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拳绣腿”走向“真枪实弹”

时间:2022-07-23 07:06:52

在小学高段的阅读教学中,每次学习新的课文之初,都会有一个整体感知的环节。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的了解。教师通常会这样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什么事、什么故事、什么人、什么情景等)?然后要几个学生说一说。接着,教师对学生所说的进行简单的评价或概括,然后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如果不包括自读课文所花的时间,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大约只用两三分钟。这种整体感知有什么意义呢?我以为,意义甚微,走过场而已。

但在品读课文之前,安排一个整体感知的环节,尽管是走过场,但这也表明大家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因此,对文本的解读应是建立在整体感知基础之上的,只有整体感知到位,局部细读才可能不偏离方向,才不会支离破碎;整体感知必须实在,必须讲究效果,必须从“花拳绣腿”走向“真枪实弹”。怎样才能提高整体感知的效果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楚整体感知的内涵是什么。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应该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弄清楚课文主要内容,即写了什么;第二层面:弄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为什么要写;第三层面,初步明白文本的写作方法,即是怎么写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当然,这三个层面的整体感知并不要求一次性完成,而是可以分成若干个过程来完成的。下面以《穷人》(人教社小学语文第11册)为例来谈每一层面整体感知的落实进程。

一、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

内容决定形式,任何一个文本,内容都是最重要的。对课文内容的概括,类似人体骨架的勾勒,既不能漏掉脊椎骨、头颅骨等重要骨架,也不能掺杂类似手指、脚趾中的细骨。换句话说,既不能漏掉主要情节,也不能掺杂具体的细节。要概括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完整而全面把握的基础之上,必须明确什么是重要的和次要的。其实,能够正确地概括好主要内容,对文本的理解也就非常到位了。有些课文,可以把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对《穷人》而言,整体感知的第一层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呢?一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后,独立概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概括写在纸上。教师可提出字数上的要求,像《穷人》,可要求在50个字左右。

2.选择部分学生的概括公开展示,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倾听,认真思考。学生听了同学的概括后,对照自己的概括,肯定会有一些新的触动和认识,此时,再要求修改自己的概括。

3.教师提供若干个学生不同的概括,有的属于过于笼统的,有的属于过于细碎的,有的属于不够全面的等,随后要学生比较分析,经过调整或补充,拟出最恰当的概括。有位教师在学生中收集到了以下四个概括,并要学生重新讨论——

A.桑娜抱回了邻居的两个孤儿。

B.桑娜和丈夫非常善良,收养了邻居的孩子。

C.桑娜提心吊胆地抱回邻居的孤儿,没想到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D.丈夫支持桑娜的善良行为。

4.充分讨论并逐步明确基本要点。上述四个概括,应该说都没有错,但都不够理想。主要内容的概括,虽然没有定论,但还是有些基本共识的,不能太简略,也不能繁杂,应该明确具体而不琐碎,应该把文本的特殊性表现出来。上面例1不够明确,过于简略;例2“非常善良”多余,没有说出关键要素,即:在自己已经有五个孩子、家景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例3与例2类同。例4不够具体和明确,什么样的善良行动呢?语焉不详。对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概括,至少应该写明这样几个要点:A在自己已经有了5个孩子且家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B桑娜没有同丈夫商量,本能地把西蒙留下的两个孤儿抱回家;C她在担心和害怕中等待丈夫回来;D当她把邻居的情况告诉丈夫后,没想到丈夫也要她把两个孤儿抱回家。最后共同提炼出这样一段概括性文字:课文主要写了桑娜在已有五个孩子的困境下,毅然抱回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原担心丈夫的揍打,后竟得到了丈夫的支持。纲举目张,有了这样的概括,再细读文本,就有了方向和目标,对文本的理解也不会偏到什么地方去了。

二、对作者情感的整体感知

只有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捕捉到作者的情感密码,才能真正理解文本。当大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作出适当的概括后,在具体研读了文本的重点情节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和概括第二层面的问题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就《穷人》而言,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呢?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凡是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都不会直接表示自己的意图,作者的感情倾向和思想观念都是隐含在作品中的。《穷人》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小说,艺术含量很高,文中没有一个“穷”字,却让我们处处都感受到“穷”,感受到那个时代穷人的艰难与辛酸;作者没有一个直接表示感情的句子,甚至没有一个感彩较浓的形容词,但又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所在,就是表现穷人的善良。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思路进行引导:1.为什么要表现穷人的善良呢?2.贫穷的渔人,这可是社会最底层的。这说明作者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3.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吗?表现的目的是什么?(是赞颂与讴歌)通过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自然会逐步明确:作者在文中虽然没有一句带有感彩的语言,几乎全部都是客观的描述,但其感情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三、对文本形式的整体感知

