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kg水泥配制C30混凝土方法简述

时间:2022-07-23 08:54:13

50kg水泥配制C30混凝土方法简述

1.强度实现的作用基理:

在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减水剂和超细粉,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强化了过渡区,改善了混凝土的孔结构,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为保证其密实性,采用低水胶比的办法,而在原材料和施工质量方面应较其它混凝土更为严格,一般来说低水泥混凝土必须采用C3A含量低的42.5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保证其高强度及高耐久性优化,选用前应与外加剂做相容性试验。由于超细粉很细,从而提高了水泥的化学反应活性,二次水化作用生成了较好的低碱水化硅酸钙,从而消耗了富余的Ca(OH)2,再则均匀分布的超细粉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起到了类似于晶核的作用,增加了凝胶体形成的数量,从而使水化产物在浆体中均匀分布从而加速了水化过程,强化了过渡区并减小了其厚度,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水泥强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原材料和试验说明:

2.1 原材料:

试验中使用外加剂、水泥、粉煤灰、矿粉、如下表1-表6,砂子为邢台八方Ⅱ区中砂,石子为邢台太子井5-31.5mm。

2. 3 试验流程说明

2.3.1.为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低水灰比的办法,使水灰比为0.38而外加剂的掺量由1%-1.3%依次试验,考虑到外加剂中用的水量,使理论配合比用水量(150kg/m3)试配时降低3 kg/m3即为147 kg/m3,为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其砂石均为干料。

2.3.2.由于砂子采用中砂,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使混凝土假定密度与实际密度尽可能接近,使掺合物总量与砂子之和密实的最大限度为49%即2400*0.49=1176 kg/m3,减去掺合料总量400即为砂子用量776≈777与理论设计值相接近,故砂率为42%。

2.3.3.其中粉料总量占总体积的17%,细粉料(粉煤灰与矿粉之和)占总体积的15%,而矿粉则占细粉料的71%,而理论中粉料为15%时而用水量占粉料的100%时为最佳用水量(不考虑反应不充分),与实际配比相符。

2.3.4.先使砂、石、粉料搅拌10-20秒,再加入水和外加剂,为充分拌匀延长搅拌时间为3分钟。

2.3.5.混凝土一次性装入试模,经过48小时后拆模,其拆模后强度为8MPa,经过四小时蒸养其强度为33.2 MPa满足C30要求。

3.结论:

各组成材料对混凝土强度所引起的作用。宏观力学理论是假定混凝土为宏观匀质,而且材料同性,研究混凝土在复杂应力作用下破坏。长期以来的强度理论都是把混凝土性能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一系列的说明,孔隙率或密实度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的计算公式,如鲍罗米水灰比理论公式 ( Rc =A f c ( C/ W - B)。传统的混凝土配合比理论是宏观的,强度理论是考虑级配的砂石及水泥浆体对混凝土结构中骨料间隙的填充,基于混凝土的灰水比与强度在80~105之间,近似成线性关系。现为了获得低水泥用量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的理论,需进一步从微观结构上研究,需考虑水泥以及各种掺合物微颗粒间的级配、添充及它们的物理化学作用。另外,在低水灰比和多组分 (一般低水泥混凝土中均有减水剂或复合减水剂 , 以及活性掺合物和矿粉及优质粉煤灰等)。

而部份水泥颗粒不能正常水化而仅作为微粒骨料填空. 而低水泥混凝土水灰比一般均小于0.4,混凝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水泥浆体与骨料(砂石)的性质及相对含量,因骨料的性质是不变

上一篇:浅谈房屋建筑基础不均匀深降的原因及对策措施 下一篇:浅谈ERP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