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基质复合温敏性水凝胶与膀胱上皮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时间:2022-07-23 04:40:14

细胞外基质复合温敏性水凝胶与膀胱上皮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摘要] 目的 检验细胞外基质/温敏性水凝胶(ECM/TSH)复合支架材料与膀胱上皮细胞(UC)的生物相容性,探索其作为泌尿道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 方法 实验分为A、B、C三组,A组为ECM/TSH复合支架种植UC组;B组为单纯ECM种植UC组;C组为单纯培养UC组,另设无细胞培养液为空白组(D组)。应用角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技术鉴定细胞,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黏附和生长情况,利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结果 光镜下ECM/TSH复合支架为红染的网状结构,纤维较粗,网孔较小,未见到细胞碎片;种植UC后4 h可见细胞紧密黏附于材料表面;14 h可见细胞沿支架纤维伸展;3 d时可见黏附于材料的细胞增多、增殖明显;扫描电镜下,可见发育良好的细胞伪足沿纤维伸展,附着牢固,细胞间连接紧密,胞膜表面有ECM分泌。MTT法示各组间细胞相对增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ECM/TSH复合材料具有便于细胞黏附和生长的微孔结构,生物相容性好,无细胞毒性,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材料。

[关键词] 温敏性水凝胶;细胞外基质;复合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

[中图分类号] R318.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a)-0026-03

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适合种子细胞在支架上黏附、生长[1]。温度敏感性水凝胶(temperature sensitivity hydrogel,TSH)又被称为温固化水凝胶,当温度超过相变温度时,黏度急剧增高,由液态变为凝胶态[2]。本研究小组在前期已证实经TSH改良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所制备的复合支架材料与膀胱平滑肌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3]。为给体内研究提供更充足的实验依据,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索该支架材料与膀胱移行上皮的生物相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与设备

新西兰兔由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主要试剂有:PEO-PPO-PEO 三嵌段共聚物(购于BASF公司),小鼠抗兔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购于Santa Cruz 公司),FITC标记羊抗小鼠单抗隆抗体(购于Abcam公司),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甲醇、丙酮、戊二醛,DMEM F12培养基,Dispase酶,Ⅱ型胶原酶,胎牛血清(fatal bovine serum,FBS),二甲基亚砜(DMSO)、MTT均购于Sigma公司。相差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恒温培养箱(日本Napco公司),超净操作工作台(北京半导体设备一厂),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SANYO)。

1.2 方法

1.2.1 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选用4周龄新西兰兔,雌雄不限,体重2.0~2.5 kg,空气栓塞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取膀胱前壁组织(2 cm×2 cm),小心分离膀胱黏膜与肌层,将黏膜层组织迅速置入含庆大霉素(20 μg/mL)的PBS中浸泡并漂洗3次。将黏膜组织剪碎成1 mm2大小的组织块,转入新鲜配制的Dispase酶消化液中,于4℃下消化18 h后再用PBS洗涤1次,用不锈钢网滤去组织残块,收集细胞悬液于混合消化液(0.02%EDTA + 0.25%胰酶)中。37℃振荡消化10 min,每2分钟吹打1次,直至成为单细胞悬液,加入FBS终止消化,PBS洗涤3遍,离心8 min(1000 r/min),弃上清,用培养液吹打混匀,再将细胞接种到含10%FBS的DMEM-F12培养基中,置37℃恒温、5%CO2饱和湿度孵箱内常规培养。

将上述培养的细胞传2~4代后接种于盖玻片上再培养2 d,待细胞完全贴壁后,以PBS液冲洗,甲醇、丙酮固定10 min,以小鼠抗兔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为一抗,以FITC标记羊抗小鼠单抗隆抗体为二抗,孵育、中性树胶封片,于490 nm的蓝色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以PBS代替一抗作为空白对照。

1.2.2 ECM/TSH复合支架的构建 参考本小组前期研究[3]的方法制备TSH,使用前紫外线照射30 min备用。参照Yang等[4]报道的方法制备ECM,将成品分成32块(1 cm×1 cm),经冷冻干燥后,环氧乙烷消毒,干燥保存于4℃。在低温(4℃)真空环境下,将16块制备的ECM浸入TSH溶液中1 h,取出后经低温冷冻干燥机冻干,分装密封,经环氧乙烷消毒,常温干燥保存备用。

