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关系与中国和谐制度的构建刍议

时间:2022-07-23 04:32:52

礼法关系与中国和谐制度的构建刍议

摘要:礼与法具有历史的渊源和相互制约、共同促进发展的关系。"礼法融合"对我国当前和谐制度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礼法 礼法融合 和谐

礼与法历来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被统治者当作工具或手段来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行为。礼与法这二者的关系虽历经几度分合,却又总是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中完善和发展着。本文提到的“礼”着重在伦理道德层面。借现代哲学家贺麟的话:“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而论,良心或内心制裁是防止作恶的第一道防线;清议、礼教或社会制裁是防止作恶的第二道防线;刑法或法律的制裁是防止作恶的第三道防线。这三种制裁不只是消极地防止作恶,亦可以积极地鼓励向善。这三种制裁虽有内外、群己、精粗之不同,但于维系人群道德生活则各有其特殊功能,缺一不可。若缺少一种制裁,其他二种均会连带受损害。”贺麟的这席话清晰地阐明了礼与法的关系,明确揭示了礼与法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同理,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也离不开礼和法。

一、礼的概念实质、基本精神与功能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起源于中国无阶级社会的原始习俗与宗教。礼《说文解字》解释为“履也,所以祀神致福也,起于神。”可见,礼是祭祀鬼神求的幸福的仪式或制度。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奴隶制国家的确立,礼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习惯准则开始变为政治制度和治理国家的规范,成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由此实现了礼的世俗化,即普及于一般社会和人生而附带有道德性的礼。如:西周时形成的“周礼”,其内容就极为广泛,既有政治、军事、经济、司法、行政、教育,也有婚姻家庭、祭祀、伦理道德、宗教的等等。礼制的实质是统治者用“礼”作为工具或手段来确立社会成员的尊卑贵贱,从而建立社会的等级秩序。《管子・五辅》中曰:“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用现代的话讲就是“把权利和利益、资源、财产、享受、贫富和消费依照一个严密确定的贵贱有等、差别有序的社会分层结构来进行分配,并形成制度。”因此,礼的基本精神就是维护等级制度,建立“尊尊、亲亲”、“尊尊为忠,亲亲为孝”的王道与父道。纵观先秦诸子百家,尤以儒家最为重视礼,本文亦主要分析的是儒家的礼。儒家所讲的“礼”一般是指社会等级制度中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规范,“礼”所体现的精神主旨是“德”。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实际上也就是礼制的四大功能。第一,以礼修身。荀子在《礼论》中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由此可见,“礼”对于个人的修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以礼齐家。荀子主张首先应尊老爱幼。他说:“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慧焉。”荀子认为,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只有按照礼的要求确立自己的家庭及地位,按照礼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家庭关系,家庭才会和谐圆满,才会形成治国平台下所需要的良好的家庭基础。第三,以礼治国。荀子多次强调说:“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荀子认为以礼治国是最高的治国原则和最主要的治国方略。第四,以礼平天下。荀子说:“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孔子的学生有子在《论语 . 学而》中也讲“礼之用,和为贵”。也就是说,礼之运用贵在能和。礼是可以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的,这是礼最为宝贵的实用价值。

二、法制的概念及其特点

法古作"",意义与“刑”、“律”有相近之处,三者有时可以通用。许慎在《说文解字》说:“,刑也。”《尚书・吕刑》说:“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唐律疏议・名例篇》说:“律之与法,文虽有殊,其义一也。”《唐律疏议》还明确指出:“法亦律也,固谓之为律”。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最为重视法的是法家,法家始终不渝高唱“以法治国”、“以法为本”的也是法家。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者韩非,对于法的作用的重视和强调更是无以复加,简直到了迷信的程度。按照史广全教授的说法,中国法律的起源特点有四个:1.礼是法源,礼法结合。2.中国的法极度维护王权专制。3.刑事法规发达,民事法规相对落后。4.中国古代法与宗法制度紧密相关,呈现贵族宗法统治的特点。由此可见法的作用:用法来治理人性恶,以强制礼来保障社会秩序。

三、共奏和谐乐章

中国传统理念中关于礼与法的关系及其在政治实践中的实际运用,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分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礼法融合”为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礼法融合”传统值得继承。

礼法的关系就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法制与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关系:(1)法律的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持。一方面,道德为法律实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法律是道德建设的权力支柱。二者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社会控制作用。以礼行法可以减少推行法的阻力;以法明理可以增强道德的约束力。通过礼法的互动保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中国法制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其法律体系必须是契合道德价值的法律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能脱离伦理价值观的制约。因此,以法治国、完善法律制度必须重视德治,坚持法制和道德建设的协调发展,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并以此为根基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道德。(2)法律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过于强调法律的工具理性价值而忽略守法者的情感需求与情绪体念,法治效果差强人意。法律在本质上说是全体公民的一种价值诉求,它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正义的仰望。

(二)礼法为树立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礼法融合的传统值得继承。

1.从现代意义上讲,礼法关系可以说为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具体于应用就有了“德治”与“法治”的功能。德治的功能优势有:(1)预防社会冲突。(2)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法治成本。(3)调节范围比法律大。(4)道德约束在本质上更接近自由。法治的功能优势有:(1)法律为最高权威,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2)法治通过权利的明确界定,在私权与私权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关系,通过界定公权边界使私权免受公权的侵扰,使以财产权为主体的私权得到良好利用,使公权得到合理行使。有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德治与法治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共同促进和谐秩序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和谐社会。

2.礼法中有利于规范执政者行为的传统值得借鉴。

我国历史上,儒法两家均重视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强调执法严明,统治者以身示范的榜样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今天,我们在法制现代化的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也必须强调执政者自身的道德修养。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知法犯法,执法犯法现象无不与执政者自身的修养有关。现象屡禁不止并不完全是因为我国缺乏这样的法律规范,而主要是因为缺乏对执政者的伦理道德教育,致使其滥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因此,法治还需用礼治来辅助,填充和修缮。重拾礼法中的“仁政”思想来规范新时代的政治生活就具有重大的意义。

3.礼法中蕴含的“民本主义思想”应加以吸纳。

民本主义思想是礼的一个重要内容。纵观整个礼法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民本主义思想处处可见。孔子的“博施于民”,孟子的“仁政”,唐太宗的“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等等。都看到了政治、法律、治理与民众的疾苦紧密相关。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扬这种民本主义思想,制定法律时充分体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体现人民原则。并以维护和促进全体人民的综合利益为目标,制定出切实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法律。礼法中的许多合理性、合现实性的因素,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创造性转换。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全体人民的生产和实践活动,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对中国传统礼法、现代社会法律及域外法律进行综合、凝炼和提升,创造出一种既富有创造性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法律,实现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四、结语

现实与历史紧密相连。21世纪,我们重温中国传统礼法思想的流风余韵,借鉴西方法律文化的有益资源,端正对待礼法的态度,协调礼法关系,并将二者融合起来,法教兼施、德力并行,实现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我们的社会才有可能在公正和谐中健康平稳地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史广全. 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M].法律出版社,2006-12-1

[2]彭华. 《和谐社会的建构离不开礼与法---以儒家为考察中心》.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2008.(2)

[3]周黎明. 从礼法关系看德法之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上一篇:修辞法からる和歌の美しさについて 下一篇:士官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