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上师生同步做题其乐无穷

时间:2022-07-23 01:46:06

高中历史课堂上师生同步做题其乐无穷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尝试事先对材料解析题不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和学生同步做题的感受和得到的启发。前半部分主要阐述教师在课前做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容易出现一些难为自己察觉的弊端;后半部分主要阐述同步做题所产生的一些益处。

关键词:历史课堂;同步做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25-2

在历史课堂上,尤其是在习题评讲过程中我们大多看到的是教师在讲解题目的时候,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备课和准备,对于解题的过程和参考答案的表述都了然于胸,做到了胸有成竹,讲解题目的时候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宛如行云流水。不可否认,这些教师的备课是认真的,准备工作是充分的。但在课堂实践中,笔者越来越觉得这种做法有一些不妥之处,大致有三:

1.对教师独自解题思路的拓展产生极大的约束作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尤其在备讲评题题目内容中很大程度都会受到参考答案要点的影响和束缚,使自己的思路受到局限,而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科,本来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分析和理解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或者说答案的可塑性和延展性都很强,它需要我们在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判断力和批判意识,因此答案往往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而参考答案往往是一家之言,亦或是还没有穷尽且根本也无法穷尽的答案,所以我们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或多或少地收到参考答案的影响,使自己的思路受到限制,而这种感觉又会转而影响到学生的发挥。

2.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阅读解题能力的把握出现偏差。教师在讲解历史题前,如果已作准备且已受到参考答案的暗示,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题目叫简单,很好上手,殊不知这是在参考答案暗示下产生的一种错觉。据笔者了解,我们的老师平时在碰到题目的时候经常是答案放在一边,在解题过程中也拿不出考试的状态来做题,一边看题目一边看答案,这种做法就会产生以上的错觉。带着这种错觉进课堂,就会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和分析解题的时间,在学生阅读刚过半的时候就终止学生的思考时间,对课堂的教学节奏把握不准。同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会出现估计过高的情况,认为学生如此简单的问题也不会而表现出大失所望的情绪,这种情绪又会影响到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紧张和焦虑,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我们老师自己自己解题时也拿出考试的状态,同时完全离开参考答案,碰到较为棘手的题目也会觉得有困难,如再对照参考答案也会发现和参考答案有很大的出入,同时可能还会发现参考答案的不合理和不完善之处,从而对参考答案进行必要的删减、修补和完善,这才是正确的解题感觉,尤其在历史学科这种主观性很强的学科中找到这种感觉显得尤其重要。

3.难以使教师在上课时处在一种紧张和兴奋的状态中。教师在课前事先对题目有了充分了解,且已受到参考答案的暗示,做到了胸有成竹,在课堂上显得坦然自若,很难进入一种紧张和兴奋的状态,思维也显得不是很活跃,和学生的思维节奏不能合拍,整个课堂就会出现预设的结果太多,即兴生成的有灵感的闪光点不多,课堂缺乏灵动和机智。同时对学生回答的答案也会有意无意地用教师已了解的参考答案去套,即使学生的答案有一定的合理性也会遭到老师的否决,因为教师由于参考答案的缘故已形成了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久而久之,就会制约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想象力,也会影响到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应该说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笔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对课堂教学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基于上述几点思考,近几年来笔者尝试开始转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在课堂上和学生同步解大题,事先不作准备,也不看参考答案,完全就像当堂考试一样,沉浸其中,感觉刺激、兴奋,很有收获,细细想来,益处大致也有三:

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根据笔者的观察,学生在平时课外做历史题目的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兴奋,显得心浮气躁,沉不下心,尤其是在解大题的时候。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一目十行,敷衍了事,根本不能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下笔写的时候,潦潦草草数笔就算完事,长此以往养成了解大题过程中的诸多弊端,造成十来分的题目失分相当严重,甚至一些对基础知识依赖性不强的题目或者说答案基本上都隐藏于材料中很容易得分的题目,学生的得分率也不高,这是很可惜的。所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同步做题,教师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就能很好地把握学情,就能正确地把握题目的难易程度,而不至于好高骛远,对学生提出过分的要求,就能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材料和思考的时间,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同步做题的紧张、投入和兴奋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状态,在阅读解析题目的时候全班包括教师在内或者说整个教室都沉浸在一种忘我的状态中,和正式的考试几乎没有差别,实现了让课堂像考试一样紧张的效果。写到这里,有的老师可能会认为课堂应该轻松而不该紧张,紧张会显得压抑,笔者不这么认为,因为紧张的课堂效率高,学生也认为紧张的投入,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往往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从辩证的角度看,这样的课堂并不压抑相反却是快乐的,也说过: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很好地诠释出了这种辩证关系。经过长期的这种同步训练或者说同步做题,学生的解题习惯会得到很大改观,尤其在考试的时候显得非常有耐心,会尽力去得分而避免失分。

2.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想象力。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同步做题,把自己也当作考场上的一员,和学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赛跑,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现象我们在校运会上也能经常看到,如果老师与学生同场竞技,学生就显得异常兴奋,往往以战胜老师为荣。在课堂上何尝不是如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很容易受到激发,一些学生经常会想到一些出乎老师预料的答案,而且答案也经常超出参考答案的苑囿,并且经细细琢磨,感觉还是很有道理的答案。笔者认为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科,答案的主观性本来就很强,有些甚至只是一家之言,不全面不完整的现象比比皆是,当然答案也不可能全面完整,这就是历史学科参考答案的特点。在实践中与学生同步做题,笔者欣喜地看到不少的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拓展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在表述自己观点的时候争先恐后,整个课堂的气场很大,这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很有好处的。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应激反应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思维的火花时常能迸发,课堂预设的不多,即兴生成的占据了课堂大部分空间。

3.有利于学生正确区分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不好历史或感觉历史学的很累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不能正确区分自己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因此造成这些学生经常在已掌握的内容中重复,所做的是无用功,而那些未掌握的内容却偏偏一直被忽视,经常不被纳入复习巩固的范畴,这样怎能提高学习成绩。那么在课堂上与学生同步做题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认知,也就是将自己未掌握的内容区分出来呢?在实践中,笔者采用这样的做法:比如师生同步解一道大题,在学生充分思考后让他们表述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表达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想法中超出老师的合理性答案,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等到老师表述完自己的想法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学生和老师的答案做对比,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先判断一下自己的缺失,最后老师拿出答案,逐条宣读答案要点,让学生品味答案,先将答案中的不合理成分去除掉,然后对照答案区分自己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并将未掌握的内容用红笔写下,已掌握的内容则撇去,这样留下的红笔写的答案应该不会很多,一般会是答案总量的20%左右,笔者体会到,学生写下的答案越少,以后回过来重新复习巩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强,如果不做任何思考和区分,做过的题往往会被束之高阁,那么会的依然是会的,不会的极有可能依然是不会,如此往复,提高成绩当然仍是枉然。

上述思考是笔者多年来对课堂教学的所感、所思、所悟,并且在课堂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自我感觉解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也更加全面和系统,对别人的历史观点和结论也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这和笔者多几年来坚持和学生同步做题有相当大的关系。但要提醒的是,这种做法不是人人使得,它对教师本身的素质和积累有较高的要求,不然就会弄巧成拙,反而失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得不偿失,因此教师需要循序渐进或量力而行,不可盲目效仿,谨记。

上一篇:试论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下一篇: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反思