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6、MCM7及HPV16E7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时间:2022-07-23 07:04:39

CDC6、MCM7及HPV16E7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摘要】 目的 观察CDC6、MCM7及HPV16E7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异常情况和CDC6、MCM7的表达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2例正常宫颈组织, 4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32例子宫鳞癌组织进行研究。结果 三者随着病变的升级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 且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I~Ⅱ、CINⅢ与子宫鳞癌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CDC6;MCM7;HPV16E7;宫颈鳞癌

目前认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疾病, 而HPV感染是其主要病因, 99.7%以上的宫颈癌合并HPV感染, 其中以HPV16最常见, 占40%~60%。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宫颈组织中三者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 以探讨它们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 1 组织标本 取自本院妇科2008年1月~2009年8月的住院患者中正常宫颈组织12例和经病理证实的CIN I~Ⅱ12例、CINⅢ32例、子宫鳞癌32例进行研究, 鳞癌患者术前均未经化疗和放疗。

1. 2 试剂 均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 3 实验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采用S-P法, 一抗浓度CDC6为1:100, MCM7为1:200, HPV16 E7为1:50, 采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 4 结果判断标准 三者阳性表达按着色程度分为:染色与背景相似者为0分, 着色浅、略高于背景者为1分, 中度着色、明显高于背景者为2分, 强染、着深棕色者为3分。按阳性细胞数量分为:阳性细胞数75%为3分。两项相加后分4级:(-)为0~1分, (+)为2分, (+ +)为3~4分, (+ + +)≥5分。

1. 5 统计学方法 根据资料类型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CDC6、MCM7、HPVl6E7染色结果 CDC6、MCM7阳性表达多定位于细胞浆和/(或)细胞核, 呈黄色或棕黄色, HPVl6E7 阳性细胞主要弥漫性或散在性分布, 细胞核染色呈黄色或棕黄色, 较深。

2. 2 CDC6、MCM7、HPVl6E7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I~Ⅱ、CINⅢ、子宫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CDC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7%、41.7%、71.9%、87.5%;MCM7分别为16.7%、50%、78.1%、90.6%;HPV16E7分别为25%、33.3%、81.3%、93.75%。

2. 3 CDC6、MCM7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 两者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I~Ⅱ、CINⅢ、子宫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2, P

3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 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近年来其发病率不但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微小染色体蛋白(MCMs)决定着染色体的复制能力, MCM7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细胞的增殖活性, 检测它将有助于将不典型性增生细胞与那些反应性改变的细胞区分开来。Ohtain等提出MCMs蛋白的表达调控主要是通过E2F结合到启动子的多个E2F位点。MCM装载因子CDC6与ATP的结合和水解对于DNA的复制是必需的, 受E2F转录因子的调控。目前公认HPV病毒DNA整合进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是细胞发生恶变的重要步骤, E7蛋白是HPV的主要转化蛋白, 与控制细胞周期有关的肿瘤抑制蛋白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亲和力极高, E7与Rb结合使Rb-E2F复合物解离, 导致细胞周期失控而发生永生化[1], 还可使游离的E2F结合到启动子的多个E2F位点, 又可上调MCM7、CDC6的表达, 进一步导致肿瘤细胞的出现和发展。本实验说明宫颈由正常向浸润癌进展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细胞进入增殖周期, 可见MCM7、CDC6、HPV16E7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细胞的增殖活性, 且三者的高表达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与Brake等及Murphy 的研究结果相似, 同时也证实了两者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提示它们在宫颈炎-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因此可将三者作为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有诊断价值的标记物, 它们在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方面有一致性, 其联合检测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诊断。

4 展望

MCM7在评价肿瘤增殖和诊断、预后上是较为可靠和有用的指标, CDC6作为MCM装载因子, 通过对两者的联合检测, 可以辅助临床肿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并对预后的评价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E7蛋白可作为发展HPV16相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治疗性疫苗的理想靶抗原。

参考文献

[1] Brake T, Joseph PC,Daniel G, et perative analysis of cervical cancer in women and in a human papillomavirus-trans-genic mouse model: identification of minian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7 as an informative biomarker for humman cervical cancer. Cancer Res, 2010, 63:8173-8180.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下一篇:老年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