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宝相花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3 08:15:03

论宝相花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本课题通过对关于“宝相花”的文献考察,梳理出这一图案的起源、构成元素、形式特征、形式美感。在设计运用方面,文章首先分析了宝相花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现状,然后对其进一步创新设计进行探讨。笔者力图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运用创新思维和现代服装图案装饰手法,进一步拓展它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宝相花图案;创新思维;装饰手法;现代服装设计

1宝相花图案的界定及特征

1.1文献中的“宝相花”

翻阅一些有关古代装饰及绘画的书籍,可以常看到以“宝相花”命名的装饰纹样,而所指的纹样时有不同,以至于无法归类。最为常见的宝相花图案多以莲花、莲蓬的形象作为中心元素。那么,宝相花纹和单独莲花纹就有了很强的类似性,但是实际上两者还是有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对于宝相花的界定就很有必要。笔者在对一些关于宝相花的现代研究文献进行整理的时候,发现对其形成和发展等都没有一个统一清晰的界定。想要弄清什么是“宝相花”,对于古代文献的考察才是出路。

(1)古代文献中的“宝相”。宝相:佛的庄严形象。南朝梁时期的王中《头陀寺碑文》:“金资宝相,永藉闲安。”据《宝相花图案集》所述,宝相一词最早也是出于此。“宝相”本来是用于形容佛像庄严的,见于经文与赞颂文字中,那么即可推论“宝相”一词不大可能出现在佛教引入之前。国庆华也在《谈宝相花纹》一文中指出,最早提到“宝相”一词的文章出现在南北朝。

(2)古代文献中的“宝相花”。虽然不少人认为宝相花早已出现在唐代织物、器皿上,但是据考证,“宝相花”名称并不见于唐代文献中。《古今图书集成》中有几幅隋唐“宝花鉴”图,图中所示花纹也都是简单花朵且没有固定规律。北宋的《营造法式》中有好几处对“宝相花”的记载,如“宝牙花系花心心外饰牙状花瓣,宝相花花心为如意形”;“花文有九品,一日海石榴花(小字:宝牙花,太平花之类同),二日宝相花(牡丹花之类同)”。《营造法式》卷三有两处宝相花图,即五彩杂花和碾玉杂花(图1、图2)。《营造法式》图样中的宝相花是古文献中唯一有名有图的宝相花图例。此后,各朝各代的文献中均有对“宝相花”的记载,一般多用于对衣冠装饰的形容。例如,元史卷七十八,志第二十八“巾,制以J,五色,画宝相花”,《元史.舆服志》“士卒袍,制以绢J,绘宝相花”。一些诗词中也出现“宝相花”一词,如宋朝梅尧臣《依韵和中道宝相花》“嘉卉得所托,植君之寝阳。开荣同此春,澹艳自生光。”另外,梅尧臣在《宋次道家摘宝相花归清平里》中对宝相花做了细致的描绘:“往岁见此花开迟,手撷群芳因醉嗅。今来须约烂漫看,及过风雨又已后。主人为我特殷勤,架底深深掇孤秀。密枝阴蔓不争开,薄红细叶尖相斗。”范成大作有《宝相花》“谁把柔条夹砌栽,压枝万条一时开,为君也著诗收拾,题作西楼锦被堆。”从这点来看,很明显,在当时“宝相花”也是一种天然花的名称。《广群芳谱》中也将宝相花列为蔷薇花的一种。

(3)考古文献中最早的宝相花纹样。“宝相花”一词经常出现在一些考古报刊上,用来对一些发掘的墓志纹样、金银器纹样进行定义。例如,太原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的石门边框上,细密凿刻着两行图案(图3)。该图案的特征是缠枝忍冬纹构成相对称的波浪骨骼线,中间有莲花纹饰有忍冬纹、摩尼宝珠。太原北齐徐显秀墓的墓室石门边框上同样雕刻了对称的竖形图案(图4),特征是缠枝忍冬纹勾勒出对称的骨骼,中间为莲花饰忍冬纹。

综上所述,基本可以断定“宝相”一词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根据考古文献的记载,考古界学者把太原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室石门边框上雕刻的纹样定义为宝相花,笔者观其图案与宝相花标准图形的确十分贴切,但没有史料记载证明当时已有“宝相花”一词,因此只能认定北齐为宝相花的萌芽时期。而明确用到“宝相花”一词是在宋代。以纹样图示记载宝相花首次出现也是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如此推断可将之前的隋唐时期看成是宝相花的发展成熟期。

1.2宝相花图案的界定

在一些考古报刊上,用“宝相花”一词对一些发掘的墓志纹样、金银器纹样进行定义,有的将莲花装饰图案统称为宝相花,有的将缠枝卷草纹样归为宝相花。但是仔细分析发现,它们的界定往往各执标准,说明在宝相花纹样的界定上还存在明显的分歧。关于“宝相花”《辞海》是这样说的:中国装饰纹样的一种,将某些自然形态的花朵(主要是荷花)进行艺术处理,变成一种装饰化的花朵纹样。究其根本到底还是没有把什么是宝相花说清楚,主要是因为宝相花是长期发展而来的,其构成元素也不是一种花型,不免和独莲花、牡丹花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在定义上就非三言两语能全面概括得了。笔者认为,在对其界定时应依据不同发展时期的特征而定。

1.3宝相花图案的特征

(1)宝相花造型元素的分析。从设计角度看宝相花图案与自然物象的关系,宝相花图案中包含了自然界各种花卉的造型,有些吸取花蕊,有些吸取花瓣,有些提取枝叶,但都生动形象地概括出母体花种的独特美态。前人能对不同造型的花卉生动描绘化繁为简,体现艺术的逼真性,足见前辈们的智慧。例如,李晴江的题画“梅诗――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从这一点看来中国先贤们早已深谙设计需要观察的道理。从南北朝时期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的石门边框上刻着的宝相花来看,其包含图案元素有缠枝忍冬纹、莲花纹饰、云气纹、摩尼宝珠。唐代的宝相花纹样增加了牡丹、石榴、、蔷薇、梅花、栀子花、葵花、葡萄等植物的造型元素。在这一时期的宝相花开始与其他图案结合,以表达完整的吉祥寓意。例如,山西万荣唐薛做墓石椁上石刻宝相花(图5),以缠枝莲花纹为主构架,中间有石榴花加莲花、牡丹花,在整体图案上部中间镶嵌由莲座、鸳鸯、摩尼宝珠和云气纹组成的图案,整体图案极为精美,气势如虹,意趣盎然。自明清时期开始,由于社会习俗和审美观的影响,图案追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内涵,所以在宝相花纹样中也添加了很多喜庆吉祥寓意的元素,如铜钱、宝瓶、金锁、元宝、如意、葫芦等(图6)。

上一篇:杂技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下一篇:信息化环境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