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是思品课教学的关键

时间:2022-07-23 05:24:17

激趣是思品课教学的关键

思品课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喜好思品课并对其产生浓厚兴趣,达到有效教学目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因此,只有积极探索和实施活动化教学,才能保证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里所说的“活动教学”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主动体验为特征,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技能和个性品德养成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故思品课应解决好以下方面问题。

一、搭建平台,模仿体验,激趣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几年前就有人提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本,精心设计问题,搭建平台,模仿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模拟父母亲在平素生活里是如何关爱自己的活动。通过模拟活动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重温父母的关爱,产生思想共鸣,充分体会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真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点评激励,使学生在模仿体验中油然而生感恩的道德修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就像歌里唱的:喝一壶老酒,让我回回头,回头我望见妈妈的泪在流,每一次我离家走,妈妈送儿出家门口,每一回我离家走,一步三回头,喝一壶老酒,醉上我心头,浓郁的香味儿再也就喝不够,每一次你千叮咛,妈妈你拿着儿的手,每一回你万嘱咐,儿在心中留。喝上这壶老酒啊,让我回回头,回头我望见妈妈你还招手,一年年都这样过,一道道皱纹儿爬上你的头……从而把学生的道德认识内化为自觉行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实际上,在学生有了正确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后,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加以巩固、深化、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创设情境,深化明理,激趣

局限于课本的学生的道德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互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激趣,方可达到较理想的课堂教学目的。教学情境贯穿全课,也可以是课堂的开始、课堂的中间或课堂的结束。俗话说:“尾巴上捉猴子各有各的捉法。”教师依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并用问题引入,设计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情趣,增强求知欲。如学习《心中的110》一课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放学路上,一辆小汽车上下来一个陌生但貌似正派的人对婷婷说:“我有重要事情找你们校长,能不能帮我找一下你们校长?”遇到这种事婷婷应该怎么做?先不让学生直接回答,将意见一致的归为一组,然后让学生通过争论,得到启发,深化明理,懂得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可能预示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110”。通过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激感,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学习效果自然会增强。

三、创设教学途径,激发学习情趣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如其分地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我换牙了》一课,如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呢?课堂中教师先出示牙模型,再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自己平时刷牙的方法与过程,其他同学朗诵儿歌:“小牙刷,手中拿,顺着牙缝上下刷。里里外外都刷到,牙齿洁白我欢笑!”这样学生在躬亲的具体活动中既充满丰富的情趣,又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四、关注生活,细节入手,激发学习情趣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绝不是一蹴而就,靠我们讲些大道理就能有成效、有收获的。而靠老师们做生活上、工作上的有心人,以身作则,不厌其烦地、周而复始地,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要“儿童化”,一切工作都要从孩子年龄、心理及思想特点出发,以儿童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具体、形象、直观的引导,达到“天时地利人和”之境界,使之耳濡目染、心悦诚服,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学生爱关注身边的“坏人坏事”:某某骂谁打谁了,某某摔坏了凳子、砸了玻璃……但是他们不会发现某某帮同学修理了凳子、安慰了同学、照顾了同学……孩子们不会发现身边的好事,不会寻找身边的快乐。教师针对这些现象抽出时间开展“分享快乐”活动。鼓励同学把自己平素发现的能带给大家快乐的事和人分享给全班同学,在分享快乐的过程中,凡涉及令大家觉得快乐的事件或人物教师归纳点评,根据分享内容灵活机动引入新课,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生活和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的习惯,学会生活,乐于生活。

正确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品德培养中最基本的,与其做一个整天怨天尤人的人,不如学会换个角度看世界,乐观地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

总之,教无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品课教学要以育人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核心。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情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可以说这就是思品课教学的主旨。

上一篇:基于嵌入式系统数字温度的测试系统 下一篇: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