成人的阅读与中小学生的阅读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中之一,就是中小学生的阅读不但要感知内容,也要感知文本形式,就是不但要理解文章写了什么,还要理解是怎么写的。因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还肩负着模仿与借鉴写作技法的使命。整体感知的第三层面,是初步明白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环节,它要求我们去发现作品的艺术个性。打个比方,问张三的年龄、相貌、工作、收入等,这比较容易回答的,如果问张三的性格脾气,这往往不大说得清楚。感知作品的艺术特色,相当于把握张三的性格脾气。但只要引导得法,仔细品味,学生对作品的艺术特色还是能感知到的。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写作特色”的内涵。所谓写法上的特色,主要是指情节、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其次,把这个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对照,发现最明显的不同之处。从结构上说,《穷人》没有特别之处;从情节上说,算不上曲折,也没有大起大落,只有一个意外:妻子原以为丈夫会反对,结果也支持;从语言上说,不华丽、不冷峻、不铺排,也没有采用很多修辞手法,比较平实;表达手法上如何呢?应该说,这是最鲜明的特色——细腻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文章几乎没有叙述和议论,全是由这些纯客观的描写连缀而成的。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家对穷苦渔民的生活和心理是多么的熟悉。

第三层面的整体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不能忽略。当然,这个环节可以放在具体品读内容之后进行,不宜过早。

四、课题往往是整体感知之柄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明白要整体感知,可总是无从下手。其实,利用课文标题往往是进行整体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课题通常是文本的眼睛,也是内容的总体概括。许多课文的题目都是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特别是主要内容的感知。例如有位教师执教《老人与海鸥》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

师: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内容?

生1:主要写了老人与海鸥。

师:写老人与海鸥的什么呢?

生2:老人喂养海鸥,海鸥感激老人,为老人送葬。

师:课文哪里是写老人喂养和关爱海鸥的?哪里是写海鸥为老人送葬的呢?请找出来。

学生很快就找出:第1至13自然段写老人对待海鸥,第14至17自然段写海鸥对待老人。

别看这简单的几个问答,实际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是让学生感知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也让学生感知到了文章的结构。同样,对《钓鱼的启示》这样的课文,我们也可以利用题目进行整体感知。有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

师: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既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

生1:既写了钓鱼,又写了启示。

师:哪里到哪里是写钓鱼的?哪里起是写启示的?(学生找出后)

师:再想想,在写法上,钓鱼部分与启示部分有什么不同?

生2(略加思考):钓鱼部分是叙述,启示是议论。

师:那么,叙述部分与议论部分有没有联系呢?

生3:有,后面的议论是由前面的叙述引起的。

师:对,如果没有钓鱼这件事,就没有后面这番议论。它们是密切相关的。

这个过程,同样起到了很好的整体感知作用。既让学生感知到了文章的主体内容,也让学生感知到了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

有些课文的题目,是从虚的角度来拟定的。对此类文章,从题目的角度就难以进行整体感知,但可以根据文本的特征。故事性强的,可利用故事情节进行整体感知,例如《金色的脚印》可以用这样的引导来整体感知:1.这篇小说主要说了一个谁与谁的故事(正太郎与狐狸)?2.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互相救助)?3.先是谁救谁、后又是谁救谁(先是正太郎想救狐狸,后来故意不救,再后来狐狸救了正太郎)?4.这个故事如果用简单的词语来表示,应该用什么词语(想救狐狸——故意不救——被狐狸救)?

整体感知的一般逻辑顺序为:感受——理解——概括。感受是直接的、表面的,也是粗浅的,它还停留在感性;理解则进了一层,它到达了知性层面,但这个知性是不深入的,往往还停留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程度,只有通过概括,特别是书面概括,才算进入感知的阶段。总之,感知要从“花拳绣腿”走向“真枪实弹”,离不开这样三个逻辑进程。

上一篇:挖掘词语的深度 下一篇:绾一个漂亮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