,很多建筑有着严重的采光和通风问题。

绝大多数旧城里的建筑,都存在严重的功能性问题。首先由于存在时间较长,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建筑的用途和布局都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大量历史建筑已经不是按照当时的功能设计来使用的。例如很多公馆建筑已经变成几家,甚至十几家共有。另一方面,当时所设计的功能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城市生活。许多建筑缺乏最起码的卫生和生活设施,上下水,独立卫生间,厨房等等。在参加本次社会调查的人中超过50%的家庭没有完备的生活设施。

再比如,当时的设计完全没有考虑空调设备以及现代的通讯设施,这些新的功能附加在原来的建筑上,使建筑不堪重负。例如由于墙壁破旧保温隔热向性能极差,使得空调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功效,通讯线路没有明确的规划,使得建筑内各种线路横行,缺乏统一的设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旧城居民的生活和居住质量,以及居住安全。低劣的物质环境作为前边所提到的贫困和缺乏投资的表象,产生了许多消极观念。因此破坏了此类地区的竞争力,形成恶性循环。

5经济性基础设施

长沙旧城街区的使用功能同样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面临着基础设施匮乏的窘境。我们在这里强调的主要是经济性基础设施。城市经济性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由于历史原因长沙旧城没有进行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各个系统都存在严重的问题,直接威胁着旧城的安全和发展。

很多街区没有进行过通讯设施的规划,这些线路往往是后来临时增加的,借用了电力设施的设备和走线,造成了现在各种线路纠缠在一起,长期处在难于管理难于维修的局面。同时旧城内还缺乏有效的供排水系统。原来许多居民一直以井水作为饮用水资源,污水雨水就直接排放在街道的水沟里,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生活垃圾的成倍增加,这种自然方式的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同时环保环卫方面设施和管理的缺乏更加剧了旧城在卫生方面的问题。

街区的可达性极差,随意搭建的违章建筑使得本来就不堪重负的狭窄街道更加难于通行,不少街区内有断头路,一人巷。按照现在中国小区的消防安全标准,这些历史街区无疑都很难达标。

6绿地及公共空间

如果单纯从数字上来看长沙的绿化指标并不低,例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9m2,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m2。作为国家森林城市要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m2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m2以上。然而当人们对长沙的绿地结构进行分析就会发现,长沙的绿地都相对集中岳麓山等几个景区,旧城内人们几乎看不到有效的绿化。

长沙旧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长期处在自由发展的状态下,城市内形成了很多富有特色和趣味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往往与其他功能空间叠加在一起,例如旧城中水井周边和街巷长期以来都扮演者公共空间的角色。由于旧城内缺少供水系统,水井周围就成了人们每天必须要到的地方,在这里完成取水,洗衣,洗菜等活动。这就给了人们交往的时间和机会,使人们能够互相熟识。另一方面由于街巷的尺度较小,人们在出行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近距离接触左邻右舍。街道上也成为了人们重要的交流空间。由于人们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小,人们更乐于在户外活动,特别是在长沙漫长炎热的夏天晚上,人们喜欢在街巷里相对较开放的地方乘凉,也促进了人们的交流。传统街区空间形式的基本特点为既有体现个性的院落空间,也有能与邻里发生适度交往联系的街巷空间。

比起现代居住小区的居民,旧城传统街区内的居民交往更加容易,更加注意邻里关系的维持。本次调查显示,32%的居民认为邻里关系对其有重要意义,是继续居住在旧城内的原因之一。同时,尽管旧城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超过了80%的被调查者,在被问及是否会选择继续在旧城中居住的时候,都选择了“是”。在被问及原因的时候,交通条件的便利是他们最为关注的:

便捷的交通: 69,5 %

便捷的购物环境: 54,6 %

便捷的医疗条件: 37,4 %

就近入学: 36,7 %

就近工作: 34,5 %

较好的邻里关系: 32,2 %

无力购买其它住房 5,7 %

7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清楚地了解旧城居民的生存状况,同时了解他们的意愿,才能够使旧城改造有的放矢。同时尊重城市特殊的历史,尊重地域和环境的差异,尊重旧城内居民,以改善旧城居民生活环境为立足点,分析其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网络以及需求,作为旧城更新的基础。建立一种长效的旧城保护――更重要的是一种内生式的更新模式,使长沙旧城的历史街区回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来。才能够使旧城重新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李和平.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叶强,鲍家声.论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的发展模式优化――长沙城市空间演变剖析.经济地理.2004.7.

上一篇:明日家园 第9期 下一篇:析传统岭南庭园在现代岭南建筑中的运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