1.2.3 细胞相容性 实验分为四组,每组16孔,A组:ECM/TSH复合支架种植膀胱上皮细胞组;B组:单纯ECM种植膀胱上皮细胞组;C组:单纯培养膀胱上皮细胞组;D组:无细胞培养液组。种植细胞前先用培养液将支架材料预湿,取第3代膀胱上皮细胞悬液(浓度1×105/mL)50 L缓慢接种于材料上,4 h后再加入DMEM F12培养基(含FBS),置37℃恒温、5%CO2饱和湿度孵箱内培养,2 d后换液,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黏附、生长情况。

1.2.4 膀胱上皮细胞生长情况扫描电镜观察 膀胱上皮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48 h后,A、B组各取一块材料/细胞复合物,经过PBS漂洗3次,3%戊二醛、2%的四氧化锇双重固定、脱水、醋酸异戊酯置换、干燥、喷金, 扫描电镜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原代培养细胞形态

细胞接种时呈圆形,大小均一,轮廓清晰,胞浆透亮。接种24 h后,可见细胞贴壁生长,细胞密集生长区域可见细胞伸展后相互连接呈簇状,呈散在的簇片状分布,细胞间连接紧密,形态呈典型的“铺路石样”表现,符合上皮细胞特征。3 d后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7 d可连接成片,长满整个培养瓶底部。

2.2 组织学检查

2.2.1 种植细胞前后的复合支架材料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ECM为网状结构,HE染色后可见红染的胶原纤维规则排布,纤维较细,网孔较大,未见到细胞碎片;复合TSH后胶原直径变粗,网孔孔径变小。种植膀胱上皮细胞后4 h,光镜下可见细胞紧密黏附于材料表面,少数散落到培养瓶底贴壁生长。加入培养基10 h,可见细胞已伸展,有多个突起。培养3 d时,黏附于材料的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增殖明显。

3 讨论

组织工程学是综合应用工程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将体外培养扩增后的种子细胞与可降解的生物支架材料相复合,再将其回植体内缺损部位,从而再生成具有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组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学修复[5-6]。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检测是该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当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形态的形成,为此本小组做了系列研究[7-8]。

与笔者前期研究结果相似,本实验中ECM/TSH复合材料比单纯ECM,纤维直径变粗,网孔孔径变小,与接种细胞的接触面积增大。经TSH修饰以后的ECM对细胞表现出更强的黏附性,为细胞的附着、生长、增殖提供了良好的微环境。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植入的膀胱上皮细胞能够紧密地附着于ECM胶原纤维之上,细胞之间形成紧密联结,周围可观察到ECM的分泌。MTT检测结果表明膀胱上皮细胞易于在ECM/TSH复合支架材料上生长,增殖情况较好,符合膀胱黏膜上皮细胞的生长规律,细胞未见凋亡和分化,实验结果提示ECM/TSH复合支架材料与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下一步应用于体内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Feng C, Xu YM, Fu Q,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biocompati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turally derived and synthetic scaffolds for urethral reconstruction [J]. J Biomed Mater Res A,2010,94(1): 317-325.

[2] Chiappetta DA, Sosnik A. Poly (ethylene oxide)-poly (propylene oxide) block copolymer micelles as drug delivery agents: improved hydrosolubility, stability and bioavailability ofdrugs [J]. Eur J Pharm Biopharm,2007,66(3): 303-317.

[3] Yao Y, Yang SX, Zhang C, et al. Biocompatibility of compounds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thermally reversible hydrogel [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 Science Edition,2007,22(3):439-442.

[4] Yang SX, Yao Y, Hu YF,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rabbit urethra using urethral extracellular matrix [J]. Chin Med J (Engl),2004,117(12): 1786-1790.

[5] Engelhardt EM, Micol LA, Houis S, et al. A collagen-poly (lactic acid-co-varepsilon-caprolactone) hybrid scaffold for bladder tissue regeneration [J]. Biomaterials,2011,32(16):3969-3976.

[6] Falke G, Caffaratti J, Atala A. Tissue engineering of the bladder [J]. World J Urol,2000,18(1):36-43.

[7] Yang SX, Shen FJ, Hu YF, et al. Experimental bladder defect in rabbit repaired with homologous bladderextracellular matrix graft [J]. Chin Med J (Engl),2005,118(11):957-960.

[8] 杨嗣星,申复进,姚颐,等.血管细胞外基质和尿道细胞外基质修复兔尿道缺损的比较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12):854-856.

(收稿日期:2013-01-15 本文编辑:卫 轲)

上一篇:褪黑素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血清及脊髓内神经生... 下一篇:前列腺癌基因3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